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帝鵬
摘 要:運用文獻資料法和邏輯分析法,對我國有關體育中考的文獻進行閱讀和整理,了解了我國體育中考的發展歷程從無到有的不斷完善,一方面在它實施過程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國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激發了青少年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由于體育中考的不完善而突出的問題也給我國青少年體育的發展帶了一些消極的影響,如應試教育思想的盛行,如考試過程的不公平、不公正和考試內容的不統一,考試標準的不統一都對學校體育發展產生了消極的影響。
關鍵詞:體育中考 終生體育 體育鍛煉
1 體育中考的發展
體育中考是通過統一測試的形式對初中應屆畢業生作出體質評價的統一測評模式。我國體育中考制度最早可以追溯至1979年上海崇明中學在升學考試中試行加試體育的做法,這是我國體育中考制度的最早嘗試。[1]這次的嘗試是從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角度出發來進行的,也是我國第一個嘗試在初中升學考試中試行加試體育的地方。
1990年頒布《學校體育工作條例》[2]。開始有法可依的進行學校體育工作。1992年下發《關于印發初中畢業升學考試體育試點工作意見的通知》(教體[1992]4號),確定北京、江蘇等九個省(市)為試點省份。1995年出臺《全國繼續試行初中畢業生升學考試體育工作方案》,并于同年5月在錦州召開“升學考試體育”現場會[3],至此,全國已有29個省(市)試行升學體育考試。
為積極推進體育中考工作在全國范圍內開展,1997年印發《初中畢業生升學體育考試工作實施方案》(教基[1997]18號),標志著體育中考制度正式確立,《方案》要求,體育考試成績計入中考升學總分。從1979年至1998年的20年間,體育中考制度在不斷探索與嘗試中逐步確立。在1998年印發《關于初中畢業、升學考試改革的指導意見》(教基[1999]5號),建議將體育科成績和平時參與體育鍛煉的情況計入體育中考總分。至此,除甘肅省外,全國其他30個省份都已施行體育中考制度,體育中考制度完全確立并基本得到落實。在1998年至今國家在一直重視著體育中考的發展,也在不斷的出臺政策完善著體育中考中出現的問題。
2 體育中考的研究現狀和作用
2.1 體育中考的研究現狀
本人在知網上對體育中考文件進行梳理分析得出,體育中考的研究呈現一個緩慢增加的趨勢,2008年和2019年分別到達一個較高的發文量。由于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現在處于一個緩慢下降的趨勢,國家也越來越重視青少年健康水平發展,希望通過體育中考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體質健康。根據體育中考文章的關鍵詞檢索分析中得出,我國對體育中考的主要研究主要的內容是關于體育中考的影響,現狀和如何優化體育中考存在的問題,而有關訓練的研究比較少,這和我國體育中考存在的問題息息相關。
2.2 體育中考的作用
2.2.1 促進了學校對體育的重視
體育中考的發展讓學校體育組織者、參與者的積極性得到提高,為了提高學習成績和教學質量,在得到了社會各階層的支持下學校體育環境的設施得到改善,成為體育教育改革的動力,讓體育教育走的更快更遠。[4]體育中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校對體育課的重視。
2.2.2 提高了體育教師的社會地位
體育中考的提出使得體育老師的課不再被占用,而且體育教師的地位得到提高,體育教師更有激情的上好每一堂課。[5]社會的認可導致體育教師的社會地位不像從前可有可無的情況,極大地激發了體育教師上課的激情,體育課的內容也開始有目的有計劃的進行課堂學習。
2.2.3 增強了青少年體質,培養了運動習慣
體育中考的實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激勵更多的學生參與到了體育鍛煉上來,尤其是有的省份采取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來測試學生體育鍛煉的情況,讓學生積極的參加課外的體育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終生體育鍛煉的習慣。
3 體育中考存在的不足
3.1 評分標準不一
全國體育中考考試測項目和方法比較散亂,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來衡量考試的結果,同一個項目的測試在不同的城市可能差別很大。這種情況一方面會導致考試成績的不公平,另一方面成績太容易獲得學生容易產生驕傲自滿的心理,成績太難獲得容易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并且重體質輕技能的現象正在發生,很多學校為了提高學生的體育成績,在體育課上以考試內容訓練為主,而技能的學習在逐漸減少。[6]
3.2 體育中考考試方式和內容單一
體育中考實施過程中目標偏失,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導致素質教育落空。體育中考的內容太過單一,約束學生的個性發展。全國大部分的省份在學生體育中考的考試方法的選擇上都是選擇終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的優點就是評價的結果相對的公平公正,缺點就是忽略了學生體育鍛煉的過程付出,評價相對片面。很多學生是平時不鍛煉,在考前突擊一下再進行考試,嚴重違背了體育考試的初衷。[7]
3.3 打亂了高等教學計劃
學校體育的應試教學會嚴重影響高中和大學的體育學習,高中的體育學習只是練習考試內容,而沒有去學習更多的運動技能。家長對孩子的應試教育導致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觀念就是體育鍛煉是為了考更高的分數,如果以后不考體育了就可以不鍛煉了,這嚴重違背了青少年終生體育鍛煉思想的培養。這樣一來我國的青少年體質不但不會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還會下降。[8]
4 對策
4.1 統一評分標準
體育中考政策的正確性和必要性毋庸置疑,目前急需探討的是它的度、科學、合理、公正。以全國統一形式設計一個各項目考核總表,各地市自主從總表中選擇測試項目,從總表中查分,這樣可以避免散、亂、偏。也可以防止男女之間橫向比較不公平問題。[9]
4.2 完善體育中考考試方法和內容
完善體育中考測試方法。體育中考最優的考試方法是終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考試內容最優的選擇是運動素質+運動技能測試的組合方法。建議是,根據當地的風土人情可以適當的調整考試內容。尊重學生個性的發展,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基礎上最大化的發揮學生的自主選者空間。測試內容選擇上應該包含各個方面,不只是身體素質的測試,也要有心理品質,社會適應能力和體育知識與技能等方面的測試。[10]
4.3 轉變思想觀念
切實轉變觀念和增強對體育重要性的認識是基礎,不單單是轉變學校培養學生的觀念,還要轉變家長和學生的思想觀念,讓他們認識到終生體育的重要性,體育測試不只是測試,更重要的是養成運動的習慣。[11]
5 結論
我國體育中考從1998年實行到現在20多年間,在不斷地發展,不斷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為我國青少年體質的健康發展做出了較大的貢獻。但是在這實施的過程中還是存在著非常多的問題,如考試內容的不同,考試測試標準的不同,考試中存在著不公平不公正的情況,應試教育的思想深入家長和學校,等等的問題有待我們進一步的去解決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劉海元.我國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制度實施現狀分析[J].體育學刊,2008(9):8-14.
[2] 國務院.關于實施《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的通知(體教[1990]6號)[Z].1990.
[3] 劉海元.中國國情下的體育中考出臺回顧與剖析[J].體育教學,2009,29(10):57-59.
[4] 朱婷婷.初中生體育中考加試探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5(06)
[5] 朱琳.體育中考制度對學校體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2(4).
[6] 施文海.2017年全國體育中考測試全景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8,41(8):90-96.
[7] 謝卓鋒.對我國體育中考實施情況的審視與思考[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年9月05期.
[8] 朱琳.體育中考制度對學校體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2(4).
[9] 施文海.2017年全國體育中考測試全景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8,41(8):90-96.
[10]馮海波.體育中考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1(08).
[11]黃龑.體育中考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_黃龑[J].體育文化導刊2010(08).
福建師范大學 (福建省福州市 3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