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 燕,晏許超
(益陽市產商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湖南 益陽 413000)
在食品檢測領域,化學儀器分析技術具有高效和便捷的優點,利用化學儀器分析技術可以提高檢測效率和檢測質量,并且新一代的化學儀器分析技術還可以根據不同的食品種類選擇合適的質量檢測方法。在食品檢測環節把控食品質量,則可以更好地往社會上輸送健康安全的食品。
傳統的食品檢測方式都是由人工做大量的檢測樣本進行提取和對比,人力資源消耗嚴重。伴隨著化學分析儀器的面世,結合了自動化和人工智能的分析儀器可以批量提取檢測樣本,然后在數據庫中的檢測數據進行比對分析,節省了大量人力資源,提升了檢測效率和檢測質量。
通過化學儀器對檢測數據進行比對分析,只有少量的地方需要進行人工干預,一般通過自動化就可以完成整個檢測流程,避免了因人員的操作誤差等因素導致檢測結果不準確。化學儀器的精準性,成為了替代傳統檢測方式的最主要原因。
化學儀器對食品進行檢測,不會受到食品組成成分的影響,并且可以通過化學儀器分析技術來分析不同食品的成分組成,智能化的對成分進行檢測和分析,最后生成檢測報告。在節省時間成本和人員成本的同時,還擴大了檢測范圍和提升了檢測精度。
氣相色譜法是現代食品檢測作業中最常用的一種檢測方式,這種方法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物質的吸附能力、溶解度、親和力和陰滯作用等性質的不同,對混合物中各組分進行分離、分析的方法。常用的氣相色譜儀一般由載氣源、減壓閥、凈化器、流量調節閥、轉子流量計、色譜爐以及色譜放大器組成,通過對氣象色譜記錄器上記錄的色譜峰進行分析來得到相應的檢測結果[1]。
高效液相色譜是目前為止較為先進的分析技術,高效液相色譜法的主要原理是將流動相泵通過高壓輸液的方式泵入色譜柱,從而對樣本進行成分分離,并通過檢測器檢測。這種檢測技術是色譜檢測法中使用頻率最多,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離子色譜法的應用領域目前較為寬泛,離子色譜法的原理是大多數電離物質在溶液中會發生電離,產生電導,通過對電導的檢測,就可以對其電離程度進行分析。由于在稀溶液中大多數電離物質都會完全電離,因此可以通過測定電導值來檢測被測物質的含量[2]。目前,對酒類、肉類制品和奶制品的檢測都使用到了離子色譜法來進行檢測。
質譜分析法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離子質荷比來對檢測樣本進行分析,質譜分析法一般用于生化類,生物類和藥類領域的檢測,在食品檢測當中,質譜分析法可以有效的檢測出食品樣本中的農藥成分或其他化學成分[3]。
隨著科技的發展,化學儀器的精度和效率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并且在某些方面已經實現了自動化,盡量避免了因為人員操作帶來的誤差。但如果在化學儀器部署、安裝和調試的時沒有按照正常的安裝程序或者部署規范來進行,就會造成設備檢測的時候達不到預期的檢測效果[4]。對于部分需要進行資料儲存的設備來說,部分資料不進行電子存檔和留底,就會導致后期食品檢測的數據沒有參照和對比,無法為食品檢測數據支撐,很難保障食品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人員因素是影響食品檢測結果的主要因素,食品檢測工作的開展離不開檢測人員。時代在進步的同時,食品檢測技術和設備也在更新換代,操作人員需要對新的檢測儀器、檢測方法進行了解并掌握,并且操作人員的自身素質、操作規范掌握程度、技術儲備和工作經驗都會影響到食品的檢測結果[5],影響食品檢測的工作質量。
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材料包含試劑材料、化學反應材料以及樣本材料等,無論是樣本材料還是化學試劑材料都會影響整個的測試結果。如果檢測樣本的材料過期或者不符合測試要求,則會使測試結果不具有參考價值。另外,檢測樣本材料的化學試劑以及其輔佐材料不符合測試標準也會導致整個食品檢測工作失敗。
環境因素指的是食品檢測工作時的場地和設施條件,場地和設施條件又分為場內和場外,場內因素指的是溫度、濕度、酸堿度和電磁場等,場外因素指的是光、聲和空氣成分。在食品檢測過程中,需要對場內和場外的環境進行嚴格的控制來達到相應的食品檢測標準,完善的場地和設施可以大大增加食品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并且可以有效提升設備使用壽命和操作人員的安全性。
在場地方面,場內和場外的環境都需要達到一定的食品檢測標準,要具備食品檢測工作所需的配套設施。例如,在場內方面,一個合格的檢測場所需要具備一定的軟硬條件,其中的硬件指的是食品檢測的相關設備以及輔助配套設施,硬件設施良好的檢測場所可以給出更準確的檢測結果。場內和場外的環境可以根據不同的環境因素和食品檢測需求作出靈活的變動,為后續的食品檢測工作奠定基礎。
設備是食品檢測的基礎,要根據檢測食品的種類范圍和場地環境的要求來配置和部署檢測儀器。在保障化學分析結果準確的同時還需要保障檢測設備的精密性,需要對設備進行定期的維護和保養,讓設備的精度始終維持在允許的范圍內,這樣才能讓每一次的檢測結果都盡可能的準確。
食品檢測的材料方面指的是在檢測過程使用到的化學試劑,材料方面注重的是檢測化學試劑和樣本是否都正確,是否滿足檢測標準。在化學試劑材料的使用方面也需要做到靈活化[6],這樣不僅可以節省化學試劑,還可以更加有效的發揮化學試劑的效能。
人員方面是檢測質量最為關鍵的一環,人員方面包含了員工素質和員工技術,在員工素質方面,員工的心態和工作態度極為重要,這兩點會直接影響食品檢測的效率和質量;在員工技術方面,因操作人員技術知識面不全,誤操作,對不同食品所用到的化學試劑和檢測儀器沒有合理性的選擇,導致化學試劑的浪費以及化學儀器的損壞,這些都會直接影響食品檢測結果不準確,也會降低食品檢測效率和食品檢測質量。企業大力開展員工培訓,讓檢測人員了解化學儀器和化學試劑的配比關系以及食品檢測的標準化流程,強調公司規章制度,定期對員工進行考評也可以對食品檢測結果的質量有所提升。
在食品檢測中,部分化學儀器和化學試劑對人體具有潛在危害,所以化學試劑的使用和存放管理,檢測儀器的安全保養管理都需要進行規范化。食品檢測過程中的化學試劑使用劑量以及化學檢測儀器的使用時長也需要進行嚴格化的管理,技術人員操作化學儀器對食品進行化學檢測時,需要對化學試劑、檢測儀器和操作規范進行一定的標準化,相關檢測單位和相關安全監測單位需要對整個的食品檢測流程進行方案制定及質量評估,確保安全高效的進行食品檢測作業。
化學儀器分析技術在食品檢測領域的應用較為廣泛,對于常用的氣相色譜法、高效液相色譜法、離子色譜法和質譜分析法來說,對食品檢測結果的質量有影響的因素可以分為設備因素、人員因素、材料因素和環境因素,對設備進行定期的維護,對員工進行定期的培訓以及對化學試劑進行合理的使用都可以改善和提升食品檢測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