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笑
2021年1月11日,旅日朝鮮人總聯合會(朝總聯)中央常任委員會致信金正恩,“謹向被推舉為朝鮮勞動黨總書記的敬愛的金正恩元帥致以最大的光榮和最熱烈的祝賀”。此前的1月1日,該委員會曾向金正恩祝賀新年,金正恩則在同日致信朝總聯中央常任委員會議長許宗萬,“衷心祝愿議長同志等我們可靠的總聯干部、心愛的旅日同胞新年也安然無恙、無病長壽,同胞的家家戶戶都充滿摯愛、希望和幸?!薄?/p>
目前,旅居日本等一些國家的海外朝僑達幾百萬人,他們大部分是在朝鮮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時期以強征勞工、征兵等名義被拉去日本,或因生活艱難等而流浪到海外的朝鮮人和他們的后代。幾十年來,朝鮮政府一直十分關注海外朝僑的生活狀態,即便在國力羸弱的建國初期也為海外同胞送去教育資金支持,這是朝鮮統戰工作的重要一環。
從1910年到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對朝鮮半島進行了長達35年的極為殘暴的殖民統治。這一期間因經濟原因、強征勞工和軍人等,約有200多萬名朝鮮人流遷至日本,其中大多數來自朝鮮半島的南部地區。日本戰敗后在日朝鮮半島民眾大批返回祖國,但有約60萬人由于對歸國時攜帶財產的數額限制、朝鮮半島形勢依舊復雜等原因,選擇留在日本。他們為應對回國、就業、生命財產安全、生活救濟、民族教育、民族團結、支援祖國等問題,自發性地成立了許多團體。1948年半島南北先后成立韓朝兩個國家,這些組織在結構上也逐步分化成為“在日本大韓民國民團”(簡稱“民團”)和“旅日朝鮮人總聯合會”(簡稱“朝總聯”)兩個組織,分別支持朝鮮半島上的兩個政權。
日本戰敗后不僅未能反省其殖民統治時期的罪行,而且還延續了對在日朝鮮半島民眾的壓制和歧視政策,使他們繼續遭受著不公平待遇。1952年美英等西方國家與日本片面簽訂的《舊金山對日和約》生效,日本承認朝鮮半島獨立,并單方面宣布在日朝鮮(指整個朝鮮半島,下同)人喪失在殖民時期強迫其擁有的日本國籍。同時,日本出臺了《外國人登記法》,將在日朝鮮人的國籍登記為“朝鮮”。以外國人的身份生活在日本的在日朝鮮人在出入境、居留、身份等方面受限頗多,尤其在教育、就業、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權益無法得到保障,例如不能就職于政府機關或公營企業,沒有參政權,與日本公民一樣繳稅卻無法得到同樣的社會保障,等等,導致在日朝鮮人大多處于失業或半失業狀態,只能通過開飯店、做小本生意等方式謀生。之后,經過在日朝鮮人的不斷爭取和多方面努力,日本政府不得不調整相關法規政策,這一不公平待遇得到緩解,但依舊未完全解決。
1955年5月25日,朝總聯在日本東京成立,成為朝鮮第一個以主體思想為指導思想的海外僑胞組織,在代表和維護朝僑的權利和利益的同時,也依靠朝僑的力量在日本開展愛國斗爭。朝總聯的組織架構由中央常任委員會、地方本部、支部、分會組成,從中央到基層組織均以“民主主義中央集權制”原則運營。中央本部設在東京;地方本部作為下級指導與執行機關,分布在日本的各都、道、府、縣,其下設有作為基層組織的分會與支部。
朝總聯中央機關包括全體大會、中央委員會、中央常任委員會和監察委員會。朝總聯還擁有商工聯合會、朝鮮青年同盟、女性同盟等下屬團體。
地方本部是連接朝總聯中央機關和支部的地方指導機關,在中央常任委員會的指導下貫徹朝鮮領導人的指示,制定相應對策,掌握和指導管轄內的支部、分會、團體、企業、學校等的所有工作與活動,并對管轄內的所有愛國同胞的生活負責。地方本部包括全體大會、執行委員會、常任委員會和監察委員會等。作為愛國運動的地區性聚集點,地方本部在團結各階層同胞積極為建設社會主義祖國做出貢獻、發展民族教育、擁護各種權利的同時,還要促進祖國統一。

出生在日本名古屋的鄭大世,從小學到大學一直在朝總聯下屬的學校就讀,并在朝總聯幫助下取得朝鮮護照,加入朝鮮國家足球隊。
支部是朝總聯的基層指導機關和執行單位,主要工作任務是在地方本部的指導下組織同胞貫徹朝總聯的決定,掌握和指導管轄內的總聯分會和團體、公司等。支部大會每年定期由支部執行委員會召集舉辦一次。
朝鮮把在日朝鮮人都視為同胞,在日朝鮮人只要認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為自己的祖國,不論原籍在半島何處,都可加入朝總聯。朝總聯的基本任務是讓在日同胞熱愛并積極擁護社會主義祖國,守護在日朝鮮公民的民族權利,促進祖國的自主和平統一,強化與日本人民等的團結。與此同時,靈活開展同日本人民的親善活動,締造有利于旅日同胞生活和發展的環境。與此同時,朝總聯還肩負著保護朝鮮人回國的權利、保障朝鮮人與祖國的往來以及擴展可旅行的第三國的工作。在朝總聯的協助、組織下,共有187次近10萬名在日朝僑回國定居。
在朝總聯成立至今的60多年里,旅日朝僑在艱苦的生存環境下將朝總聯打造成為了一個擁有教育、經濟、文化、出版報道機構、藝術團等的海外僑胞組織。其中,對旅日朝僑后代的民族教育是朝總聯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守護民族自主性的一環。未回國的旅日朝僑一方面面臨當時的日本社會不允許朝僑報考日本大學的困境,一方面也逐漸感到自己的子女長期身處日本社會,對自己民族的語言文化、民俗歷史了解甚少,意識到民族教育的重要性,因此開始創辦民族教育。在此背景下,朝總聯建立了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完備的教育體系,對旅日朝僑進行民族教育。在朝鮮政府提供的教育援助費的幫助下,朝鮮大學校于1956年正式成立,是目前朝鮮惟一一家海外僑民高等學府。
2020年4月,朝鮮向朝總聯送去最新一筆教育援助費和助學金,總額2.16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419萬元)。從1957年朝鮮政府首次為旅日朝僑子女送去教育援助費和助學金至今,朝鮮已向朝總聯發放166筆教育資金,累計總額達48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0多億元)。
但另一方面,朝鮮政府送去的教育援助費和助學金讓這些學校被認為是朝鮮的學校,其學歷不被日本社會承認,即使從朝鮮大學校畢業也很難找到穩定工作。2010年,日本政府開始實行高中免費教育,所有公、私立高中,以及達到日本政府標準的其他外國人高中每年都可獲得一定數額的補貼,唯獨朝鮮學校被排除在外。2019年10月起,日本實施幼兒教育及保育免費化,而朝鮮學校的幼兒部再次被剔除在外。為此,2020年2月,朝總聯團結各界人士舉行抗議集會,并開展為朝鮮學校幼兒部實行“幼兒教育及保育免費化”100萬人簽名運動。截至當年5月底已有46萬余人簽名,后受疫情影響,轉為在網絡上進行。不久前,日本政府因新冠疫情向學生發放支援金,朝鮮學校的學生再次被剔除在支付對象之外。一代代旅日朝僑在這樣充滿歧視和不平等的日本社會中出生、成長,保持民族自主性就顯得更加重要。
2020年11月,金正恩在致“總聯分會代表大會2020”的賀信中表示,分會干部要把民族教育當作旅日朝鮮人運動的天下之大本,要不惜時間和精力把同胞子女培養成為繼承總聯傳統、接好愛國愛族接力棒的生力軍,并讓所有同胞心懷朝鮮精神和民族靈魂,做真正的朝鮮人,揚眉吐氣地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