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邦祖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學語文教學強調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性。小學語文教學的個性化教育如何開展是探討的重點,在分析個性化教育必要性的基礎上,提出幾點開展個性化教學的認識,以供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個性化教育;策略
傳統教育模式下,教學中追求的是學生的均衡發展,并且運用同一標準去衡量學生的學習,造成很多個性獨特的學生變得“標準化”。在新教育理念下,更加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注重因材施教,使學生在學習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達成個性化學習目的。
一、小學語文個性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
由于學生之間的性格特點存在一定的差異,而這種差異的產生或由先天決定或在后天逐漸養成,但是學生的性格差異能夠對語文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率產生影響。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學習效果不僅受教學活動的影響而且也受到自身性格的影響,性格較為活潑的學生在課堂上的專注度可能會較弱一些,而性格過于內向的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專注度更好,但是在課堂上的互動與活躍程度可能稍差,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尊重并運用好學生的個性特點,努力規避學生個性上的缺點而充分發揮學生個性上的優點,在認真了解每個學生的性格情況之后就可以有針對性地提出具體的教學方案,積極采取各類教學舉措讓學生的個性能夠有利于自身學習效果的提高,進而提升自身的語文學習效率。
(二)有利于提升教學效果
教育教學體制的改革明確要求小學階段的教育要尊重學生個體的差異,積極踐行對學生個性培養的要求,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充分調動積極性和主動性,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學到豐富的知識,而且還能夠幫助學生完善自身品格,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構建一套適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學習方法。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密切觀察學生的個性差異并對學生的學習過程按照個性差異來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此舉既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又有利于實現教育改革的目的。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個性化教育的具體舉措
(一)實施分組教學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學習效率按照平均分配的原則分為幾個學習小組,為了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讓每個小組的所有成員推選出一名小組組長并且共同商定出一個極具個性的組名。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就可通過密切聯系小組長來對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小組長協同小學語文教師來反饋組員的學習情況,從而幫助教師對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學習情況都有細致且準確的了解。
(二)制訂多層次教學目標
由于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都有所不同,所以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制訂多個層次的目標,根據學生的學習效率、知識掌握程度來分配給其不同的學習目標,從整體到局部,爭取讓每個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既能夠保持學習的專注度,又能夠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設置教學目標時對一些學習效率較高和語文基礎較為牢固的學生可以制訂一些強化性的訓練科目,但對那些語文基礎不牢固和學習效率較低的學生可以制訂一些基礎性的訓練科目,此類教學目標的設計將更加符合學生的個人實際學習情況,基礎更牢的學生能夠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學習效果,而基礎略顯薄弱的學生也能夠盡快打好基礎,快速追趕其他學生。
(三)精心設計教學活動
不同個性的學生趨向于喜愛不同的教學活動,能夠在不同的教學活動中表現得更好,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制定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并且對每項教學活動都要投入100%的精力,以讓其達到接近于完美的地步。在語文課堂上,當教師開展同一項教學活動時,有些學生能夠比較快速地完成活動的要求,而有些學生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整體的進度略慢,為了能夠有效平衡這兩者之間的差異,語文教師在設置教學活動時,可以根據學生完成教學活動的速度來選擇和設計更為豐富的教學活動。
例如,針對那些學習進度較快或者完成教學任務用時較短的學生,語文教師要適當給予他們一些新的活動任務或者督促這些學生重新回顧知識,有效總結與反思,通過加強性訓練或者總結自己的失誤和經驗來提高自己的學習效果。
三、總結
綜上所述,由于學生個性迥然并且個性的差異會影響學習效率,因此教師應當仔細觀察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使用恰當的方法引導學生按照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讓學生的個性成為提高自身學習效率的“助推器”,成為幫助學生提高自身學習效率的重要力量。
參考文獻:
[1]張立波.淺議新時期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質量的提升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27).
[2]李子云.試析小學語文作文寫作個性化培養方案[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