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聲宣
摘 要:情感教育是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語文感悟、語文情思發展有著重要作用。為實現學生語文學習“寓情于文中”,加深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理解,實現學生心靈的潤澤以及情感的內化,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中必須落實情感教育,這樣才能夠利用非智力因素的情感因素,深化學生語文學習效果,達到語文素養培養的最終目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育;實施策略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課堂應努力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情感教育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它能夠實現學生內心的潤澤、情感的激發,在發展學生情感思維的同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進而深化學生的語文學習成效。
那么,究竟什么是情感教育?有效實施情感教育的策略又是什么呢?筆者也將結合自身的語文教學實踐,談一談自身看法。
一、什么是情感教育
從字面層次理解,情感教育就是針對語文課堂教學內容,以情感為基礎開展的教學工作,目的是在開展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情感表達,深化學生的情感領悟,進而讓學生能夠從情感角度更深刻、更長遠地理解知識內涵,實現有效教學的最終目的。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
在深層次理解情感教育的基礎上,教師要想有效實施情感教育于語文課堂,就必須把握語文學科特點,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
1.通過文章朗誦,促進學生情感融合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要想真正品味文字之中的情感魅力,就必須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以情對接文,最有效的方式便是朗讀。朗讀,是學生通過“誦”接近文的表現。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通過語調的變化、文字的感受能夠探析到漢字背后蘊藏的情感,這樣學生自然而然能夠通過大聲的朗讀,和語文知識形成情感上的融合與共鳴,朗讀也能夠助推學生的深層語文學習。
這就要求教師充分把握各種語文教學內容,適當結合語文內容的特點,如古詩文類,讓學生進行必要的朗讀。且在朗讀的過程中教師要適當配樂或進行范讀,讓學生在音樂之中、在范讀之中感受文本的情感主基調,進而理解情感,以朗讀為媒介實現情思融合。
2.通過情境創設,加深學生情感體驗
小學階段的學生情感發展有一個鮮明的特征,即互動性與被感染性。學生很容易置身于情思飽滿的清靜之中,獲得與之相對應的情感。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把握學生情感發展這一特點,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時利用情境教學法帶給學生無限的遐想,為學生創建與文本畫面相對應的真實情境,讓學生在深入體驗的過程中實現情感對接,進而感受情感。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深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對學生的情感激發也十分有效。
如在學習《草原》時,為展現其“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的絕美景色,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視頻動畫情境的創設,給學生直接的視覺沖擊,讓學生仿佛跟隨作者的腳步進入草原盛景之中,感受對自然的熱愛、對草原的熱愛之情。
3.通過發散思維,引導學生感知情感魅力
學生的語文學習是一個不斷思考、不斷探索的過程。為了發展學生的情感思維,讓學生會思、會品、會感,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時就要針對具體的語文教學內容提出對應的語文問題,通過問題喚醒學生的好奇心,進而引導學生實現思維的發散。
因此,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層次性問題。利用問題銜接教學,引導學生發散思維的進一步發展。當然,教師也要注意在提問后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無限的延伸,這樣學生才能夠在回答問題、整合語文知識的過程中實現情感思維的發展。
如在學習《釣魚的啟示》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重難點,提出如下問題:
(1)通過閱讀文章,感受“我”的心情變化,體會“我”的心情究竟發生了什么樣的轉變。
(2)父親為什么這樣做?對嗎?父親喜歡這條漂亮的鱸魚嗎?
(3)放生鱸魚,又代表著什么?
4.開展語文實踐,實踐參與付諸情感
小學生愛玩、愛鬧,喜歡一切實踐參與的事物,相較于在課堂上安安靜靜地聽講,學生更感興趣于直接參與實踐。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把握小學階段學生的特點,定期開展與語文相對應的實踐活動,給學生參與實踐的機會,激發學生的活動積極性,從而引導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之中釋放情感,增強情感體悟。
在特定的節日,如勞動節、植樹節等,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開展對應的“傳統文化知識我知道”知識分享會,在實踐活動開展中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如在每一單元結束后,教師可以對應“口語交際”,開展辯論賽、交流會等,引導學生發表自己對單元主題的看法,分享自己的生活趣事等。這都能夠以實踐的角度創新語文教學的途徑,讓學生在實踐參與的過程中付諸情感,收獲情感。
寓情于文中,讓學生在文字世界徜徉、品味情感,才是語文教學的價值表現。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改變過去注重知識傳授的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真正落實情感教育,進而達到語文教學目的,實現教學新發展。
參考文獻:
[1]沈薇薇.小學語文情感淺思[J].新作文(教研),2020(7):295-296.
[2]劉新世.寓情于文中,感悟于心靈:小學語文情感教育途徑探索[J].文教資料,2020(3):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