摘 要:農民合作社經過快速增長之后,其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助力鄉村產業振興的外在需求已被政界反復強調,但學界仍缺少有效的理論對其進行分析。本文將奧派經濟學“企業家的企業理論”的思想觀點移植于農民合作社企業家精神進行理論應用分析,嘗試科學解釋合作社帶頭人企業家精神的“中國經驗”“中國特色”和“中國氣派”等屬性特征,將理論與實踐有機融合并獲得啟示后,再針對帶頭人企業家精神對推動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和提升鄉村產業水平的影響效果,以及將二者有機銜接的功能與作用進行理論性詮釋和結構性剖析。研究發現,帶頭人企業家精神是推動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依托、提升鄉村產業水平的動力源泉、有機銜接農民合作社與鄉村產業發展的關鍵紐帶。這一研究,為決策層以提升合作社帶頭人企業家精神為突破口,帶動組織振興并促進產業振興,提供了理論啟示和決策參考。
關鍵詞:農民合作社;帶頭人企業家精神;鄉村產業振興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省信陽市視察農業產業扶貧項目時,肯定了“農民合作社+農戶”模式在產業發展中的組織化、社會化和市場化作用,要求合作社要多發揮“造血”功能,逐步擺脫被動的“輸血”狀態,鼓勵當地“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膽去做”。但是,從近幾年來看,農民合作社經過井噴式增長之后,未能同步實現規范化運行和高質量發展,關鍵因素是帶頭人的企業家精神奇缺,使得合作社創新創造能力嚴重不足甚至出現各種“異化”現象。因此,本文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為根本理論遵循,以發掘合作社帶頭人企業家精神功能與作用為切入點,引入奧派經濟學“企業家的企業理論”的核心觀點,就帶頭人企業家精神是否有助于推動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是否有利于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是否有益于將二者進行有機銜接進行剖析,獲得相關理論啟示,為決策層以合作社帶頭人為突破口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提供決策參考。
一、“企業家的企業理論”的核心觀點
與傳統思想不同,奧派經濟學“企業家的企業理論”是基于企業家的視角,提出企業的本質是企業家實現自身人力資本價值的工具,企業邊界是企業家基于價值最大化主動選擇的結果。“企業家的企業理論”的核心觀點是:企業是企業家將其判斷化為組織的結果。這一觀點,將企業家精神分解為一步一步可識別可理解的判斷過程、決策過程與行動過程。具體來說,這個觀點包含著企業不是天然的產物,也不是光憑“資本家”的資本建立起來的,而是由企業家依據市場環境、社會環境和不確定性的未來,用盡他全部的知識、智慧和勇氣進行“判斷”(機會判斷、風險判斷、不確定性判斷、資源判斷、產品判斷、授權判斷、委托經理人判斷)而產生的。從這個意義上講,企業家精神是“認知—判斷—行動”的過程,每一個生活在市場經濟中的個體,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各種各樣的判斷和決策,產生屬于他的行動過程和行動結果。因此,“企業家的企業理論”對人的行為過程以及由人的行為而引起的各種現象更具解釋力。
二、“企業家的企業理論”的應用分析
引入“企業家的企業理論”到農民合作社進行企業家精神分析,必須澄清應用該理論的前置基礎如何、條件是否充足、應用環境是否適洽。一方面,具有企業屬性的農民合作社的發展問題,必然要基于企業屬性進行科學管理和戰略決策,這對于農民合作社這一人財物資源極其匱乏、稟賦嚴重不足、企業家精神闕如的鄉村經濟合作組織而言,遵循“企業化”管理與運作模式應該是促進其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另一方面,農民合作社是基于合作的思想讓農村弱勢的群體、小農戶、家庭經營及分散作業的農民,捆綁在了一個利益共同體上,通過發揮合作社的集體優勢背負起單個農戶承擔不了的市場風險、經營風險和市場競爭壓力,從而化解小農戶與大市場的矛盾。可以說,“合作精神”是農民合作社發生與發展的動力源泉。“企業家的企業理論”認為,企業家精神是一個“團隊合作”的概念,它強調每一個人都是企業家;經濟組織中的每一個人都需要具備企業家精神(共同創新與團結的精神、共同擔當與合作的精神、共同分享利益與公平的精神)。
如此看來,“企業家的企業理論”“團隊企業家精神”與合作社的“合作使命、合作精神”具有內在契合性、動態耦合性,更接鄉土地氣。無論是從農民合作社的企業屬性立場出發,還是從其合作屬性角度考慮,引入“企業家的企業理論”對合作社企業家精神進行應用分析,較完整、清晰地解釋了合作社帶頭人企業家精神的“中國經驗”“中國特色”和“中國氣派”等屬性特征。
三、合作社帶頭人企業家精神的功能與作用
作為鄉村經濟合作組織形式的重要載體,農民合作社的高質量發展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以及對鄉村特色產業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而帶頭人又是農民合作社的領軍人物,負責合作社的日常管理和決策,具體包括產業規劃、產品設計、內部治理、管理機制、外部資源、社會關系、利益分配等業務。已有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分析與實證證據,表明合作社面臨貸款阻礙、利息壓力、主體差異、措施固化等規制壓力,社會信任不足、發展不暢等市場壓力,成員異質性、人力資源不足等經營壓力,給合作社發展帶來阻礙。為突破困境和提升組織效率,帶頭人需要基于他的認知范疇、知識存量和思維方式進行判斷,其判斷的立場、觀念、出發點、層次和質量好壞,將直接決定合作社的經營績效與社會價值。基于此,我們可以將合作社帶頭人企業家精神簡單地理解為判斷、決策的能力。這一能力也是促進合作社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
在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方面,農民合作社這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振興鄉村產業、帶動農民共同致富,從而提升了鄉村自我發展能力,這是鄉村振興對農民合作社綜合經營能力的時代要求。這種綜合能力需要合作社帶頭人去引領與帶動。具體來說,帶頭人要懂得并按照國家標準、農業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自有標準等標準的要求,督促農戶進行標準化生產;運用產業鏈概念,在一二三產業融合過程中,科學設計構建形成生產、流通、加工、分配、銷售的一體化服務;還要運用產業互聯互通的思維,將互聯網、信息科技、生物工程等新技術、新工藝融入農業生產,將農業與其他產業交叉融合,形成休閑農業、觀光農業、信息農業、生態循環農業、有機農業等新業態。這些都是帶頭人基于組織發展與產業發展的判斷內化為組織管理能力、戰略管理能力,催生出農民合作社組織生產能力的體現。
綜上所述,合作社帶頭人企業家精神是推動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依托、提升鄉村產業水平的動力源泉、有機銜接農民合作社與鄉村產業發展的關鍵紐帶。這一研究結論,可為決策層以提升合作社帶頭人企業家精神為突破口,帶動組織振興并促進產業振興,提供理論啟示和決策參考。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河南考察時強調 堅定信心埋頭苦干奮勇爭先 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EB/OL].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
-09/18/c_1125011847.htm
[2]宋西民.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運營管理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35):1-2+18.
[3][丹]尼古萊·J.福斯、[美]彼得·G.克萊因.企業家的企業理論[M],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
[4]楊其靜.企業家的企業理論[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5.
[5]劉云茹,吳東立,龍黎明.企業家才能、內部治理與合作社績效——基于浙江160位合作社負責人的調查[J].遼寧農業科學,2020(06):18-24.
[6]張艦,岳茂銳.農民專業合作社盈余分配研究的現狀、問題與未來方向[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1(04):27-35.
基金項目:本文系河南省社會科學規劃決策咨詢項目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20JC07)
(作者簡介:王生斌,博士,信陽師范學院法學與社會學學院、中國農村綜合改革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方向: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企業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