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銳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構建動態課堂,注意從各個方面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是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增強學生興趣的關鍵,也是提升學生成績的關鍵,更是保證教學質量的手段。
關鍵詞:動態生成課堂;小學數學;活動;思維
站在新時代、新課改視角下,小學數學教學改變的不僅僅是方法,還是觀念、認識、課堂的模式等。反觀以往的教學,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是被動的,他們思想也局限在機械性學習中,思維得不到提升和發展。學生思想“活”不了,課堂氣氛就“活”不了,課堂就動不起來,教學就會不可避免地陷入死板、沉悶的境況中。因此,作為新時代的一線小學數學老師,要結合時代變化、自己教學思想的變化、學生學習需求的變化和渴望,為學生構建動態的課堂,讓課堂充滿活力,使小學生的天性在學習中釋放出來。這樣學生的思想才會更活躍,課堂也才會更鮮活,教學才會更有意義,更有希望,也更有提升和發展的可能性。所以,筆者借此就如何通過動態課堂來展現數學課堂的活力,調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力量,展開以下論述,與君共勉。
一、使學生養成積極的學習習慣
小學階段是養成習慣的關鍵時期,如果數學老師要通過課堂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首先要反觀自己的教學模式、方法,力求站在學生的立場上為其構建動態課堂,在這個基礎上讓課堂教學活起來,讓學生對學習積極起來,這樣才有利于其學習習慣的養成:(1)新課沒有講解前,讓學生先通過預習了解相關的知識內容。通過先學,喚起學生一些感官意識,為課堂教學打基礎。(2)課堂上讓學生認真聽講,抓知識點的同時,還要讓他們學會反向思考,及時驗證,及時反饋,及時發現問題,力求在課堂上消化掉所有的問題。(3)有問題及時問同學或者老師,不要堆積問題,現學現消化才能使學習更靈活。(4)認真完成課堂練習和家庭作業,鞏固知識,達到熟練運用的同時,為更多知識的學習以及相關聯的更多思考奠定基礎。學生有了積極學習的習慣,不但成績會有明顯的上升,還會使教與學的過程更輕松、更有效。
二、關注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學數學其實是學思維和邏輯。但是由于我們對小學生思維發展不夠重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大多數老師對學生思維培養不夠關注,導致學生無論是學數學還是用數學,方法、思想都比較死板,缺少相應的靈活度。但是思維作為數學學習中的核心素養,也是學生學習能力的體現,老師要想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思維的培養是不能忽視的。所以,老師要利用空間動態課堂的優勢培養學生的思維。雖然我不贊同網友說的動態課堂就是“上課時你也可以從教室前到教室后倒水喝”這么簡單,但是讓學生參與進來、腦子動起來、交流起來的確是動態生成課堂的追求。所以,老師要結合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喚醒學生意識,讓學生思考、參與、動手,并調動知識之間的銜接性以及生活中的元素,促進學生對內容的理解,讓學生被束縛的思維解放出來,散發活力,久而久之,學生的思維能力就會得到培養,為他們的數學學習打好基礎。
三、給學生留足獨立思考的空間
因傳統教學思想根深蒂固的影響,筆者發現小學數學老師在課堂上還是滿滿地給學生灌輸,節奏快、內容多,以至于學生沒有獨立思考的空間。作為老師,我們應該知道,給學生傳授知識是教學的一個目標,培養學生的思維,打開學生某一學科的正確學習方式,讓他們產生興趣是又一個目標,尤其是數學學科。可是老師在課堂上內容安排得太滿,不給學生空間,也想不到給學生空間,學生只好跟著老師亦步亦趨地走了,這就把學生的思維局限在了一定的形式下、范圍內,得到不發展,學習成績就難以提升。動態生成課堂是針對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活”為教學宗旨,不但要讓老師教學思想活起來,也要讓學生學習思想活起來,凸顯課堂活力的同時,使傳授知識的過程有流動性、生成性,使教學達到“1+1大于2”的效果,也使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情懷更濃厚,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內在力量,為小學數學更有效的教學做保障。
四、結語
動態生成課堂對于新時代的小學數學教學來說非常必要,它既能讓學生的思維在機械性的學習中解脫出來,進行發散、自由思考,也能讓課堂氣氛更加積極、活躍,從而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愉快、有效,達到小學數學課堂預期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葉瀾.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論中小學教學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7):3-7.
[2]李曉東.小學生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86-187.
[3]黃淑琴.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實踐與思考[J].山西教育(教學),2016(10):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