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潔瓊
1 信豐縣城市管理局市政公用事業服務中心 江西 贛州 341600
2 信豐縣生態園林研究院 江西 贛州 341600
生態園林城市是指在當前園林城市的發展基礎之上,合理利用生態學理論城市的生態功能進行改造,重點突出生態發展理念,擴大城市內的綠化面積,利用植樹造林的模式為生物提供合適的生長環境。當前生態園林城市已經成為了城市主要建構的形式之一,是推進生態文明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信豐縣將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城市作為發展目標,利用創建園林城市作為工作抓手,形成了良好的生態建設理念,針對城鎮園林綠化工作進行改進,力求能夠對現有的城市環境進行優化。為了能夠進一步推進生態園林城市建設,信豐縣需要結合目前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落實城市建設發展理念。
生態園林是指將生態學理論作為建設基礎,將生態平衡作為指導思想,構建有序的園林綠地系統,是調整人和自然關系的重要方式,能夠充分發揮綠色植物的作用,美化城市景觀,為人們提供優質的綠色生態環境。生態園林具有公共性的特點,可以向城市內所有居民提供服務,同時能夠對城市內的氣候系統以及水土系統進行調節。生態園林還具備生物多樣性的特點,能夠為各類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1]。城市生態園林的建設可以改善城市面貌,充分利用城市現有的各類資源對其采取干預措施,將植物、城市文化融合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城市生態系統。城市生態園林還可以對城市內的氣候進行調節,提高空氣濕度水平,降低溫度。
當前信豐縣在生態園林城市建設過程中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新建7個公園,分別為橙鄉花園、海螺水泥廠旁小游園、5G廣場、桃江濕地公園(城南物流園段)、高新區體育公園,為創建省級生態園林城市、國家級園林縣城打下基礎。信豐縣對銀河灣沿河景觀綠化、山水名居東側小游園進行改造提升,提高了景觀的綠化效果,改造綠地面積分別為2148平方千米和2000平方米。截止2020年12月,信豐縣新增綠道綠廊長度25.34km,對城市內649株古樹名木采取保護措施。
由于城市園林綠化面積越來越大,其管理工作難度越來越大,相關部門所需要承擔的管理工作內容也越發復雜。針對當前信豐縣生態園林建設成效進行分析,新建公園綠地面積約352996.7平方米,改造公園綠地面積約4148平方米,新增綠道綠廊長度25.34km。雖然為生態園林城市建設提供了重要幫助,但是在后期管理和維護過程中,所需要投入的成本也有所增加。由于現階段管理人員不充足,對管理工作的開展造成了影響,難以針對現有的綠化景觀進行及時管理和維護,容易影響生態園林建設質量[2]。
在推進生態園林建設的過程中,人民群眾是其主要的服務對象,因此群眾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力對新建以及改造后的綠化景觀進行維護。但是少數群眾公共意識不強,在綠化帶內倒垃圾、潑污水,將綠化區域作為處理生活污染的區域,容易給綠化帶內的植物生長造成影響和威脅。個別群眾在綠化樹木上扯線晾曬衣物,利用人為的方式損壞園林景觀,并且損壞樹木、草坪等現象時有發生,給生態園林城市建設工程的繼續推進造成影響。
為了能夠確保城市生態園林建設達到預期的目標和效果,需要針對綠化工程的管理工作制定合理的機制體系,這樣才能夠為管理工作開展提供理論指導。相關部門需要結合公共綠地養護標準以及養護管理規定對管理機制進行完善,明確具體的管理內容,保證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應當確保責任到人,安排專門的人員負責對公共綠地實施養護。同時在管理機制中制定責任制度,當公共綠地出現損害問題時,按照責任制度進行懲罰,通過該種形式能夠有效提高對工作人員的約束性。為了能夠提高養護效果,要針對管理人員實施養護知識教育培訓,使其認識到日常養護對于生態園林城市發展的重要性,改變以往重建設、輕養護的思想理念。
人民群眾是維護生態園林城市建設成果的關鍵主體,可以避免城市受到損傷,保證生態園林城市建設工程的穩定推進[3]。因此相關部門需要重點針對人民群眾進行宣傳,使人民群眾能夠形成愛綠和護綠的意識。政府部門應當在公共綠地的附近放置宣傳標語,或者在社區內積極組織宣講會,為居民播放宣傳片,城市內所有居民參與到城市綠化保護工作中。當前新媒體平臺快速發展,為政府部門宣傳工作開展帶來了新的動力,政府部門可以在各類平臺上開設官方賬號,例如可以在微信平臺中開設公眾號,在公眾號中發布有關于生態園林建設成果的文章,加強人們對生態園林生態園林城市建設的了解程度,猝死,大人們形成對生態園林城市進行保護的意識和理念,在社會范圍內形成。
政府部門應當重視實施科學規劃,按照《國家園林城市》的標準,以“十四五”規劃及《國土空間規劃》為契機,在城市內預留園林綠化所需要使用的土地面積,加快口袋公園以及郵票綠地的建設速度。通過合理規劃可以為公園綠地、綠道綠廊、濱江空間綠地以及立體綠化提前規劃,保證綠化活動的有序推進,避免出現用地面積不足的問題。為了能夠保證規劃的科學性,應當制定完善的規劃委員會制度,針對國土空間規劃進行科學民主的決策。對規委會的人員組織結構進行完善,明確規委會的工作職能,保證可以落實規劃要求[4]。
公園綠地建設是推進生態園林城市建設的重要方式,相關部門應當結合城鎮功能要求設計合理的公園綠地建設計劃,重點對城市進行地貌采取保護措施,選擇品質優良的闊葉樹種,突出當地文化特色。對公園內各類配套設施進行管理,保證公園綠地面積應當在65%以上,以此來提升城市內的綠化面積。結合信豐縣年度城建項目計劃,需要加快不同公園綠地的建設,按照“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要求對公園綠地布局進行改進和調整。城市還需要進行專類主題公園建設,能夠為城市居民提供針對性服務,比如植物園、健身公園、濕地公園以及兒童公園等,針對城市內部所帶有的歷史名園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
在進行生態園林建設過程中,應當改善城市園林品質,這樣才能夠達到預期的建設效果,形成綠化精品工程。政府部門應當將新建綠地和改造提升綠化景觀放在相同的重要位置上,對建設以及管理模式進行改進,打造一批高質量的綠化工程,彰顯各地的文化特色和地域環境優勢。針對城市中心區域以及老城區這一類綠化面積較小的區域實施綠化改造,結合棚戶區改造工程對綠化景觀進行提升改造,確保可以為公共綠地的建設預留合理用地空間,落實增綠補綠的發展要求。針對當前公園綠地所配套的設施實施檢查,如果發現存在老舊設施需要進行更換或者維護,并為公園綠地補充所缺少的配套設施[5]。例如增加體育健身器材、預留廣場活動空間、配備無障礙設施等,可以為不同類型的居民提供相應的服務。
在生態園林城市建設時,需要針對之前城市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生態問題進行修復,完善城市生態功能,以科學的方式推進城市雙修工程。針對城市內存在的閑置裸土問題實施有效治理措施,減少城市內出現揚塵的幾率,針對裸土區域采取臨時覆綠或者軟化覆蓋的措施,力求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綠地面積增加的目標。針對城市自然風貌以及植被存在的受損問題采取修復措施,制定合理的修復工作計劃,例如在相應的區域種植適應自然環境的植物,對植物群落進行重建,修復受損山體的形態。同時需要重點對城市水體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需要防止出現截彎取直的現象,嚴令禁止明河改暗渠以及填塘造地這一類具有破壞性的行為,在確保水體生態安全的基礎之上,采用因地制宜的措施進行河道改造[6]。
在我國城市發展進程中,生態文明建設已經成為了重點的建設內容之一,想落實生態文明發展戰略需要,推進城市生態園林的建設。當前在省級生態園林城市建設過程中信豐縣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針對現有環境進行綠化,但是仍然存在城市綠化管理難度增加、人民群眾缺少愛綠、護綠意識的問題,給生態園林城市的發展造成了制約和不利影響。因此,相關部門需要構建長效管理機制,加強群眾愛綠、護綠意識,對建設規劃設計進行優化,為生態園林城市的建設提供有效助力。在進行生態園林城市建設過程中,必須要積極吸取在建設過程中所形成的經驗,促進生態園林城市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