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蓮
農歷牛年就要到來時,曾建鵬帶著他的“花伴生”團隊原創設計了氣球萌寵“牛嘟嘟”,準備在新年前推向市場。
曾建鵬是個“90后”理工男,一次回老家福建參加婚禮的經歷,讓他找到了自己的創業項目:氣球造型與裝飾。當時他驚喜地發現,五顏六色的氣球不僅可以做成常見的氣球拱門,還能打造出不同的卡通形象。
7年前開始創業時,曾建鵬還是一名在長春上學的大二學生。父母是做生意的,曾建鵬從小耳濡目染,也喜歡尋找商機。他發現,彩球造型和裝飾在長春還是一片空白。
曾建鵬認為氣球造型投入少、成本低,對大學生而言是個門檻低、好入手的創業項目,但沒有創業經驗,要打開東北的彩球裝飾市場談何容易。
要被市場接受和認可,就得拿出設計出眾的氣球造型。為了掌握氣球造型技能,曾建鵬從網上查找氣球裝飾的資料和視頻,邊學邊練,從用一根長條氣球做小動物開始。不僅如此,曾建鵬還輾轉拜師學藝,師從中國彩球第一人朱慶海,學習彩球裝飾和造型。
掌握了彩球裝飾的技術后,曾建鵬和小伙伴就通過在長春街頭發傳單和網上發廣告貼等方式,讓商場和婚慶行業了解和感受彩球裝飾帶來的不一樣的視覺體驗。
現在,曾建鵬團隊的彩球設計可以打造出各種喜聞樂見的形象,諸如十二生肖、圣誕老人等。
“做彩球裝飾的氣球和日常生活中的玩具氣球不同。”曾建鵬介紹說,大型的裝飾造型要用到上萬個氣球,這些氣球的材質是天然乳膠,埋在土壤里一周就可以降解,不必擔心污染環境。
為了保證氣球造型的持久性,他們充裝時會把兩個氣球套疊在一起使用,并在氣球內部打入保護液,揉搓均勻,防止氣球表面漏氣。曾建鵬解釋說,氣球漏氣并不是從系口處,而是氣球表面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小孔。目前的氣球造型可以保持一個月不漏氣、不變形。
憑借早先一步的嘗試和努力,曾建鵬打開了長春及東北市場,團隊不斷承接各大商場節慶活動的彩球裝飾項目,他的“花伴生”彩球設計團隊也開始在全國小有名氣。
2015年大學畢業時,曾建鵬受邀參與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大會,成為這次國家級盛會的氣球放飛工作技術指導之一。
2019年,曾建鵬又受邀作為氣球放飛技術指導,參與了國慶70周年慶祝大會籌備工作。作為東北地區唯一入選者,曾建鵬和全國各地其他20多名優秀氣球行業從業者一道,指導大學生志愿者充裝和放飛氣球。“看上去簡單的氣球放飛工作,實則有很多講究。”曾建鵬說,特別是在國家重大節慶活動中放飛時,要求則更為嚴格。
他介紹,為了環保,氣球材質和充裝氣體都要保證無污染。同時,為了保護待放飛的氣球,要充分考慮當天的天氣情況。如果是大晴天,就會在氣球籠子上覆蓋黑色幕布,防止陽光強烈照射;若是遇到雨天,就要把氣球籠子上的幕布拉開,讓雨水排出。為了防止氣球產生靜電,放飛前還會在籠子的入球口放置靜電吸收布。
對于氣球放飛呈現的視覺效果,也很有講究。如果氣球籠子門全部拉開,氣球會成坨涌出,效果欠佳。多次試驗后,曾建鵬和小伙伴們發現,先拉開三分之一的氣球門,再抖動籠體,稍后繼續拉開氣球門,氣球就會排列整齊像一片幕布一樣飛向天空,才更有視覺沖擊力。
大學畢業后,曾建鵬繼續深耕東北彩球裝飾市場,也在逐漸開拓南方市場。除了承接商場和婚慶中的氣球造型裝飾外,“花伴生”團隊還開展氣球造型技術培訓。
目前,曾建鵬的彩球團隊有6名核心技術骨干,此外還在全國培訓和吸納了200多名學員。身兼中國氣球藝術行業協會副會長的曾建鵬,也經常與協會會員合作,共同承接大型氣球造型和裝飾項目。
年終歲尾,是曾建鵬和小伙伴最忙碌的時候,他們正趕赴多個城市的各大商場,布置不同主題的彩球世界。
(阿建摘自《中國青年報》2021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