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菲
【摘 要】 數學學科在教育中占有極大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適應恰當的教學模式,從而來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生活化教學模式由于貼近學生的生活,更易被學生所接受,因此在智數學課堂中要將生活化的特點突出。該如何在智數學中應用生活化的技巧,主要是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創設一定的請柬,從而調動學生在課堂中的積極性,增加課堂的有效性。
【關鍵詞】 智數學? 生活化? 情境教學? 思維能力? 積極性
智數學指的是教師利用互聯網技術手段從而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在智數學課堂的過程中由于知識的相對復雜使得學生對于知識不能很好地理解。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在進行智數學課堂之中要應用一些生活化的情境,教師從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出發從而聯系實際,將數學知識生活化,增加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并且教師通過在智數學課堂中應用生活化情境技巧,從而讓學生在生活中理解知識,學習知識,更好地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教師還要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進一步整合教學目標,增加學生的生活體驗,從而使得課堂變得更加實踐性和開放性。
1. 靈活運用教材,設置貼近生活的情境
教材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基礎,因此教師在進行智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靈活運用教材,同時還要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知識點,在講解知識的時候要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從而降低知識的理解難度。教師在智課堂教學過程中使用互聯網技術,從而可以將學生生活的經驗結合數學知識通過多媒體技術直觀地展示出來,讓數學與學生的生活變得更加貼近。使用這種教學模式還可以將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有趣。
2. 通過生活事例,設置貼近生活的情境
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之中,在講解相關知識點的時候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可以舉一些學生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例子進行編制與加工,從而創設出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情境。比如說教師在講解“圓的認識”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形狀,有圓形、方形以及橢圓,之后在將其作為自行車車輪進行展示,之后讓學生想想如果使用這種自行車進行比賽,哪一輛自行車會獲勝。學生會回答圓形,在引導學生為什么會是圓形,通過這種模式學生對于圓形的理解會進一步加深。通過生活中的事例,設置一些貼近生活的事例可以很大程度上將學生學習上的興趣激發出來,還有就是可以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開放教學資源,設置貼近生活情境
當今社會信息高度發達,只是一味地學習課本知識并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新課堂教學理念,再結合學生生活的實際,將學生日常生活中所遇見的數學素材挖掘出口,從而使得教學內容更加具有時代特色。教師在教導學生“萬以內數讀法”的時候,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在生活中或是利用網絡搜集日常的萬以內的事例。為了增加學生的上課的積極性,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可以使用學生自己搜集來的例子,并且教師還可以使用多媒體將一些比較著名有趣事物的例子展現在學生面前,比如說珠穆朗瑪峰的高度、鯨魚的重量以及學校學生的總數等。教師通過這些事例將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有趣生動,教師在教學中引入那些具有生活化氣息的例子,使得學生對知識理解的更加深刻。
4. 模擬現實情境,設置貼近生情境
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最好辦法就是在課堂中模擬現實的情境,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距離,還可以使得學生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教師在講解數學的過程之中,將學生愛玩的心理利用起來,在上課之前可以先用一些有趣的圖片先將學生引入到課堂之中,當學生進入情境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舉個例子來說,當教師在教授學生“行程問題”的時候可以先找兩個學生進行模擬實情表演,在教室的兩邊分別安排一個學生,之后讓他們相對而行,當二人相遇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給學生講解這種過程就是同時從兩地出發相遇的過程;之后教師再安排兩個學生讓他們相背而行,漸行漸遠,這樣就可以解釋說明是相背而行以及重點的意義。這種模擬現實情境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在快樂的過程中學習到知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使熱愛學習數學。
5. 結語
通過本篇論文,我們就可以看出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教師在進行智數學的教學之中為了增加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提高數學成績,那么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靈活地運用生活化的情境技巧,靈活地運用教材,運用生活中的事例,進一步開發教學資源以及模擬現實情境等方式來提高對知識的理解。
參考文獻
[1] 張艷.略論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的運用[J].成才之路,2020(33):134-135.
[2] 吳友梅.淺談小學低年級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12):110+112.
[3] 王洛吉.新教育理念下的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11):29.
[4] 胡秀杰.生活中的數學? 數學中的生活——淺析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應用[J].新課程,2020(4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