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榮富
內蒙古金宇置地有限公司 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項系統性與人工程,地上地下建設均需要科學合理,對于城區建設,建筑地下分布的管線較多,基坑開挖時會遇到各種問題,不同的地質會產生不同的影響,要想全面保證地基穩固,則需要通過對當地地質情況的了解,全面做好設計規劃,才能確保穩定。
深基坑施工較為危險,往往會遇到很多不可抗拒因素,比如自然、環境、地質等情況,均會導致施工的危險。基坑施工內容較多,任何一個方面都對安全質量產生影響,要充分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把握好施工流程環節,才能充分保證施工安全穩定。如果某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就會給建筑工程整體結構埋下安全隱患,最終會導致惡劣后果。所以說,為了保證安全,需要技術人員加強對現場科學的、詳細的勘察,充分把握好施工現場實際情況,以先進的技術手段,制定科學的防護方案[1]。
(1)測量放線。測量放線必須依據設計座標,利用全站儀將各個樁位坐標現場精確放樣。各樁位定點必須經過自檢、報監理工程師復檢合格后方能進入下一工序。
(2)鋼護筒制作埋設。埋設護筒時,護筒中心軸線和已標定的樁位中心必須對齊,護筒與樁位中心線偏差不能超過2cm,傾斜度控制在1%以內,高度要適當地高出地面0.20-0.30m 或高出地下水位2.00m。護筒固定在正確位置后用黏土分層回填夯實,以保證其垂直度及防止泥漿流失、掉落及位移。
(3)鉆機就位。鉆機就位時,要先做鉆機檢驗,確保機械能夠正常運轉,滿足施工作業要求。鉆頭中心應正對樁位中心點打孔,并注意檢查鉆桿的垂直度,確保成孔的垂直度滿足設計需要。
(4)成孔施工。在成孔作業時要實時監測旋挖鉆機在地下土層的運作情況。為了防止因為孔內外靜水壓力差導致孔內坍塌或流砂現象,護筒內泥漿高度應超出地下水位2m 以上。同樣原理,在提鉆時,要注意及時向孔內注漿。鉆孔達到設計要求,經過檢查后,應立即進行清孔作業[2]。
(5)下放鋼筋籠。吊入鋼筋籠必須嚴格遵循準確、輕放的原則。下放過程中要隨時關注下放過程中是否有遇到障礙,要及時排查原因。同時也要注意觀察孔內水位情況,可以及時發現坍孔等情況的發生。
(6)下放導管。導管投入使用前必須做好水密性和抗拔檢測。下放前要確保每根導管都是干凈、暢通且止水“O”型密封圈是密封完好的。導管逐段接長過程中要注意接口密封性,垂直下放到孔底300-500mm。
(7)二次清孔。清孔是在鉆孔樁施工作業中保證成樁質量很關鍵的工序。因為清孔的作用是清除孔內的鉆碴和沉淀物,確保孔內的泥漿滿足澆筑混凝土所要求的泥漿比重。從而為灌注水下混凝土創造較好條件,順利灌注。
(8)混凝土灌注。灌注作業應緊湊、連續,嚴禁中途停灌。灌注過程中,要實時觀察管內混凝土下降和孔內水位升降情況,及時測量孔內混凝土面高度,從而把控導管的提升和拆除。在灌注將近結束時,因為導管內的泥漿及所含碴土稠度比重較大,會出現混凝土頂升困難的現象,這種情況可在孔內注水稀釋泥漿,并掏出部分沉淀土。拔管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樁頂沉淀的泥漿有可能會順著導管向下而形成泥心,所以在拔出導管時,拔管速度要慢[3]。
在這個支護施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主要有:①基坑側壁土方開挖,嚴格遵循開挖一層、支護一層的原則,且在大雨天嚴禁開挖施工;②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放坡、修坡,設置錨管之后做坡面清理;③噴射作業應分段進行,垂直于噴面距離0.6-1.0m,自下而上一次噴射厚度不小于40mm;④到達噴射混凝土初凝時間時,應及時做好噴水養護,養護時間要根據具體氣溫動態調整,一般在3-7 天。開挖下一層前必須對注漿體與噴射混凝土面層強度進行檢測,達到設計強度的70%后方能繼續開挖;⑤鋪設鋼筋網前,應先噴射一層厚度約20mm 的保護層。
這種支護技術主要通過設置違續的鋼筋混凝土墻來起到深基坑支護作用,也是一種較好的支護方式如圖1 所示。施工期間,需要做好各項機械設備檢查運作,保證其能正常運行,幵找到基坑軸線位置開挖溝槽,開挖深度及長度需滿足相關操作要求,并且放置鋼筋籠罩時,應緩慢進行,使其保持平穩狀態,最后進行混凝土澆筑,結束后形成一個加固的混凝土墻壁。

圖1 深基坑支護工程圖
樁錨支護技術是深基坑支護施工的一道保護網,技術人員能夠使用該項技術對施工環境進行檢查,仍本質上來說這是一項對施工進行保護的技術。當技術人員使用該項技術時,應該將施工的深度和范圍控制好,這樣才能夠發揮樁錨支護技術的作用。
綜上,可以看出深基坑支護技術在建筑工程地下結構施工作業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認真地學習深基坑支護技術的理論知識,并結合項目實際情況,嚴格遵照施工圖設計要求,把深基坑支護技術規范嚴格地應用在項目上,只有這樣才能降低實際施工過程中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確保建筑工程地下結構施工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