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旭
(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山東 濟南 250000)
當前,環境污染嚴重,社會能源緊缺,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國大力推廣清潔能源,開發風力發電等綠色無污染的能源生產形式。為了確保風電設備的高效、穩定運行,風力發電機組電氣與控制系統的檢修工作至關重要,風力發電機組結構復雜,電氣與控制系統故障呈現多樣化特征,檢修工作難度較大,對于風電機組電氣與控制系統常見故障進行分析,提出對癥檢修策略,能夠有效提升檢修工作水平,有效降低風力發電機組電氣與控制系統故障風險,確保系統安全、平穩運行。
在風力發電機組中,電氣與控制系統相當是大腦和中樞神經,能夠感知、監測并控制系統中的設備,確保系統運行正常。電氣與控制系統由PLC通訊模塊、安全鏈模塊、模擬輸入AI模塊、數字輸入DI/輸出DO模塊等具有通信功能的模塊組成,可實時傳達PLC主機的指令,傳遞設備信息,確保電氣設備按照預設程序穩定運行。平安鏈回路是風力發電機組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確保機組穩定運行的基礎保障,平安鏈是由多個節點串聯而成的,如果其中一個結點發生故障,故障信息會即刻傳輸至控制系統,檢修人員獲取故障信息后,會立即趕往現場進行故障維修。在故障維修過程中,一般情況下會出現5~10個故障,檢修人員必須全面了解風力發電機組構成,專業素質過關,工作經驗豐富,才能夠迅速判斷出系統故障,對癥檢修,確保風力發電機組能夠盡快恢復運行。
隨著風力發電機組的進步,優化其電氣與控制系統中的平安規劃,能夠有效降低系統故障風險,如果系統發生故障,也能夠第一時間定位故障位置,展開檢修,確保風力發電機組的平穩運行。風力發電機組的電氣與控制系統,具備電氣負載連接、風輪限速、溫度參數控制、電功率范圍控制等功能,融合應用主動控制與被動控制的方式,對管制機組展開實時監控,確保系統各項運行參數處于合理范圍內。當前,風力發電機組電氣與控制系統采取的是無效-維護原則,也就是說,當管制措施無效,或者系統內部發生故障,比如出現系統超速、電機過載、電網負荷過大等情況,導致風力發電機組無法正常運行時,系統的安全維護裝置將采取合理措施恢復機組運行。
正常情況下,風力發電機組的運行狀態包括正常運行、暫停、關停、火速關停,其級別逐步降低。在正常情況下,風力發電機組如果需要提升操作層級,應該遵循逐級提升的原則,這樣能夠實時檢測出各個層級中有無故障,如果出現問題,火速關停,展開檢修,確保機組的安全運行,降級時無明確限制,可越級降低。
PLC是風力發電機組電氣與控制系統的控制中心,所以,在檢修工作中,首先應該檢查PLC是否正常運行,通過操作界面檢查PLC運行形態,檢查PLC軟件版本有無紕漏,檢查是否出現宕機的情況,檢查外部PLC形態是否正常,觸摸PLC外殼,檢查是否出現工作過熱現象,如有問題及時解決。
如果經檢查,PLC處于正常運行狀態,下一步需進行通訊檢查,檢查控制系統通訊功能是否異常,如果的確出現問題,那么風力發電機組中的所有設備狀態均無法檢測到,例如無法檢驗到安全鏈信號。在通訊檢查中,首先應該檢查通訊模塊電源供電板塊是否正常運行,檢查其接頭、接線是否正常,檢查通訊波特率是否處于正常范圍,檢查通信地址是否正確,檢查通訊光纖信號強度是否達標,檢查其接線是否正確。
通訊檢查后,若一切正常,即可進行安全鏈檢查。按照風力發電機組的控制邏輯,若安全鏈回路處于非閉合狀態,機組大部分設備都無法工作。在安全鏈回路檢查中,首先檢查安全鏈模塊是否正常運行,再檢查安全鏈軟件是否正常工作,如果安全鏈模塊已產生損耗,那么即使其余軟件正常運作,也無濟于事,必須重新更換安全鏈模塊,再進行剩余的檢驗,如果安全鏈軟件發生故障,應該重新下載或灌裝安全鏈程序。
在排除安全量硬件、軟件故障后,基于電路圖紙接線原理,仔細檢查回路各安全節點是否正常運轉,如有異常,分析原因,有可能是安全鏈信號傳輸進程中發生故障或干擾,并未發生危險事故;也有可能是設備運行狀態達到觸發安全報警的條件。
當全部的安全鏈回路閉合,處于正常形態時,主設備開始運行,即可展開對風電機組各個分系統(包括液壓系統、變槳系統、偏航系統、冷卻系統、潤滑系統等)的檢查,逐一排除故障。檢修人員要以電路圖所指示的回路,逐步展開檢查,檢查的主要對象包括控制回路和動力回路。
控制回路擁有測量、控制、反饋三種功能,具體檢查內容如下。
(1)測量功能回路。系統能夠將溫度、位置、轉速、壓力、風速、風向、加速度、電壓、電流等多種類型傳感器的信號,轉換為特定范圍的電壓信號,便于PLC卡件測定、判斷設備運行狀態,一般來說,傳感器的電壓比較低,但也并非絕對,某些電壓互感器的電壓值為230V,有觸電的風險,在這些傳感器中,有些是電壓信號,有些則是電流信號,會被轉換為電壓信號,檢修人員在檢查時,應該仔細檢查電流傳感器回路中的分壓電阻是否正常,如果需要更換傳感器,應該確保分壓電阻的正確安裝。
(2)控制功能回路。控制功能是通過PLC卡件發出24V控制信號,以弱電控制接觸器的吸合和斷開,從而實現動力電源的接通和斷開,實現電氣設備自動啟停的目標,常見的接觸器故障類型有觸頭黏連、電磁線圈失效等,這些故障會導致電氣設備無法有效控制,或者說設備運行參數超過正常范圍,被測量信號檢測出,才會報出故障。
(3)反饋功能回路。反饋功能回路中,通過一些帶有輔助觸點、漏電保護、過流保護功能的接觸器、開關,來檢測、監視設備運行狀態,檢查是否出現漏電、過流等故障,反饋信號可與PLC數字輸入的DI卡件形成回路,以常開、常閉邏輯判斷被監控設備的運行狀態,在DI模塊中,采取相應的0V和24V直流電壓,而非380V動力電壓,如果空開跳開,相連的輔助開關隨之跳開,PLC的DI模塊隨之,PLC捕捉到這些信息,會立即發出故障報告。
動力回路包含三相回路、單相回路兩種類型,在對接觸器、接線端子展開檢修時,應該提前斷電,秉承安全檢查原則,檢查電源是否安全,通電之前,檢查電氣設備相間、對地絕緣情況,以防通電后發生短路,導致設備損壞。在電機維修中,應該檢查相序是否正確,以防電機反轉。在進行電氣設備故障檢修的過程中,首先應該明確故障類型,查找到對應的電氣回路,仔細觀察該回路中有無發生過熱、跳閘、接線松脫、燒毀等明顯故障,判斷電氣回路是否出現過流現象、電氣元件的機械零件失效等情況,確定故障后,及時更換故障零部件,若無明顯故障,應該從控制界面上,查看是否存在異常的反饋信號或車輛信號,檢查相對應的電氣設備是否正常工作,如果還是沒有發現問題,再依次檢查控制回路、控制元件、動力回路和電氣設備。
綜上所述,隨著風力發電模式的逐步推廣,風力發電機組不斷進步,相關的故障診斷技術也在不斷更新,以機組電氣與控制系統來說,隨著相關檢修工作的進展,檢修人員積累了一定經驗,更加準確地把握系統的結構組成,以及各個部分容易發生的故障,明確了各類故障的具體表現、發生原因,提出了對癥檢修策略。這意味著,一旦風力發電機組電氣與控制系統發生故障,檢修人員能夠迅速制定并實施有效的應對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迅速找出故障點,進行維修,讓系統能夠盡快地恢復運行,確保風力發電過程的安全性與穩定性,推動風力發電事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