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曉平
(新疆阿克蘇地區第一人民醫院總務科,新疆 阿克蘇 843000)
我國是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2018年中國建筑能耗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建筑能源消費總量達8.99億噸標準煤,是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20.6%,建筑碳排放總量達到19.6億噸CO2,占全國能全排放的19.4%。節能降耗是醫院管理的重點項目,也是實現醫院長期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基礎。隨著醫院規模擴大、建筑改建,能耗進一步增加。在醫院后勤管理中,涉及電能、醫療設備、給排水、鍋爐、供氣和中央空調管理等諸多方面內容,傳統粗放式的管理滯后于醫院的現代化發展,導致管理效率低下[1]。積極響應國家節能降耗號召,在確保醫院健康發展、提高醫療質量以及滿足人民群眾需求的前提下,適當縮減醫院建筑能耗和運行費用中的不合理部分,采取科學的節能降耗措施,合理利用能源資源、節約醫院運營成本,成為醫院后勤管理當務之急。
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是我國基本國策,更是促進我國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我國現有的建筑單位能耗十分之高,建筑物單位能耗遠超與我國氣候條件相近的發達國家,可見我國建筑節能潛力巨大。醫院綜合性建筑群是所有建筑中功能最多、構成最復雜的,醫院綜合建筑的能耗超出公建建筑1倍之多。現代醫院建筑作為科學、信息和技術的集成化載體,是社會發展、科技進步與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重要標志[2]。隨著醫療技術進步,醫療設備的不斷更新,醫院功能的不斷完善,能耗還在進一步上升。
患者是醫療機構的主要服務對象,確保患者生命安全是醫院提供醫療服務的首要原則,不允許任何的失誤操作,任何一點硬件建設上的隱患都可能成為危害患者生命健康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在確保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通過綜合的節能方案提高醫院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耗成為廣大醫院管理者在響應國家節能降耗政策時面臨的重要問題。醫院由于其職能要求,屬于高能耗單位,在醫院開展節能降耗管理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由于醫院功能的特殊性,其能耗組成與對能耗的需求都獨具特點,醫院節能降耗方案的制定也有特殊性。醫院的能耗特點包括:第一,高能耗,醫院建筑在所有建筑類型中單位面積能耗最高。第二,多種能耗中心,為滿足患者與醫護人員醫療、辦公需求,醫院能耗種類多、中心分散,包括照明、空調、日用熱水、醫療設備、辦公設備、電梯等[3]。為了確保醫院對患者的服務水平和質量,改善醫護人員工作環境,客觀上會導致能耗需求的持續增加,面對這一問題,如何平衡、取舍,在不影響醫療服務質量和員工工作環境的前提下實現合理節能降耗,是醫院管理者必須重點思考的問題。
當前,醫院在開展節能降耗工作時,未對目前系統進行能耗診斷,單一地安裝節能產品或制定“一刀切”的節能措施制度都具有盲目性,難以達到節能降耗目的。此外,安裝節能產品或者實施節能制度以后,并未實現對節能效果的持續追蹤,缺乏效果反饋,導致節能產品或節能制度實施一段時間后,能耗回彈,未實現節能降耗的可持續性。當前醫院能耗管理的難點主要可概括為三個方面,一是醫院建筑內人員復雜,包括患者、家屬、醫務人員、職工等,在公共場所用電用水大手大腳的習慣和薄弱的節能意識造成了大量資源浪費;加上醫院的能耗設備使用管理人員相對分散,節能知識專業性缺乏[4]。二是管理層面對成本控制的關注不足,長期以來,醫院管理層的主要精力都投放在醫院的建設發展和醫療質量的提升上,對運行成本的重視程度不足,這一點在公立醫院尤其突出;院內對能耗管理缺乏統一的規劃,未將節能降耗上升至戰略層面,難以實施系統管理;醫院內部未設專職能耗管理部門,形成多頭管理的現狀,在一定程度上出現相互推諉責任的局面;對員工節能知識的宣傳力度不足。
從節能的標準定義出發,其首先是強化對用能的管理,其次是采取環境和社會可承受、經濟合理以及技術上可行的綜合方案,從生產到消費各環節中減少不必要用能,實現能源的有效和合理應用。就這一定義來看,強化用能的管理是開展節能工作的重要前提。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節能,首先要做的一步就是針對醫院能耗的成本組成、分攤進行分析,了解水、燃氣、電等相關能源消耗過程。可以通過比較醫院能耗統計數據和醫療行業的能耗統計數據,建立起符合醫院實際和特點的能耗基準,確定考核指標,為節能管理工作提供數據支持和決策的依據。
能耗監測與管理是醫院節能的關鍵環節,其帶來的效益并非直接節能,但通過智能化集成系統實現對醫院建筑中所有設備的能耗監測,并通過綜合管理,為進一步規劃節能降耗工作提供信息支持,其收益與作用不可忽視。主要是用過智能化的監控系統,對醫院建筑內各綜合樓、層樓、科室等能源消耗情況進行監測,獲得能耗數據,對醫院總體能耗情況進行動態掌握,了解醫院各項能耗指標,分析各個科室的能耗水平,實現各個科室的成本分攤[5];對各個運營環節的能耗異常情況進行監控,對節能設備、節能措施的相關影響進行綜合性評估。將各種能耗數據曲線圖、能耗日報報表等項營運和管理人員發布,實現信息共享,為進一步節能降耗工程提供數據支撐。
當前醫院建筑電離系統中,380/220 V和10 kV電壓等級是配電系統主體,電能傳輸過程中,通過導線、開關與變壓器等設備會產生功率損失。并在相應時間內產生能量損失,發熱是線損的主要問題,發熱可導致導體溫度升高,加速絕緣體材料老化,縮短使用壽命,引發醫院配電系統事故[6]。配偶電系統的線損會造成大量能源浪費。降低配電系統線損的方法可從以下方面入手:合理使用變壓器,變壓器容量過大,變壓器則無法得以充分利用,增加空載損耗;變壓器容量過小,則導致超負荷運行,增加過載損耗。因此,醫院應當根據實際符合情況選擇配電變壓器容量,使其運行達到最佳負載狀態。盡可能選擇節能變壓器,根據變壓器負載率及時調整負荷。
當前醫院仍有大量的傳統低發光效率光源,如石英燈、白熾燈等。使用高效的發光光源代替原有的低效光源,在實現節能的同時,能夠提高照明的顯色度、照明度,改善照明環境,為患者與醫護人員提供穩定的照明環境。采用T5高效熒光燈替換T8熒光燈,能夠節約20%左右電能,同時使照度提高10%左右,頻閃現象被消除,且T5熒光燈使用壽命較T8熒光燈高出2倍。用色溫相當的節能燈替換白熾燈或磨砂燈泡,可節約電能50%以上,同時不降低照度,使用壽命也顯著提高。其余的部分,可以根據醫院各個科室的不同需求,替換高效、節能的環保光源。公共區域照明可采用智能化照明控制,充分利用自然光,實現節能減排。
空調系統的能耗是醫院能耗的重要組成部分,可占醫院總能耗的45%以上。降低空調能耗是醫院節能降耗管理的重點。醫院空調系統不單是環境控釋,同時是確保診斷、治療疾病、降低室內細菌的技術操作,因此對空調的設計參數(空氣濕度、氣流速度、響度濕度、潔凈度)的要求不同,對室內換氣次數、新風量、末級空氣過濾器等均有要求。
醫院空調節能措施可從以下方面入手:減冷負荷,選擇合理室內參數、局部熱源就地排除、合理使用室外新風量、防止冷量流失;提高制冷機組效率,可通過提高蒸發、降低冷凝、優選制冷設備等方式進行改進;利用自然冷源、采用自然通風、降低水系統泵機點好、使用智能控制系統、中央空調余熱回收等。
第一,淘汰高耗能設備,引進高效能設備,對于建院歷史長的醫院來說,高能耗設施較多,可分批更換節能燈、節水馬桶等新上市的節能產品。第二,對老舊設備進行升級改造,采用自控設備,減少人為操作因素影響,確保設備運行處于最佳工作狀態,如電梯無人使用時自動進入休眠待機狀態。第三,加強節能培訓宣傳,引導良好的消費習慣。醫院人員復雜,節能意識參差不齊,用能習慣不同。節能降耗不單單是管理層面的任務,需要醫院全體職工參與。定期組織節能降耗專題講座,用能處張貼解決資源標語,潛移默化,培養員工節能意識。
良好的節能措施依賴于醫院全體工作人員共同維持,醫院本身要制定用水、用電等管理規章制度,形成節能降耗長期工作計劃,逐漸完善節能降耗管理制度,提高后勤保障資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