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霞
摘 要:信息素養是教育信息化當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所謂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就是提升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增強信息感知能力、建立優良的信息道德修養的過程。有關調查問卷顯示,擁有較高信息素養的學生也相應地具有較好的英語成績。良好的信息素養可以幫助學生將多種獲取信息的渠道充分利用起來,他們往往具有較高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本質上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了學習效率。
關鍵詞:初中英語;信息素養;提升策略
在當今這個信息化時代,“信息”這個詞可謂隨處可見,信息技術更是在社會大眾中掀起了討論熱潮。順應時代步伐,利用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將教育技術和信息技術相結合這一途徑就能實現教育的信息化,進而促進教育的現代化發展。所以,信息素養可謂教育信息化發展道路中尤為重要的一步。
一、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意義
英語是國際標準語言,是信息傳播的主要載體,信息技術是外語學習和使用的主要工具,這使外語學科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成為外語教學的必然趨勢。信息素養較高的學生對獲取新知識具備十足的熱情,所以他們的學習主動性更強,獲得的新知識、新信息也就更豐富,他們掌握了新信息的來源途徑,自己對信息的價值判斷能力也會逐漸提升,最終他們可以通過最迅速、最便捷的方式獲得對自己最有效的信息,學習效率自然會不斷提升。
二、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信息素養的提升策略
1.采用探索式、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教學理論以及教學思想在教學活動中的具體表現就是我們所說的教學模式,它的影響因素有很多,比如學科特點、學習內容以及學生不同的身心特點等。所以要想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還要充分考慮這些影響因素。
情境—探究模式利用學生處于貼近實際生活的虛擬情境中積極進行思考、實踐的特點,由教師創設具有針對性的社會、自然環境等學習情境來進行教學活動。這一模式可以引導學生在掌握英語知識、提升語言能力的同時,提升自己對信息的捕捉、整理、總結、表達等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學生通過自己的主動思考和交流,不僅能夠更加輕松地掌握知識,還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在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真正達到學以致用。
2.開發課程資源,優化英語課堂教學內容
為了提升學生對英語的掌握效率,教師要多多開發不同途徑,豐富學生與英語的接觸方式,提升學生與英語的接觸概率,為學生創造更多親身感受英語、運用英語的機會。所以英語學科的學習,不止僅限于對教材知識的滲透,還要加大對課程資源的開發力度,教師應充分利用視頻、音頻、圖片、書刊、網絡信息等媒體資源來輔助教學,大力支持和鼓勵學生通過多種渠道開發課程資源,為學生提供貼近生活的課程資源,讓學生感受到外語的學習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在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上,各種網站和應用軟件都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課程資源,可以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學習氛圍,這也讓學生學習英語更加科學、便捷。學生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進行英語聽力水平的提升,比如觀看原聲英文電影、聽英文歌曲、進行英文配音等多種渠道。教師在教授詞匯時還可以增加一些常用的計算機詞匯,這樣可以為學生學習掃清障礙,學生經常在網絡上見到詞匯掌握起來也會比較輕松。
3.英語教學過程信息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在提高學生語言學習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例如,在英語閱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開展閱讀訓練的目的是讓學生閱讀量增加的同時擴展自己的詞匯量,提升自己的閱讀水平。有了信息技術加以輔助,教師可以通過大量的相關圖片、音頻以及視頻等多媒體資料以及其他與閱讀資料內容相關聯的文章來進行教學。在課堂開始之前,教師先下達預習生詞的學習任務,課堂開始后,先向學生展示相關圖片或視頻、音頻讓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猜想,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然后引導學生進行快速閱讀,檢查自己的推測是否正確,最后仔細閱讀,整理文章細節。除了課文上提供的閱讀材料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網絡為學生挑選有趣、質量高且符合中學生閱讀水平的文章以供學生學習,選取學生感興趣的文章,這樣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激發學生主動投身于閱讀當中,并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信息素養。除此之外,網上很多應用軟件還可以更加科學化地顯示閱讀時間,并具有針對性地設置問題以檢測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結論
摒棄傳統的教育觀念是教師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第一步,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有利于創設更加適宜的課堂信息環境。在日常英語教學時,選取探索式、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要加大課程資源開發力度,優化英語課堂教學內容,實現教學過程的信息化。
參考文獻:
[1]曹放.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互動式教學設計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學,2019.
[2]張學海.基于專業化發展視角下的教師信息素養提升探析[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