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嫻杰,孫龍
(核工業金華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浙江金華321000)
水文地質問題不只對巖土工程的影響較大,對其他建筑工程的影響也較大,如果在工程前期不注意水文和地質條件的勘察與分析,非常容易引起工程事故,造成人力、物力資源的浪費,工程的造價也會因此而提高。此外,水文和地質問題對不同類型的工程的影響程度也會不同,并且這種影響貫穿于巖土工程的始終,因此,在巖土工程中,水文和地質因素的研究非常重要。
自然界的水文變化有其自身的特點,水位的高低是衡量其儲蓄能力的標準,是較為顯著的水文特點。此外,水的含沙量能夠反映工程建設區域的生態環境,如森林覆蓋率、地勢、地形、降水強度等。水文地質情況也能反映汛期的長短和變化趨勢。
水文地質問題成因復雜,既可能是由人為因素造成的,也可能是由自然因素造成的,并且對巖土工程的影響較大。對水文地質進行勘察,可以了解區域地下水的水位、埋深、礦物質含量等,從而判斷其對巖石及建筑接觸結構的腐蝕性,并由此研究該區域水文地質的特點、變化趨勢等,對于是否適合進行工程建設進行評估。在地質災害多發地段進行水文地質的研究,可以對災害的成因以及與水文地質的關系進行詳細的分析,從而采取針對性措施。
除此之外,地質因素對巖土工程的建設也有一定的影響,巖土的結構和特殊巖土的性質及巖土的構造也會對巖土工程造成影響。
研究水文地質問題對巖土工程產生的影響非常有必要,水文地質問題可能會給巖土工程帶來不利影響。首先,這種必要性表現在巖土工程的設計階段,進行設計之前,相關單位要做好對水文地質的勘察研究,為設計人員提供詳細、可靠的水文地質資料,從而提高方案設計科學性和合理性,減少因與現場實際情況不符引起的設計變更。其次,水文地質對巖土工程的影響中,主要是地下水水位的變化而造成的對巖土工程的影響,例如,巖土工程中的土壤鹽漬化就是由水位上升而引起的,并且這種土壤鹽漬化容易導致巖土軟化、崩解,從而削弱建筑地基的承載力和穩定性,很可能會造成建筑物倒塌。總體來看,水文地質對巖土工程的影響貫穿于工程的全過程中,對其進行深入研究非常必要。
水文地質條件對巖土工程的影響較大,在巖土工程中,需要具體分析這種危害并且提出相關的改進建議。
在我國山區,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經常發生,為了減少類似的地質災害,可以通過在周邊大量種植綠色植被修復周邊的生態環境,改善水文地質條件,削弱水對土壤的作用。同時,茂密的草本植被涵養水源的功能較為強大,能夠減少滑坡、泥石流災害的發生,避免土壤鹽漬化,造成腐蝕、斜坡、滑移崩塌,為匯水以及滲水創造好的條件[1]。
在巖土工程開展之前,需要進行全面而詳細的水文地質勘察。首先,需要收集巖土工程區域內的生態環境、地質、水文等相關資料,并認真做好記錄,分析巖土工程的實施方案。其次,進行水文地質條件各指標的計算,并分析其發展趨勢,編制水文地質信息報告,為設計人員提供可靠的數據資料,避免水文地質條件中的不利因素對巖土工程帶來的危害。
由于地下水水位變化的季節性較強,并且受到氣溫、降雨量、降雨強度等因素的影響,可能會造成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水質惡化等問題發生。需要綜合治理巖土工程周邊的生態環境,尤其需要防止人為原因對巖土工程造成的危害,例如,及時治理土壤沼澤化、鹽漬化、減少巖土及地下水對建筑物的腐蝕性,避免出現流沙、管涌的現象發生,減少地下水淹沒情況。通過綜合治理巖土工程周邊的生態環境,使巖土體更加穩定[2]。
可以通過信息化的手段對水文地質環境進行檢測,從而通過監測及時獲取地下水位的變化和土壤巖性的變化。相關部門可以通過信息化手段及時獲取信息,進行緊急的治理措施,避免地面沉降塌陷造成的地質危害和環境的破壞,對巖土體的穩定性造成威脅。除此之外,還需要通過信息化技術開發一些巖土工程環境檢測的軟件,及時發出預警。
水文地質對巖土工程的影響較大,在整個施工過程中,需要了解水文地質在不同階段對巖土工程的影響。施工前,應先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分布、變化以及運動規律,再進行工程的設計與施工,從而協調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在整個水文地質的研究過程中,應注意提高水文地質條件勘察工作的效率,盡可能緊隨時代的發展變化,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完成水文地質信息的獲取,從而及時地為巖土工程提供精確的數據資料,保證巖土工程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