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世鋒
摘 要:從個體發展規律來看,小學生仍然以形象化思維為主,抽象思維能力比較薄弱。基于這一特征,可視化教學策略的應用價值逐漸凸顯出來。因此,將從教學實踐經驗出發,談一談該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方式。
關鍵詞:小學語文;可視化教學;教學策略
簡單來說,可視化教學主要是指將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思維活動直觀呈現出來,使學習過程清晰可見,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的教學組織策略。不難理解,可視化教學不但可以使教學活動更加形象直觀,而且有利于優化學習活動的組織方式。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可視化教學策略能夠構建更加開放且具有活力的課程。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對可視化教學策略的內涵與要求有更加準確的把握,并不斷探索該教學策略和語文學科之間的結合點,從而逐步形成更具實用價值的教學手段。這樣一來,有利于逐步促進教學過程的優化,為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一、聯系現實生活
為了使學生的思維活動得到直觀展現,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從學生熟悉的內容出發組織教學活動。從學科特點來看,語文知識和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十分緊密,所以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挖掘教學內容和生活之間的聯系,并引導學生結合現實生活進行一定的思考。這樣一來,不但可以優化學生的學習體驗,而且有利于促使學生產生感性認知。毋庸置疑,這對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會產生十分積極的影響。
以《慈母情深》為例,在這篇課文中,作者描寫了母親在困難的生活歲月中仍然花錢供“我”讀課外書的生活往事。通過這件事,表現了母親對孩子的深情,而作者也表達了對于母親的敬愛之情。不難理解,這篇課文傳達出的“母愛”這一主題在現實生活中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于是,我對學生說:“同學們,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但這種愛通常不是在驚天動地的大事中表現出來的,而是蘊含于生活的一件件小事中,大家想一想,自己從哪些事中感受到了母親對自己的關愛呢?”然后,學生紛紛結合自己的生活感悟進行了發言。學生表達完自己的想法之后,我繼續說:“今天這篇課文同樣講述了一件生活往事,所以我們來看一看,作者是從什么事中感受到母愛的。”通過這種方式,不但使學生對文本主題產生了感性認知,而且結合生活背景給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了直觀線索,這也為后續的深入探究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二、活用現代科技
從實際情況來看,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現代科技逐漸成為教學活動中的重要輔助手段。在現代教育科技中,融入了聲音、圖像、動畫、影像等多種不同的媒介要素。借助這些媒介要素,不但可以將教學內容以一種比較直觀的方式呈現出來,而且能夠增加教學活動的趣味性。這樣一來,學生可以更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從而幫助學生取得比較理想的學習效果。
以《草船借箭》為例,這篇課文出自《三國演義》,是一個歷史題材的故事。通過觀察發現,盡管很多學生知道這部著作,但是對于其中具體的故事情節并不了解。同時,學生積累的歷史知識也不是十分豐富。基于這種情況,我利用一段多媒體視頻展開了可視化教學。具體來講,這段視頻出自動畫片《三國演義》,而動畫片無疑是學生非常喜歡的一種藝術形式。在這段動畫中,將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進行了還原。同時,借助高質量的動畫畫面,使學生感受到了一種良好的視覺沖擊力,從而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視頻中。最終,通過這種方式不但使學生產生了更加積極的學習熱情,而且使學生根據動畫內容進行了一定的思考。由此可見,在可視化教學中,合理借助現代教育科技是十分必要的。
三、組織語文活動
在新課標的設計理念中,更加注重提升課程內容的活力與開放性。所以運用可視化策略組織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時,除了要增加教學內容的直觀性之外,還需要將靜態的學習轉化為動態的學習。為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豐富多樣的語文活動,并使學生在活動中對相關內容進行深入的思考,從而強化實際的學習效果。
以《將相和》為例,完成課文內容的教學之后,為了使學生對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有更加深刻的感悟,我組織學生進行了角色扮演的練習活動。在這次活動中,學生需要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性的表演。在這一過程中,從角色的分配,到臺詞、動作的設計,全部交由學生自主完成。利用這種方式,使課文內容通過一種更加真實的情境呈現出來。同時,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生站在不同角色的角度進行了思考。最終,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在活動中產生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從而深化了學生的知識理解。
總之,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可視化教學是一種極具應用價值的教學策略。在這一策略的指導下,教師應該不斷思考如何增加教學活動的直觀性與生動性,并引導學生更加深入地參與到知識的思考與探究中,唯有如此,才能逐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周信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知識可視化的方式[J].教學與管理(小學版),2017(7):37-40.
[2]韓新雨.知識可視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文學教育(下),2017(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