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懷志
(合肥市公路橋梁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安徽合肥 230051)
作為現代交通標志的道路橋梁,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現有道路橋梁的建設施工水平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在建設施工中,采取有效的環境保護措施和控制水土流失,減少工程建設對環境的破壞,對于每個道路橋梁建設者而言,都是不可回避的重要話題。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對工程建設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國各方面都在快速發展中,其中交通行業的發展更為迅速,這也就要求建造更多的道路和橋梁。進行道路橋梁的建設是一項大型的工程,其主要特點有:①建設時間比較長。進行道路橋梁的建設是一項很復雜的工程,從開始到結束要耗費很長的時間,一般來說都要數月甚至數年;②工程量很大。與其他建設工程相比,道路橋梁從設計到完工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不僅需要大量的工人還需要大量的材料;③施工地點的固定性強。進行道路橋梁的施工時,施工的地點是不能改變的,具有很強的地域性特點。以上幾個特點充分說明了道路橋梁施工的困難性,工程的設計人員要結合工程的幾個特點和周圍的物理環境來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和規劃,對施工的環境、工人、資源、設備機器等要進行合理的管理,確保施工能夠在保護周圍環境的基礎上順利完成。
工作人員的思想觀念能夠決定工作人員的實際工作情況,在進行環境的保護和管理時,管理人員的思想落后是影響工作效果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如下:①大部分道路橋梁的設計人員只看重短時間內帶來的效益,對環境的保護并不重視,所以,大部分施工單位沒有設立專門的環境監管部門,也沒有對環境保護的相關管理方針,大部分管理人員都是從其他崗位臨時調過來的,不具備環保管理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水平,使環保管理工作質量不高;②上層領導對環境保護并不重視,從而基層的人員也沒有很高的工作積極性,不配合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和教育,所以管理工作不能落實。因此施工時會對周圍環境有很大的影響,資源的消耗也很大,造成資源的浪費。
對于橋梁的施工有些部位需要特定的施工技術來完成,比如橋梁的頂部結構采用的都是預制裝配技術,也就是頂部需要的部件在施工場地之外提前制作好再運輸到場地內進行安裝工作。這種技術在一定限度上能夠減少現場工作量,減少對水資源的污染和浪費。而橋梁的下部應該在現場進行灌注等工作,這項工作一般都會產生大量的泥漿,這些泥漿會對施工現場的水資源造成污染。除此之外,進行施工的地方會堆放大量的施工材料和設備機器,這些都會產生大量的污染物流入地表水中,對施工現場的水資源有一定的污染。除此之外,在進行混凝土的合成、路面的噴灑、設備的降溫等工作時也會用到大量的水資源。做完這些工作后排出的水資源一般都會包含很多的雜質甚至含有一些有毒的物質。這些用過之后的廢水要及時進行處理,否則會使周圍的環境遭受到破壞,當這些廢水滲入地表水中,會使地表水資源受到污染、土壤受到一定的影響,從而對橋梁或者道路產生影響。
對廢水進行處理的方法有很多種:①將施工時會產生的化學用品和所使用的材料應該聚集到一起,進行隔離存儲,避免流出和被雨水侵蝕;②對場地進行清洗之后的廢水經過特定的處理之后可以在對攪拌站、施工場地進行清潔,減少水資源的浪費;③進行施工時所使用的設備和機器應該選擇更先進的,因為一些舊的設備經常會出現漏油等情況,使用新的設備減少了污油的流出。應該設置一個固定的區域用來維修設備,這樣能夠使排出的污油進行集中處理;如果無法設置這樣的區域,可以使用吸油的材料對流出的油進行收集,并進行集中的處理。
保護水土的一個比較好的方法有:①設置給水排水溝,這樣能夠有效的減少水土的流失,有效的保護了周圍的植物和環境;②周圍的樹木和植物可以進行合理的砍伐,但是前提是不能破壞其他植物;③施工時可能會對周圍的土地進行挖掘,但是要做好防護措施,避免出現滑坡等現象;④對施工結束后的廢物要進行集中的處理,根據相關規定將棄渣進行存儲,不能倒入河流、水溝等地方,影響水流的速度。
在目前我國的道路橋梁的建設工程中,對其內部的結構進行優化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進行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減少投入成本等,對于項目的管理和優化不僅僅是施工人員需要完成的,各個相關的部門都要做好工作,建造出良好的施工環境,制定出一套完整且可靠的制度。就目前的情況來說,施工人員、工程領導、執法部門等都要按照相關制度來進行工作。在進行施工時,所有施工人員的領導者承擔保護環境的主要責任,他們建立出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機制,對所有施工人員有一定的約束作用,從而能減少能源的消耗,使建設和生產的管理技術更加完善,能夠有效優化建設的結構和流程。國家對建筑行業提出相關要求,單位就要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工作機制,對于施工單位的領導者來說,其便是這項工作的主要負責人,根據施工現場的環境要求和實際情況,來確定環保的方式,從而能夠達到最好的效果,更容易實現可持續性發展。對施工單位內部的結構進行管理和優化,能夠提高對環境保護工作的效率,在保證橋梁建造質量的前提下還能夠保護環境。
對施工人員進行科學的組織分配,能夠事半功倍,能使施工過程中的環境保護工作更有效率,有效的減少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如何對施工人員進行組織,有以下幾個方法:①根據道路橋梁的建設需求、施工的具體要求和周圍環境周圍居民的生活方式來對施工的進程和人員進行安排;②通過對施工計劃的分析,確定施工時所需要的機器和設備,和具體應用的時間、工作結束的時間,減少電工能源的利用;③集工人、機器、資源、技術、環境等為一體,進行綜合的分析計劃,進行科學合理的應用;④工程建設的道路和區域都要滿足要求,按規定時間進行施工,盡可能保護植物。
進行道路和橋梁的施工時,在鉆孔中進行灌注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這一步工作會用到泥漿這種材料,選取泥漿時一定要按照要求選取,否則容易污染水資源,大部分工地都會選擇環保型的泥漿。一般只有馬氏漏斗黏度大的泥漿,其環保程度越高。通過調查和研究,發現XN 型泥漿和PHP 型泥漿符合環保型的要求,它們的穩定性高、凈化功能強大。并且在進行澆筑的過程中可以對這種環保型泥漿進行循環使用,從而達到節省資源和保護環境的作用。
進行持續性的技術創新主要就是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新的科學技術、新的機器設備和新的管理方式,使建筑的質量更高,更具優勢,從而實現其市場價值。只有在施工時使用創新性的施工技術和機器設備等,才能提高施工的質量和進度,從而獲取更高的收益。只有一次次的創新才能加快使企業的名譽度更高、技術水平更高。
在施工現場對相關人員進行管理的方式主要是巡視、下達指令等等。但是大部分情況都是利用巡視監管的方式進行監管,主要是因為施工難度非常大,要對施工人員是否保護周圍環境進行管理。施工時有保護植物、保護水土、處理污水等工作,這些工作可以通過旁站進行監管,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進行處理。要對現場監管人員進行定型的要求,避免監管人員不認真工作,沒有及時發現施工時出現的問題,從而導致嚴重的事故。
綜上所述,在今后的道路橋梁工程建筑施工階段環保管理中,可以通過及時轉變觀念、加強環保監督、使用環保技術等策略,來提高環保管理的效率與質量,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提高建設企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