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陳,孫 釗,夏俊波
(湖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430051)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及高速公路的快速建設,湖北省高速公路網已基本建成,而部分于八九十年代建成的高速公路交通量已逐漸趨于飽和,服務水平嚴重下降。隨著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可以預見湖北省高速公路建設將由規模擴張向增效擴容轉變,高速公路改擴建也將成為湖北省今后一段時間內的建設重點。
發展規劃是政府對未來發展的安排,用于總體部署一段時間內某些領域的發展戰略、目標、重點任務等。為科學編制以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公路五年發展規劃等為代表的公路領域發展規劃,研判一段時間內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的建設需求以及建設時序勢必將成為規劃編制的重要內容和關鍵性問題。本文結合多年的規劃編制及高速公路改擴建設計經驗,論述高速公路改擴建建設需求及建設時序的判定方法,并以研究方法為主要依據,分析未來一段時間內湖北省高速公路改擴建建設需求的主要來源和建設時序判定需遵循的基本原則,為編制相關規劃提供參考。
根據《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公路改擴建時機應根據實際服務水平論證確定,高速公路宜在服務水平降低到三級服務水平下限之前實施改擴建[1]。因此,服務水平可作為高速公路改擴建建設需求及建設時序的重要衡量依據,且三級服務水平下限可作為高速公路改擴建的界定線。依此得出高速公路改擴建建設需求及建設時序的基本判定方法和思路:立足于全省高速公路出行的角度,預測全省高速公路交通量;再基于交通量預測結果,評定各條高速公路特征年的服務水平;以各條高速公路特征年的服務水平為衡量依據,在規劃年限內降低到三級服務水平下限的高速公路即為需要改擴建的項目,而建設時序即以降低到三級服務水平下限的時間進行排序。
高速公路作為我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沿線經濟社會發展,支撐相關國家、區域、省級戰略實施等具有重要意義。鑒于高速公路的社會意義重大,影響其是否具備實施改擴建條件的因素眾多,包括社會需求是否緊迫、是否已具備高速公路改擴建的建設經驗和施工技術、沿線地方政府建設意愿是否強烈等。因此,高速公路改擴建建設需求及建設時序的判定除了以服務水平為主要衡量依據外,還應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發展、施工及運營安全、交通影響等多方面因素。
從實際情況來看,高速公路沿線的城鎮化程度越高、經濟條件越發達,其交通量也越大,所承擔的功能和發揮的社會效益越明顯,也會越早降低到服務水平下限。因此,湖北省高速公路改擴建建設需求將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類項目。
(1)現狀交通量較大或近幾年增長趨勢較快的高速公路
滬渝高速公路武漢至仙桃段、京港澳高速公路孝感至武漢段現狀交通量較大,服務水平已偏低。另外,以滬蓉高速公路武漢至荊門段為代表的部分高速公路開通時間不長,現狀交通量水平雖不高,但由于沿線交通出行需求潛力較大,近幾年交通量增長速度較快。可以預測這些高速公路如不實施改擴建,其服務水平將會快速降低到三級水平以下。從提升高速公路服務水平的角度考慮,此類高速公路應進行改擴建。
(2)位于國家、湖北省重要綜合交通運輸通道內的高速公路
根據國務院發布的《“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我國將構建橫貫東西、縱貫南北、內暢外通的“十縱十橫”綜合運輸大通道。其中,北京至港澳臺運輸通道、二連浩特至湛江運輸通道、沿江運輸通道、福州至銀川運輸通道等貫穿湖北境。而在這些綜合交通運輸通道內的高速公路主要有福銀高速公路、二廣高速公路等。為構建服務品質高、運行速度快的綜合交通骨干網絡,位于國家、湖北省重要綜合交通運輸通道內的高速公路應進行改擴建。
(3)位于國家、湖北省重要城鎮發展軸帶內的高速公路
根據湖北省住建廳發布的《湖北長江經濟帶綠色宜居城鎮建設專項規劃》,湖北省省域城鎮空間呈“一主兩副多極”的極核發展態勢,形成“兩軸兩帶”的區域發展軸線。其中,“兩軸兩帶”是以“京廣城鎮發展軸、長江城鎮密集發展帶”為省域一級發展軸帶,以“襄荊城鎮發展軸、漢十城鎮發展帶”為省域二級發展軸帶。位于“兩軸兩帶”城鎮發展軸線內的高速公路主要有滬渝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福銀高速公路等。城鎮發展軸帶往往是地方經濟的重要支撐,從促進湖北省高質量發展的角度考慮,位于國家、湖北省重要城鎮發展軸帶內的高速公路應進行改擴建。
(4)對國家、區域、省級發展戰略實施起到支撐引領作用的高速公路
湖北省位于中國中部,是我國的人口大區、經濟腹地和重要市場,在中部崛起、長江經濟帶、長江中游城市群等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中承擔著重要角色。根據國家對湖北省提出的新要求、自身的地域特點、經濟基礎等,湖北省也制定了“一芯兩帶三區”等發展戰略。為貫徹落實國家及湖北省的發展布局圖,緊密銜接系列重大發展戰略,對國家、區域、省級發展戰略實施起到支撐引領作用的高速公路應進行改擴建。
(5)“瓶頸”、“卡脖子”類高速公路
由于建設時序不同、建設資金受限、局部路段承擔多重功能等客觀因素,某些高速公路的局部路段會出現技術標準低于兩端、高速長途運輸與城市內部交通混雜等情況,進而成為整條高速公路的“瓶頸”、“卡脖子”路段,例如滬渝高速公路武漢繞城段(武漢繞城通道、國家運輸通道等多重功能)、二廣高速公路荊州長江大橋段(區域過江通道、國家運輸通道、城市過江通道等多重功能)等。為提升高速公路整體服務水平和安全水平,宜對“瓶頸”、“卡脖子”類高速公路進行改擴建。
湖北省高速公路建設時序的判定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應以交通量服務水平為主要衡量依據,再綜合考慮交通量發展趨勢、項目功能、改擴建技術難度、區域交通影響、地方建設積極性等多重因素。總體來說,建設時序的判定主要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1)基于服務水平預測結果采用先急后緩原則
根據《高速公路改擴建設計細則》,高速公路改擴建宜在服務水平下降到三級服務水平下限之前實施。當既有高速公路的服務水平下降至三級服務水平下限時,改擴建施工與運營的矛盾普遍非常突出,既容易嚴重降低本路服務水平,又會對周邊路網產生過大的交通壓力,同時也會給工程建設增加難度和安全風險[2]。因此,湖北省高速公路近遠期建設時序的判定應首先基于路網交通量預測結果評定相關道路未來服務水平的發展趨勢,再按照服務水平趨近于三級服務水平的時間來確定高速公路改擴建的建設時機和時序。
(2)基于改擴建技術難度采用先易后難原則
湖北省目前尚未有任何一條高速公路實施改擴建,改擴建建設經驗尚顯欠缺。而高速公路改擴建往往面臨著工程技術方案、交通組織方案等多方面的難題,項目的順利實施和有序推進離不開相關建設經驗的積累和應用。因此,湖北省高速公路近遠期建設時序宜采用先易后難的原則,優先建設實施難度不大的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逐步積累建設經驗。
(3)基于區域交通影響采用先大后小原則
不同高速公路發揮的項目功能不同,對區域的交通影響也不同。高速公路發揮的功能越多,對區域的交通影響越大,項目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也越明顯。例如滬渝高速公路既是國家沿江運輸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湖北省長江城鎮密集發展帶的快速出行通道,其對國家及湖北省無疑具有很大的交通影響。因此,從充分發揮高速公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角度,湖北省高速公路宜優先建設對區域交通影響較大的項目。
(4)基于相關部門建設積極性采用先高后低原則
交通行業主管部門、沿線地方政府、高速公路運營方等相關部門是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建設參與方中的重要一環,實踐證明參與各方建設積極性較高的項目,其建設要件辦理、征地拆遷等方面往往也推動較快。但基于城市發展、產業布局、生態保護等多方面考慮,不同部門對高速公路改擴建的積極性不同,因此,從有利于項目快速實施的角度,湖北省高速公路也宜優先考慮各部門建設積極性較高的項目。
湖北省高速公路改擴建建設時機和建設時序應以交通量服務水平為主要衡量依據,同時考慮經濟社會發展、運營條件、交通影響等多方面因素。一般來說,改擴建建設項目主要集中在現狀交通量較大或近幾年增長趨勢較快、位于湖北省重要綜合交通運輸通道內、位于重要城鎮發展軸帶內、對發展戰略實施可起到支撐引領作用、“瓶頸”或“卡脖子”類的高速公路。具體建設時機及建設時序的判定還需遵循基于服務水平預測結果采用先急后緩、基于改擴建技術難度采用先易后難、基于區域交通影響采用先大后小、基于相關部門建設積極性采用先高后低等原則合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