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涵
(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高職院校重視自身的公共基礎課程的實訓教學的發展,對于高職院校的競爭力的增強是非常重要的,具體體現在教學質量的提升上,高職院校通過對自身的公共基礎課程的實訓教學模式的不斷改進和優化,才能提高高職院校自身的公共課程教學目標的完成度以及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完成度,從而不斷地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地提高高職院校的教育水平和人才培養的質量。除此之外,我們通過加強對于高職院校的公共基礎課的實訓教學,可以不斷地增加高職院校的知名度,這種現象對于高職院校本身也是增強其在教育上的競爭力表現。由此看來,高職院校應當不斷地加強對于自身公共基礎課程的實訓教學模式的建設,只有這樣,高職院校才能在未來的教育事業的發展過程中,展現出自身強大的核心競爭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許多高職院校的公共基礎課程的實訓教學模式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起色,但是由于高職院校對于公共課程的實訓教學重視時間不長,各地區高職院校的發展現狀也有所不同,因此,現在的高職院校的公共課程的實訓教學模式還存在一定的問題,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問題需要我們重點去關注。
首先,高職院校的生源質量參差不齊,這些情況就給我們的這些公共課程的實訓教學帶來了很大的挑戰,由于高職院校生源具有多樣性,給我們的公共課程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應當加強對于這些生源的統籌規劃,以保證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
其次,高職院校的教師對高職院校公共基礎課的教學缺乏積極性,這就導致了課程缺乏教學激情,學生對于這些公共基礎課的學習熱情就更加低下,缺乏對于公共基礎課程的學習熱情,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學習狀態自然就不會理想,因此,如何提高教師對于公共基礎課程教學的積極主動性,是高職院校應該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
再次,高職院校公共基礎教學內容較為單一,缺乏多元素的教學模式,這就導致學生對于公共基礎課程的學習熱情下降,自然也就不會有比較好的教學效果,除此之外,我們還缺少對于人才培養目標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內容的開發,不僅如此,我們還缺乏有實訓教學精要的教師,因此,我們就無法開發出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對于公共基礎課程的內容的改進工作也就失去了動力。
最后,最終教學的考核方式單一,現階段大多數高職院校多為閉卷考試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考核,這樣的考核方式忽略了學生自身的專業水平的運用,同時,也不能夠體現出實訓課程的意義,對于后續的課程教學沒有指導性的意義,因此,豐富高職院校的公共基礎課程的考核形式,也是高職院校應當思考的問題。
針對現階段高職院校公共基礎課程的實訓教學的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筆者提出了一些較為具體的解決手段,希望對于高職院校的公共基礎課程的實訓教學有一定的幫助。
首先,高職院校應當對于自身的生源進行統籌規劃,針對不同基礎的高職院校的學生的基礎情況制定出適合他們的公共基礎課程的教學模式,同時,根據統計出的學生設計出適合他們發展的實訓方式,這樣才會讓高職院校的學生有更高質量的發展。
其次,高職院校針對教師缺乏教學積極性的現狀,應當制定出一套合理的獎懲制度,針對那些表現優異,教學效果良好的教師進行獎勵,或者對那些實訓課程中表現優異的教師進行獎勵,同時,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還可以讓這些負責公共基礎課程的教師進行定期的教學交流,這樣就能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不斷地提高高職院校的公共基礎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再次,高職院校應當豐富公共基礎課程的內容,例如,我們可以在公共語文課程的教學中引入多元文化的特色對語文課程進行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引入中國的文化特色,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對于公共語文課的內容也是一個豐富。由此看來,我們應當適當地豐富公共基礎課程的內容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終才會有很好的教學效果。或者我們還可以對學生進行課外實訓的教學,讓學生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充分理解公共課程的教學內容。
最后,高職院校還應該豐富公共選修課的考核方式,在各類課程學習績效的評價過程中,公共基礎課程的評價最難[2]。因此,我們要通過多樣化的考核方式,才能讓高職院校的學生充分地表現出自身的專業水平。我們可以將學生最后的考試成績分成幾個模塊來進行綜合評價,例如,我們可以采用“課堂表現+期中考核+課程單元內表現+···+課外實踐+最終考試成績”這樣的模式對于學生進行綜合的評價,這樣得到的評價就會相對中肯許多,同時,我們還可以將學生在實訓中的表現情況作為考試成績的加分項目,這樣一來,實訓的結果就會變得更加有意義。
公共基礎課的重要性已形成共識,但如何實現公共基礎課的作用卻陷入了迷茫,不僅如此,在公共課程進行實訓的目標上也缺乏足夠的規劃,因此,我們應當對公共課的實訓加以重視,實訓與課程相結合才能夠讓學生對于公共課程有更好的了解。最后,由于公共基礎課的目標不夠清晰,實訓目的的缺乏,導致了授課隨意、評價困難,從而步入了“不夠重視—不夠滿意……”的循環,當務之急,還是要確立公共基礎課獨特價值和支撐專業價值的清晰目標,加大改革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