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恒


近期,美國針對亞裔的歧視和攻擊事件不斷,迫使許多亞裔人士站出來發聲。3月23日,俄亥俄州一位69歲亞裔官員不得不露出在美軍服役時留下的傷疤,以此展示自己足夠愛國。在美國歷史上,亞裔官兵曾參加多次戰爭,但在戰場上為國拼殺的他們,在生活中依然會遭受歧視。
亞裔軍人曾參加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
美國官方記載中首次出現亞裔士兵是在第二次獨立戰爭(1812年-1815年)期間。在這場戰爭中,安德魯·杰克遜將軍(美國第7任總統)記載下了自己麾下的“馬尼拉人”參加新奧爾良戰役。戰爭結束后,至少有一名菲律賓裔美國人奧古斯汀·菲利奇亞諾繼續在美國海軍服役。
美國內戰期間,更多的亞裔美國人出現在戰場上。1861年,一個名叫約翰·湯姆尼的華裔美國人加入聯邦軍紐約州步兵團,為捍衛美國統一而戰。他后來于1863年在葛底斯堡戰役中犧牲。約瑟夫·皮爾斯出生于中國廣東,幼年時由養父帶到美國。1862年7月26日,他應征入伍,隨后被分配到波多馬克軍團。從1862年到1865年,皮爾斯參加過多場關鍵戰役,他從安提塔姆會戰一直打到南方邦聯軍總司令羅伯特·李將軍投降。皮爾斯在戰爭期間獲得下士軍銜。他是當時聯邦軍所有華裔美國人中軍銜最高者,其照片還被葛底斯堡博物館收藏。
盡管當時華裔軍人為美國的統一浴血奮戰,但很少有人能獲得撫恤金和入籍等待遇。直到2007年,美國國會眾議院才通過一項決議,表彰皮爾斯和其他亞裔軍人在美國內戰期間的英勇表現。
奔赴一戰戰場
1917年4月,美國加入協約國一方參加一戰。在美國國內,政府開啟對拉美裔、原住民和亞裔的征召。雖然大多數亞裔士兵沒有參加實戰,但也有少數人奔赴一戰戰場。托馬斯·克勞迪奧是首位也是唯一一位在一戰中陣亡的菲裔美軍,二等兵亨利·陳陣亡在阿爾貢森林。一戰結束時,在海軍中,僅菲裔軍人就已超過5700人。戰爭結束后,許多亞裔退伍軍人被允許成為歸化公民,但他們需要克服許多法律障礙。
隨著美軍高層逐漸認識到亞裔也能成為優秀的軍人,美國國內一些培養軍官的著名軍事院校開始向亞裔開放。菲裔美國人維森特·利姆是首批畢業于西點軍校的亞裔之一。他后來在二戰期間領導了菲律賓抵抗日軍的運動,被俘虜后犧牲。1916年,美國海軍學院同意接受菲裔美國人,首批菲裔學員在1919年注冊入學。
二戰期間出現華裔參軍熱
1941年年底,日軍偷襲珍珠港,美國隨后參加二戰。為彌補兵員不足,美國政府大批征召華裔青年入伍。一時間,美國各大城市的唐人街出現了華裔報名參軍熱潮。據估計,二戰期間在美軍中服役的華人在1.2萬人至2萬人之間,其中40%的人并非美國公民,但他們用鮮血捍衛了華人的尊嚴。70%的華裔官兵在美國陸軍不同部隊服役,包括第3步兵師、第4步兵師等。二戰前,美國海軍招募過一些華裔士兵,但他們只能充當炊事兵。到了1942年5月,這種歧視性政策終于更改,華裔被允許擔任其他職務。1943年,美國陸軍開始招收華裔女性,陸軍航空隊也向她們開放。二戰期間,一大批華裔戰斗英雄涌現出來。比如畢業于美國海軍學院的名將鐘云,曾在1944年5月至1945年10月期間擔任“西格斯比”號驅逐艦艦長。在沖繩島戰役期間,他臨危不亂,指揮擊退日軍“神風特攻隊”。
1943年2月1日,美國政府更改禁止日裔美國人服兵役的決定,批準組建一支日裔美軍戰斗部隊。隨后,美國陸軍對日裔展開征兵活動,最終選中大約4000名日裔男子,組成后來的第442步兵團。雖然日裔被允許參戰,但美國當局一般禁止他們在太平洋戰場作戰,以免他們投敵。從1944年到1945年,這支日裔部隊在意大利和法國和納粹德軍多次激烈交戰,以巨大犧牲換取了戰爭的勝利。根據戰后統計,第442步兵團在戰時傷亡率高達314%,這是傷亡巨大、多次補充兵員的結果。這支部隊是美國陸軍歷史上獲得榮譽最多的團級部隊。他們榮獲過8次總統部隊嘉獎,其中5次總統部隊嘉獎是在一個月內發布的,很多官兵獲得過榮譽勛章。然而,日裔軍人的戰績并沒有改變美國公眾對日裔的態度。歷史學家考夫曼表示,日裔軍人回美國后被當作二等公民對待,迎接老兵們的是“不歡迎日本人”等標志,他們進入商店和餐館后沒人給他們提供服務。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軍入侵菲律賓,美國菲裔群體群情激憤,紛紛要求報名參軍。由于人數過多,美軍將入伍的菲裔整編為陸軍第一菲裔步兵團和第二菲裔步兵團,但這兩個團的士兵在受訓時受到種族歧視。菲裔部隊戰功卓著,但其戰績沒有被完整記載下來。到二戰結束時,這兩個菲裔兵團的官兵因在新幾內亞戰役和菲律賓戰役中作戰英勇,被授予總計達5萬個獎章和勛章。
其他亞裔在二戰期間的表現也令美國白人刮目相看。戰爭期間,大約有100名韓裔加入美國陸軍,其中包括金永玉。他參加多場大戰,為獲取情報還冒險深入納粹德軍防線去抓敵軍士兵,在戰爭中從少尉晉升為上尉。首位亞裔將領也出現在二戰期間,艾伯特·萊曼具有華裔和夏威夷原住民血統,畢業于西點軍校,1942年去世前幾天被晉升為陸軍準將。他的弟弟查爾斯1944年獲得準將軍銜,參加過呂宋島戰役。▲
環球時報2021-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