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燕梅
(廣東省惠州市質量計量監督檢查所,廣東 惠州 516003)
對食品安全的關注,體現了人們對食品質量的要求,也反映出在社會發展下人們對食品檢測觀念的更新。食品安全概念涉及的專業比較多,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加強對食品質量的檢測,才能夠讓人們食用到質量合格的食物,從而增強人們的身體素質,使其在生活和工作中展現出最好的狀態。本文對食品檢測中常見的問題及其處理辦法展開探究,希望能夠提高社會對于食品檢測方式和檢測要點的關注,從而促進食品檢測行業的發展。
隨著食品制造工藝的不斷改進,食品的組成成分也在日漸復雜。成分的復雜性為食品檢測帶來了巨大的困難,應用傳統的檢測技術已經無法將食品制作過程中的所有成分和配料完整地檢測出來,這給食品檢測埋下了巨大的隱患。因此,必須應用新型的檢測技術,才可能保證檢測結果的精準程度。
食品檢測的過程需要依靠食品檢測設備,才能夠完成這一系列精準的操作。但是傳統的食品檢測設備,由于其工作的方式比較簡單,檢測的結果可能與實際的情況差異性比較大。因此,必須定期地對檢測設備進行維護,才能夠保證其性能符合實際的使用需求。與此同時,也應該及時引進市場上新型且性能穩定的檢測設備,將其應用到正式的檢測中,體現出其最大的價值。
食品安全的從業人員必須具備豐富的知識,才可能對眾多的食品有清晰的判斷。但是在現今社會中,從事食品檢測行業的工作人員專業技能知識比較匱乏,食品檢測工作的過程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困難。因此,必須請檢測機構聘請專業的培訓講師,對工作人員系統的培訓,才能夠讓其基本能力滿足實際的檢測需求。
對于不同食品分類有不同的檢測機構,但是每個檢測機構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實際規定都各不相同,這為食品檢測帶來了巨大的隱患。不僅對食品檢測的精準程度有巨大的影響,在食品檢測的周期和食品檢測結果的過程中,仍然是一項嚴重的問題。因此,必須對這些問題進行集中處理,才可能保證食品檢測行業的發展。
現在食品檢測行業有不同的檢測標準,每個標準都有不同的評價指標,這為食品檢測帶來了巨大的干擾。例如,同一個食品樣品在某一個檢測機構中檢測的結果是合格,但在其他檢測機構中檢測的結果是不合格。因此,有關部門必須對這種檢測標準差異化的問題集中處理,才可能保證檢測的準確性,也能夠讓人們食用得更加安心。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檢測標準,不同的食品類別也會有不同的劃分標準,這對食品檢測而言是一項巨大的挑戰。需要檢測的項目比較多,需要檢測的類別又比較復雜,如何制定一種統一的方式,將不同的類別和標準歸為相對簡便的檢測內容是在現代食品檢測中必須解決的問題。
科學技術在現代社會中已經得到很大程度的創新,并且已經對各行各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針對食品檢測行業而言,可以應用新型的科學技術檢測不同的食品添加劑。過去的檢測技術在現代社會中可能無法準確地檢測出現有材料的食品添加劑,并且無法分辨出添加劑的類型和成分含量等。但是,通過新型的科學技術可以有效地檢測出每一種成分的特性和含量[2]。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更新,在食品檢測方面也必須應用新型的檢測技術,才可能在日新月異的改革之中,讓檢測符合時代的發展,順應時代的潮流。
在食品生產的過程中,有些商家會應用廉價的生產材料,制造出不合格的食物,如果這些食物流入市場,就會讓食用的人們出現一系列的疾病,進而不利于社會的穩定。所以食品安全在維護社會穩定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價值。在現今社會中,我國對于食品檢測的技術仍然停留在過去的檢測水平,沒有與時代相接軌。這為食品檢測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也讓不法的商家有了可乘之機。所以必須提升社會對于食品檢測行業的關注度,更新原有的食品檢測技術,讓新型的檢測技術,能夠快速應用到正式的檢測之中。
食品檢測設備的優越程度,關系到食品檢測的精準性和食品是否合格的最終鑒定結果[3]。因此,檢測機構必須重視對檢測儀器的更新和日常維護,保證檢測儀器符合最新的食品檢測標準,當檢測儀器的性能處于合格的狀態時,檢測儀器才可以投入到正式的檢測工作之中。檢測機構可以從多種渠道了解現在社會中最新的儀器配制和儀器性能,并且結合檢測機構的資金情況購買最符合實際情況的檢測設備。不但如此,也應該對檢測的類型進行分類采購,通過不同的檢測設備進而達到更精準的檢測要求。在食品檢測之前,還應該對使用的設備進行性能的評測。只有保證性能符合正常的工作需求,才可能讓其在檢測的工作之中,發揮出正常的狀態,從而正確且客觀地評價每一種食品的參數和性能是否達到食品安全的最低標準。與此同時,更應該對檢測機構的資金情況進行考察。如果檢測機構的資金情況不佳,可能會出現收受委托方資金而違背客觀結果給予其食品檢測合格的情況。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客觀處理,才能夠判斷出一家檢測機構在業內的綜合評價,從而讓社會對于食品檢測的行業有更為客觀的認識。由此食品檢測才能夠向著規范化和正規化的方向發展,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食品檢測的儀器需要安排專業的工作人員進行定期養護,以保證儀器的各項功能正常,不會出現較大的功能問題,影響食品檢測的精準程度。工作人員在從事此項工作之前,必須由相關單位進行崗前培訓,讓其了解進行這項工作的職責和每個儀器的操作方式,更有利于食品檢測工作的進行。
食品檢測工作人員必須具有一定的從業資格,才能夠正式進入到食品檢測行業之中[4]。如果現有的食品檢測工作人員不具備新型的檢測技術,則應該讓食品檢測機構對其進行系統的培訓,讓其掌握新型的食品檢測技術,并且通過了解檢測的原理,分析每個食品的性能指標是否符合人體的生長需求。如果出現對人體有害的情況,必須第一時間處理,防止其流入到市場之中,對人體造成更大的危害。提升食品檢測人員的專業技能,不僅能夠讓其在工作中發揮出更好的價值,也可以讓其在面對日常生活中的各類食品時有著清晰的主觀判斷能力。如果能夠通過其肉眼的觀察,利用觸覺、聽覺、味覺等感官的綜合體驗判斷出食品的好壞程度,增強其在食品檢測行業的可靠程度。在食品檢測的過程中涉及眾多專業領域的知識,設備的操作也需要專業人員才可能完成,所以食品檢測人員必須具備專業的知識才能夠更好地勝任食品檢測的工作。與此同時,必須要求工作人員能夠熟練地掌握檢測儀器的使用方式,并進行日常維護,才能夠更好地讓檢測結果服務于社會,服務于食品制造企業。在培訓的過程中,講師必須具備食品安全和食品檢測方面的資格證書,讓檢測的機構能夠信任其講課的專業程度。
不同的檢測機構有不同的檢測類型和不同的檢測儀器[5]。每個專業需要的儀器也各不相同,所以食品檢測工作面臨了巨大的難題。可能需要檢測的食品數量非常多,食品的品類也非常多。在這種情況下,檢測機構的數量也驟然增多。但不論應用哪種檢測方式,最主要的都是讓不同的檢測機構可以協同工作。例如,對飲品的檢測需要找到專門的檢測機構,食品中糖類的檢測可能也需要更加專業的檢測機構才能夠得到更加專業的檢測結果,但這種情況為食品檢測增添了很大的難度。因此,應該讓不同的檢測機構協同工作,通過其協同工作的效果,減少食品制造單位送檢的次數和送檢的時間,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食品品質的提升方面。這樣也能夠讓社會對食品制造企業生產的產品更加放心、更加安心。讓整個社會的食品更加穩定、更加安全,能夠讓人們吃得放心、安心。
不同的食品有不同的檢測標準。但是不論哪種檢測標準,最終都應該保證食品的質量,對人體沒有任何危害,并且對人體的生長有正向的促進作用。食品檢測部門必須在現在的社會中,根據實際的情況制定出一套完整并且統一的檢測標準。比如,相應的標準必須有規范的制定流程,讓檢測單位能夠根據一定的流程進行檢測工作,不至于根據主觀意愿評判每種食品的合格程度。讓各個檢測機構都可以依據這個標準進行食品檢測,讓檢測的質量有穩定的水平線,不至于出現參差不齊的情況,也可以減少誤導群眾分辨食品合格程度的情況。對于食品的安全意識,在現今的社會中,人們已經廣泛提升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意識層面雖然獲得了提升,但是對于檢測方式水平的提升仍然需要進一步探討,才可以有更好的實用價值。
食品安全關系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體現了社會在生產工藝創新的同時,對食品質量的關注度。在現今社會中,必須應用新型的食品檢測技術,及時更新食品檢測的設備,提升食品檢測人員的專業技能,并且讓不同的檢測機構協同工作,制定統一的檢測標準,才可能讓食品檢測行業在現在的社會中發揮出最大的價值,更好地為人們健康生活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