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析新生兒伴有黃疸通過予以撫觸護理價值作用。方法:研究于2019年4月-2020年11月時間段中共選取病例數80例,均為黃疸確診新生兒,隨機分組,一組以常規護理(對照組、40例),一組以撫觸護理(觀察組、40例),對兩組臨床護理效果進行分析與比較。結果:干預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黃疸指數顯著偏低,退黃時間顯著偏短,體質量顯著偏高,(P<0.05)。結論:新生兒伴有黃疸通過予以撫觸護理,不僅能夠促進新生兒體質量增長,同時還能降低黃疸指數,縮短黃疸消退時間。
關鍵詞:黃疸;新生兒;撫觸護理;體質量
在新生兒中最多見的疾病之一是黃疸疾病,血液膽紅素顯著上升是該疾病的主要表現特征,在臨床中分為病理性黃疸以及生理性黃疸[1]。針對該疾病,臨床主要采用藥物治療或者是藍光照射治療,但是由于新生兒自身機體脆弱,同時免疫力較低。因此,臨床更傾向于采用撫摸護理來改善患兒黃疸癥狀[2]。本研究探析新生兒伴有黃疸通過予以撫觸護理價值作用,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于2019年4月-2020年11月時間段中共選取病例數80例,均為黃疸確診新生兒,隨機分組,一組以常規護理(對照組、40例),一組以撫觸護理(觀察組、40例),對照組中所含患者中,男21例,女19例;年齡0—6d,平均年齡(3.21±0.45)d。觀察組中所含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齡0—6d,平均年齡(3.18±0.40)d。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予以藍光照射結合藥物維生素B2治療,隨后開展基礎護理干預。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之上開展撫觸護理,具體護理措施為:(1)開展付出護理工作前,需確保治療室整潔度以及安靜度,適當調整室內溫濕度,防止患兒受涼。根據情況而定,可播放舒緩音樂,提前做好沐浴準備工作,提前備好干凈換洗衣物以及尿不濕。(2)從新生兒臉部開始進行撫觸,具體操縱將雙手拇指輕輕放置在新生兒額頭中間兩側位置,緩緩向外進行推壓,保持微笑狀態。隨后從新生兒眉頭至腋窩位置,再到人中、下巴中向外側進行推壓。在進行撫觸過程中,對力道進行控制;胸部撫觸主要是將自身雙手保持平行狀態放置于新生兒肋骨兩側,隨后保持上滑動作一直到新生兒肩部,隨后再復原;單手撫觸主要是將新生兒的胳膊捏住,從新生兒上壁緩緩向下進行輕捏,隨后在新生兒的手腕位置利用指腹進行按摩;腹部撫觸則以順時針方向按摩新生兒腹部,在其腹部位置成大寫I、L、U字型,從左至右;腿部輔助則由上至下進行輕度按摩,對其足部、大腿以及腳踝位置進行輕捏,利用雙手輕輕揉搓并夾住患兒雙腿;背部撫觸主要是將自身雙手保持平放狀態,放置于新生兒背部,由頸部位置逐漸向下進行按摩,輕輕按摩新生兒及柱兩側肌肉,采用指尖進行按摩。每次撫觸時間控制在15分鐘左右,每天至少兩次。
1.3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干預前后黃疸指數變化情況,換言之,膽紅素濃度。正常指數范圍在12.9mg/dl或以下,其中1mg/dl=17.1μmol/L。(2)比較兩組干預后退黃時間與體質量,對其膽紅素水平進行檢測,若腹部不適、皮疹或者是皮膚黃染等癥狀徹底消失,則視為退黃。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 SPSS19.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干預前后黃疸指數變化情況
兩組干預前黃疸指數有可比性,(p>0.05),干預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黃疸指數顯著偏低,(P<0.05)。見表1。
2.2比較兩組干預后退黃時間及體質量
兩組干預前體質量差異,(p>0.05),干預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退黃時間顯著偏短,體質量顯著偏高,(P<0.05)。見表2。
3、討論
通常新生兒在分娩兩天至三天以內極易出現黃疸癥狀,由于自身機體對膽色素排泄出現異常,導致血清中膽紅素水平持續上升,形成鞏膜、黏膜以及皮膚發黃。該疾病雖然不會對新生兒食欲造成影響,但是會威脅到生命安全,因此必須予以早期治療及護理干預,從而確保新生兒生命安全[3]。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黃疸指數顯著偏低,退黃時間顯著偏短,體質量顯著偏高,(P<0.05)。由此可見,開展撫觸護理對新生兒皮膚進行輕度及適度接觸,促使新生兒能夠較好接受觸覺刺激,使其神經中樞系統能夠順利生長。與此同時,還能顯著緩解黃疸癥狀,促進血液循環,使膽紅素能夠被快速排出體外,促進胃腸功能恢復,縮短新生兒黃疸消退時間,增強免疫系統功能。需要注意的是,若在撫觸護理過程中患兒出現哭鬧或者是用力掙扎,立即停止護理,確保整個護理過程中動作輕柔,加速腸胃正常代謝,平衡腸道菌群[4]。
總之,將撫觸護理應用在新生兒黃疸中是可行的,能夠有效改善新生兒黃疸指數及體質量,加快黃疸消失時間,緩解新生兒各項臨床癥狀,值得臨床廣泛推廣并加以采用。
參考文獻:
[1]吳慧, 鐘月明, 黃襯玲,等. 撫觸護理在新生兒黃疸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 吉林醫學, 2020, 41(5):203-205.
[2]楊文美. 撫觸護理在新生兒黃疸中的應用價值[J]. 臨床醫藥實踐, 2018, 27(1):78-80.
[3]袁冰. 撫觸護理在新生兒黃疸護理中的效果[J]. 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 2019, 36(3):298-299.
作者簡介:楊松,女,湖北十堰,1990.11,本科,主管護師,兒科新生兒科
(十堰市太和醫院?湖北十堰?4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