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婭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期間,需要根據實踐情況大力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從學生語文興趣愛好和表現等方面入手,遵循由淺到深的基本原則,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在語文課堂互動過程中,教師必須為學生留出單獨思考的空間,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聯想力,使其全面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所在。主要論述應當采取何種方式對低年級學生語文素養進行培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中低年級;學生語文素養;培養策略
對于低年級語文教學來講,包含的內容比較少,比較重視基礎字詞方面的標注和記憶,對學生能力提出的要求較低。如此一來,就為教師采取多樣性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課本知識容量比較小的現狀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或者是課外閱讀的方式來開闊學生語文視野,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培養小學語文教學中低年級學生語文素養的必然性
其一,培養語文素養可以提升學生的素質。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時候,低年級學生有著極為豐富的想象力,并且學習興趣也是非常強烈的,基于此,就需要將傳統知識點傳授和實踐相互聯系到一起,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和效率。語文素養方面對語文教學提出的要求非常高,這就需要加大對教學環節和知識、能力提升等方面的重視程度,從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等方面入手,加深學生對內容的掌握。
其二,當前,教學的首要目標為應試教育,教學中普遍存在為了讓學生通過考試而不重視學生語文素養培養的現象,雖然可以產生良好的效果,但是對學生未來發展起不到良好的效果。語文素養中明確要求和學生未來素質要求相互聯系到一起,整合多項學科,確保語文知識點被合理應用到實踐方面。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低年級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策略
1.對學生學習習慣進行培養
只有加大知識方面的積累力度,才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語文素養。基于此,教師應當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提升學習知識點的能力,使其做到合理有效的學習。比如,教師在課堂中為學生講解《李廣射虎》這篇課文的時候,可以結合實際情況為學生制訂合理的計劃,學生提前預習課文,教師詢問學生李廣射虎的主要原因、該項答案在文章哪一段落內可以體現出來等。最后,教師為學生講授文章期間,多對學生進行觀察,幫助學生圈畫重點和陌生的句子等。該項方式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并且即使教師沒有指導的話,學生面臨新內容時也知道應如何進行學習,最終掌握越來越多的知識點。
2.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其一,培養學生的寫作技巧。學生只有掌握良好的寫作技巧,才可以寫出高質量的作文。基于此,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需要大力培養寫作技巧。針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寫作技巧不需要太過華麗和復雜,只需要簡單地進行寫作即可。所以,要求語文教師傳授給學生簡單的寫作技巧,技巧培養期間要有耐心。
其二,對學生思維能力進行培養。思維能力在寫作期間起著重要的作用,很多作家之所以可以寫出較多的經典作品,重點在于想象力十分豐富。當培養學生寫作能力時,教師務必重視思維能力的提升,其決定了寫作能力和未來學生學習情況。
3.和日常生活相結合
語文知識點和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性,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對生活元素進行合理利用是很有必要的,既可以靈活應用語文,同時還能夠凸顯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語文知識內容的完善和改進離不開合理方式的深化,當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沒有對語文知識內容進行靈活使用的話,將會出現很多問題,教學工作也和以往情況不相符,甚至不利于提升教學效果。在識字教學期間,教師需要有效應用生活化的元素,比如,講解“座”“坐”以及“做”等字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表演坐下來的動作,用手指向座位,加深學生對字的含義的理解,當“坐”的上面加上“廣”字以后便形成新的漢字“座”,該詞一般被應用于“一座山”“一座橋”等詞匯中。等到學生了解了字的概念和含義以后,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字相互組成成語。所以,教師全面培養學生的生活化感悟是語文素養中非常重要的一點。
4.采取小組合作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精神
新課程改革要求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必須加大學生自主、合作以及探究等教學工作的培養力度,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意識,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結合教學中的問題和內容進行全面討論,正確地引導和鼓勵學生,對于同組內學生對同一知識點產生的不同意見,可以指導學生從兩種不同觀點進行探討,強化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提升語文素養。
三、結語
從以上論述看,在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特征,在明確改革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引進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提升教學水平,促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雪梅.小學生語文閱讀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8(12):245-246.
[2]劉曉云.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2018(35):197.
[3]于洋.中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育的困境與路徑探析[J].教育探索,2018(4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