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江 張阿勇
白水縣位于渭北黃土高原蘋果優生區,所產的蘋果色、香、味俱佳,擁有“中國蘋果之鄉”的美譽。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栽植的喬砧紅富士蘋果園,進入21世紀初,樹齡有20~30年,已進入衰老更新期,腐爛病逐年加重,樹勢明顯衰弱,產量、質量和效益不斷下降。如何延長衰老期蘋果園的結果壽命,維持較高的產量、質量和效益,是政府部門、果業技術人員及廣大果農共同關心的問題。近幾年,筆者結合蘋果園冬季修剪技術培訓,調查了30余個有代表性的喬砧紅富士衰老園,發現冬剪中還存在幾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應予以糾正,以免給蘋果生產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現將冬剪存在的問題及更新復壯技術歸納總結如下,供果農參考。
1衰老園冬剪存在的問題
1.1主干基部不留或很少留萌蘗枝,造成樹勢衰弱快
進入衰老期的蘋果樹,許多主干上發生了腐爛病等病害,但有相當一部分果農冬剪時,將主干基部萌蘗枝全部疏除,很少保留,這樣做不利于恢復樹勢(圖1)。
1.2主枝基部不留更新枝,導致患腐爛病主枝疏除后枝量不足
有些果農冬剪時,將各主枝基部萌發的徒長枝全部疏除,導致發生腐爛病的主枝疏除后,基部缺乏“接班枝”,使樹冠局部空間較大,枝量減少,產量降低(圖2)。
1.3主枝延長頭衰弱,沒有及時回縮,導致樹勢衰弱,果品質量差
衰老期的蘋果樹,由于各主枝延長頭連年緩放,大量結果,導致延長頭自然下垂,枝勢衰弱。如果不及時回縮,果品質量便會逐年下降。
1.4主枝兩側保留的衰弱枝組過多,中庸健壯枝組較少,優質果率較低
許多果農舍不得疏除主枝兩側衰弱的結果枝組,難以培養出較多中庸健壯的結果枝組,導致優質果率不高,效益較低(圖3)。
1.5主枝背上枝疏除過多,加之主枝拉枝角度過大(90°~120°),導致主枝背上皮層發生較嚴重的“日灼”現象
有些果農片面地認為:背上枝消耗營養,應全部疏除,結果導致主枝,特別是西南部主枝中后部背上皮層在冬春季凍融交替、日照強烈的情況下發生較嚴重的“日灼”現象,削弱了樹勢,因而縮短了果樹結果壽命(圖4)。
1.6層間輔養枝保留較多,影響樹體內膛通風透光,果實著色較差
許多果園輔養枝疏除不力,樹冠通風透光條件差,使內膛果實難以著色,導致果實商品率低、經濟效益較差。
2衰老園更新復壯技術
2.1根據主干有無病疤,確定去留基部萌蘗枝
冬剪時,對主干無腐爛病的衰老樹,可疏除基部萌蘗枝;有腐爛病的樹,視病疤大小在基部保留1~3個萌蘗枝,待翌年春季(4月上中旬)進行“腳接”,接通病疤輸導組織,促進營養上下運輸,盡快恢復樹勢。
2.2主枝基部保留1~2個更新枝
據多年觀察,主枝患有腐爛病后,便會在基部萌發一定數量的徒長枝。冬剪時保留1~2個方位、角度好的徒長枝,連年緩放并拉平至下斜狀態,于夏季(5月下旬至6月初)在基部環割1~2道,3~5年生的緩放更新枝可結優質果20~45個。冬剪時將原腐爛主枝逐年回縮或疏除,去老留新,達到更新復壯主枝的目的。
2.3主枝延長頭衰弱時,要及時回縮復壯
冬剪時,衰弱的主枝延長頭,要回縮到2~3年生枝部位的上枝上芽處,可促使主枝長勢由弱轉強,果品質量逐年提高。
2.4疏除衰弱枝組,保留健壯枝組,以老換新
冬剪時,疏除主枝兩側過密的細弱枝組,保留兩側、背斜側的健壯結果枝組,枝組間距保持30~40厘米,優質果率會逐年提升。
2.5適度保留主枝背上枝,給主枝“打傘”,減輕背上皮層“日灼”危害程度
冬剪時,主枝背上枝每隔30~40厘米保留1個,生長季長出葉片遮陰,可減輕背上皮層“日灼”病發生程度,穩定樹勢,延長蘋果樹結果壽命。
2.6適度疏除層間輔養枝
冬剪時,疏除層間過密輔養枝,改善樹冠通風透光條件,提高內膛果的著色率,進而提高蘋果園的產量、質量和效益。
(作者聯系電話:13891338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