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建芳
摘 ?要:在教育理念和體制的不斷改革下使教育者的壓力加大,再加上學校客觀片面的統一考核機制、來自社會和家長的高期望等因素使得現在中小學老師的心理問題逐漸顯現,這極大地影響了教育的健康開展,也不利于教師自身的職業發展。在長久被社會忽略的背景下教師的心理健康維護變得非常棘手,這牽扯到中小學學生的健康成長也影響著教育隊伍的和諧,本文就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問題展開寫作并提出相應的改善措施。
關鍵詞: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
引言:
隨著全民教育的戰略部署,我國正向知識經濟方向發展,近幾年對于教育的投入和關注不斷加大,教育也成為社會公認的討論熱點。一直以來大家都關注和期望學校改革達到提升教學效率、減輕學生壓力,學校和家長的期望都放在了老師的肩上,這導致老師的壓力增加,再加上學校對老師的考核機制還有教師自己的生活壓力等出現了很多教師心理問題,焦慮、脾氣古怪、易怒等表現,對學生的健康成長造成了嚴重影響,這不得不讓大家關注起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將康維護工作。
一、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出現問題的原因與具體體現
1、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的極大豐富讓各種社會信息流入小學校園,這讓老師的任務更加繁重,既要維持好日常的教學工作又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健康工作,每天忙于上課和各種學生糾紛之中,長久的得不到情緒的宣泄和傾訴,勢必會影響自己的心情,久而久之情緒就容易消極出現無故體罰學生的情況。
對于現在中小學教學中最為矛盾的節點是二年級學生,這時候的學生處于幼稚偏多理性偏少的規正階段,雖然完成了一年級的學科,大家基本從幼兒園的概念里走出來,但是也正是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孩子有了自己很強的判斷意識和自我選擇意識,老師的言行舉止嚴重影響著他們的行為習慣,這時候如果老師因為個人情緒出現處理不當的方式就會讓學生早早地對學習失去興趣,一年級的過渡期已經讓他們對小學學習有所忌憚,如果加上二年級開始老師的處罰不得當自然會使學生厭學、性格變得自我封閉。
2、一直以來我們總是習慣將教師這個角色奉獻化、神化以至于社會和家長對教師的期望過高,如果教師出現一點凡人的做法,就會受到家長和社會輿論的攻擊。比如老師就不能有心情不好的時候、老師就得無私奉獻、老師就得把學生當上帝等這些想法,讓教師有時候喘不過氣,稍有不慎就容易被家長頂上,所以很多老師感覺工作如履薄冰,平時壓力就會更大,就容易出現一些極端的犯罪行為。
3、學校片面刻板的考核機制讓老師沒辦法顧及學生的德育教育,一味地求成績抓成績。學校對老師的考核片面的要求班級成績,排名選優都以此為依據,這讓老師之間競爭出現扭曲,像不參與考核的科目音樂、體育經常被主課老師占課,這已經成為學校里習以為常的事,對老師來說不利于同事間關系的相處,對學生來說長時間的缺少德育和身體鍛煉漸漸地性格也變得孤僻,不利于長遠的身心健康發展。
4、老師也是普通人,也有家人有煩惱,由于老師的責任和職業特殊性,大多數的時間是沒辦法請假、休假長時間無法照顧家人,來自家庭的壓力和矛盾也會讓教師變得煩躁易怒,嚴重者利用體罰、羞辱學生來宣泄自己的情緒,這嚴重影響了崇高的教師團隊形象。
二、維護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的策略
1、教育從來都不是家長、學校、老師哪一方的專屬責任,而是由社會、學校、老師、家長共同努力的結果,老師要積極創新教學思路方法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個性化環境,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讓學生在校內校外都實現督促和科學的引導,這樣會大大減輕自己的任務量同時也會取的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處于二年級的學生老師要利用好家長見面會和班會的機會,給家長灌輸科學合理的家庭教育理念、給學生進行潛移默默地德育教育,建立學生尊師愛友、家長積極配合的協調機制。
2、教師是崇高的職業在于它本身的教書育人目的,首先作為教師要樂觀看待自己的職業,其實收獲不一定是職稱的升高、每年考評的排名靠前,有時候獲得學生的敬愛、幫學生走出心理的困境樹立遠大的夢想和目標,真正地實現祖國的花朵百花齊放的景象,這比什么都有意義。
多觀看一些名人故事建立自己的價值觀,長時間在競爭和比較中生活容易讓人失了本真,迷失了自己。適當的自我放松和調節讓不好的情緒得到釋放,才可以更好地投入工作,及時進行自我剖析,如果發現自己有心理方面的問題不要抗拒,積極地去配合專業心理咨詢師的疏導。
教師也要常常換位思考,從學生角度出發、從家長角度出發,增強自己的責任感,對學生的教育也實行更容易被接受的方法,相信學生和家長會感受到老師的用心,逐漸建立和諧團結的師生關系。
3、學校要不斷創新和完善考核機制,新課改的提出讓學生的德育教育也更重要,所以對于教師的考核可以是綜合班級凝聚力、課堂氣氛、學生的思想品德等綜合的考評,只有這樣才能鼓勵老師多元化教學,充分展現自己的才能實現自我價值,也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學校的教務工作也要更透明化、競爭良性化,在學校開展教師之間的友誼比賽、文藝活動增進教師之間的感情,讓教師的業余生活更豐富同時也讓情緒得到釋放,從而調節教師的心理狀態,以飽滿的精神投入工作。
4、對于學校來說一直以來都提倡以學生為主,將老師的地位放的很低,老師出現委屈沒地方說。學校要平衡學生和老師之間的地位,老師不是學校的工具他們和學生一樣是學校的主人,而其他管理部門都是服務角色,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打造和諧的師生關系,為老師順利開展工作鋪墊基礎。
三、結束語
除了學校的管理機制、老師的自我調節以外,社會各界也要力所能及的各自出力,打造教育通道的健康體系,讓學校和家長多一些互相理解、讓學生和教師之間更和諧,避免教師心理問題對學生健康成長帶來負面影響也為老師的幸福生活打造環境基礎。
參考文獻:
[1]祁潤平;.論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42.
[2]程梅.試論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文理導航(中旬),2014:81-81.
[3]劉于雅.當前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典型表現與應對措施探討[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8:130-134.
[4]郭丹.(2018).解讀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問題與有效應對.長江叢刊,295.
(廣東省中山市古鎮新徽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