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婧婧

【摘 要】 分數除法問題是六年級數學上冊的第三單元的內容,這單元的知識的學習應該以《分數乘法》的知識為基礎,這部分的內容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在教學中,如何更好地讓學生理解并掌握分數除法應用題的解題方法一直是個難題。充分利用線段圖,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興趣是關鍵。
【關鍵詞】 分數除法? 應用題? 總結方法
分數除法問題是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的內容,這單元的知識的學習應該以《分數乘法》的知識為基礎,這部分的內容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在教學中,精簡課程當中所學的內容,在課程當中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盡量讓學生感覺自己在上課的過程中是主人,老師只是來幫助自己學習的,學習任務是自己的,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在此基礎上,充分的備課,找典型的題目講解和練習,幫助學生建模,做到上課之前心里有充分的把握,胸有成竹,對知識點有整體的把握,并且對重點知識能夠通過深思熟慮,選擇正確有效的教學方式,在上課的過程中充分讓學生思考和參與。
一、有效利用線段圖
在教學中引用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題目中的信息,各個量之間的關系,學生通過讀題和思考,學習繪畫線段圖,引導學生總結出這單元中的幾類典型的問題,并逐類進行思考講解,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法。例如:
小明買了一本故事書,他第二天看了30頁,比第一天看的頁數多1/5,小明第一天看了多頁?
畫線段圖:
在線段圖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兩天看的頁數之間的數量關系。第二天看的比第一天多1/5可以轉化為第二天是第一天看的頁數的6/5。比抽象的分析題目要更直觀。在思考的過程中,我結合圖形來進行講解,通過逐類的講解總結,得到有效的解題方法。
二、學會讀題
在批改作業過程中發現學生對除法應用題掌握不少問題,首先,不明確一道題目中單位已知還是未知,因此在乘除法混合練習中,不明確用乘法還是除法。有的題目靈活性很強,有的時候對應分率和對應量并不是直接給出的,是需要計算求出來的,這就難倒了一部分學生,跟平時做的題目描述有所不同時就不會分析了。這跟學生不會讀題,不會分析關鍵句有很大關系。
反思自己的教學,一方面給學生建模,另一方面要提供多種不同題目讓學生通過感受不一樣的題目,找到其中共同的特點,總結出一般的方法和規律幫助學生找到思維上的短處。總結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無非是“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這樣的應用題實際上是一個數乘分數的應用。它是分數乘法中最基本的,不僅分數除法一步應用題以它為基礎,很多復合的分數應用題都是在它的基礎上展開擴展的。因此,使學生掌握這種應用題的解答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教學中要抓住關鍵句,找到兩個相比較的量,弄清哪個量是單位“1”,要求的量是單位“1”的幾分之幾后,再根據分數的意義解答。
三、總結方法
其實這類應用題無非是三種,即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以及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
要幫助學生總結方法:認真審題,找準單位“1”。用畫圖的方式理解題目中的各種量。強化分率與數量的一一對應關系。并根據關鍵句說出數量關系。
幫助學生理解“一個數的幾分之幾”與“一個數占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不同。對稍復雜的分數應用題,通過分析關鍵句與線段圖,為右面的新知識的學習做鋪墊,并提高學生分析提議、理解數量關系的能力。通過溝通練習題與例題,利用學生解決稍復雜的應用題,并從中理解新舊應用題的不同結構。我在教學中也注意練習題與例題、在同一題的不同解法的多重比較中,比較得到的結論還需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歸納,還應更深更全面地概括。在學生表達解題思路時,不宜集體講,更應注重學生的個體表達,并且不必一定按照課本的固定模式,應該允許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和語言來分析問題。這樣才能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查漏補差。對于學困生要加強怎樣找單位“1”的訓練,并加強根據關鍵句說出對應關系和數量關系的訓練。
最后,在這部分的教學中,包括整個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發現的能力很重要,我們包辦得太多,就會讓學生失去了探索的樂趣?!缎抡n標》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教學中只有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優化學習過程,才能促使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
在分數除法應用題的教學中要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主動思維,發揮他們的主體性,在不同的題目類型中多加思考總結,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也會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積累教學經驗,通過靈活的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 趙瓊.小學數學情境創設教學實踐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07).
[2] 蘇創,蘇振.基于猜想探究素養下的初中分數應用題解題障礙?友轉化對策實踐研究[J].上海中學數學,2017:7.
[3] 焦玲麗.小學生分數乘除法應用題解題水平之實踐研究[D].天 津:天津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