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明成
【摘 要】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多存在學生對課堂教學參與不足的問題,這一問題會顯著降低課堂教學質量,因此,就需要教師積極探索能夠激發學生參與課程的策略對其進行教學,才能全面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本文主要根據筆者既往教學經驗,總結了幾點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的實踐策略,以期能為后續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 小學數學? 參與式? 課堂教學
在既往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多占據著教學主導地位,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所灌輸的知識。這種教學模式不僅難以激發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不利于其真正掌握教師傳授的知識內容,因此,就需要教師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積極探索“參與式”課堂教學模式,才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1.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多采用口頭灌輸的模式對學生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法不僅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不利于其融入和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因此,就需要教師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借助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直觀、形象的情境,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軸對稱圖形》這一課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以下情境進行課堂導入:“小明去眼鏡店看了一副眼鏡,請大家幫小明參謀一下,小明要不要買這副眼鏡,為什么(出示小明和其所選眼鏡的圖片或動畫)?”學生看到圖片或動畫后,會說“不要買,因為眼鏡兩邊不一樣”。然后,教師就可以告訴學生兩邊不一樣也可以叫不對稱。通過這樣的導入,不僅能自然地引入本課教學主題,還能促進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
2. 應用游戲法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
小學生年齡較小,身心發展不成熟,這種身心發展特點決定了他們比較貪玩和注意力難以集中,若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仍采用傳統古板的模式進行教學,勢必難以促進學生良好地參與和融入課堂教學,因此,教師還需積極探索能夠滿足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模式對其進行教學。游戲法便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游戲法具有趣味性、內容豐富性等特征,非常契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例如,在進行《認數》這一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認數比賽,在比賽過程中看哪個學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準確無誤地認出和說出每個數字即獲勝,對于獲勝的學生可獎勵小紅花、鉛筆和本子等。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還能提高其學習成就感,從而會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再接再厲。
3. 結合學生生活經驗,調動其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小學數學中的不少知識點均與實際生活具有密切的相關性,借助于這一特點,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結合學生生活經驗,調動其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進行《千克和克》這一課教學過程中,教師詢問學生5個蘋果重1千克還是克?玉米高鈣餅干重100千克還是克?要解答這些問題,學生就需了解1千克和1克分別為多重,從而能引導其積極思考。在學生思考過程中,能促進其自然而談地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并且還能促進其利用所學知識更好地解答或解決生活實踐中的問題。
4. 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和動手實踐,促進其更好地參與課堂教學
小學數學新課標明確指出,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從教學主導者變為引導者,引導學生積極自主探索和動手實踐,才能促進其更好地參與課堂教學和提高其學習質量,因此,就需要教師充分尊重和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將學生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才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實現新課標目標要求。仍以《軸對稱圖形》這一課教學為例,通過課堂導入環節帶領學生走進對稱世界后,教師可告知學生在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物體是對稱的,然后,利用多媒體帶領學生欣賞各種對稱圖形。在學生欣賞完畢后,教師可問學生:看了這么多對稱的圖形,你們想不想剪出一個對稱的圖形?采用什么方法剪出的圖形才能對稱?提出這些問題后,讓學生自主探索和動手實踐。學生通過思考和動手實踐后,便能探索出要剪出一個對稱圖形,需先將紙張進行對折再剪,最后沿對折的地方打開便是一個對稱圖形。學生自主探索完畢后,教師可說“同學們真棒”,并詢問學生“你們在剪紙的過程中有沒有發現這些軸對稱圖形中間有一條折痕?”這條折痕是這個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因此,這個對稱圖形也被稱為軸對稱圖形。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促進學生更好地認識軸對稱圖形的概念,同時在自主探索和動手實踐過程中還能開拓學生的思維和提高其動手實踐能力。
5. 結語
隨著我國小學數學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各小學教師應該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需探索“參與式”課堂教學模式,如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應用游戲法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結合學生生活經驗,調動其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和動手實踐,促進其更好地參與課堂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 韓雨婷.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實踐探究[J].讀寫算,2020(23):114.
[2] 薛珍.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的實踐探討[J].小學生(中旬刊),2020(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