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童
(晉能集團山西王家嶺煤業有限公司機運隊, 山西 忻州 034000)
在煤礦開采的過程中,對于礦道的內壁或者煤坑的填補通常使用氣動濕式噴漿機,但是傳統的氣動濕式噴漿機需要人拿著噴頭到目標區域進行作業,一方面工作效率低,噴涂的效果也會因人而異,另一方面是因為礦井下復雜的環境,一旦因為局部應力的施加造成局部塌方,操作人員很難在第一時間撤離,造成人員的傷害[1-2]。因此,需要應用一種新型的煤礦井下用氣動濕式噴漿機,在一定程度上能實現其自動噴涂,提高自動化作業程度,提高噴涂效率和作業安全性。
新型的氣動濕式噴漿機整體結構如圖1 所示,主要包括濕式噴漿機、液壓桿、電機、牽制板、曲形齒架、連接架、轉動噴頭等部件。牽制板固定連接在濕式噴漿機的右端,曲形齒架固定連接在牽制板的右端,電機固定連接在連接架的中部,連接架的內端同軸轉動連接在牽制板上[3],曲形齒架與電機傳動連接,轉動噴頭轉動連接在連接架的外端,液壓桿的兩端分別與連接架和轉動噴頭轉動連接。
從圖2 可知,濕式噴漿機包括進料口和出料口,進料口設置在濕式噴漿機的上端,出料口設置在濕式噴漿機右端的下側,使用時將噴涂材料按照指定的比例送入進料口,通過濕式噴漿機的工作,混合好的噴涂漿從出料口排出。牽制板包括半圓板和半圓形滑道,半圓板內側設置有半圓形滑道,半圓板固定連接在濕式噴漿機右端的中部。

圖1 井下用氣動濕式噴漿機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 濕式噴漿機的結構示意圖
從下頁圖3 可知,曲形齒架包括半圓形滑動架和半圓形齒條,半圓形齒條固定連接在半圓形滑動架滑動槽的內側表面上,半圓形滑動架固定連接在半圓板的右端。連接架包括架體、滑動桿、限制塊、轉動連接耳板I、轉動連接孔和滑輪,滑動桿固定連接在架體的內端,限制塊固定連接在滑動桿的下端,滑動桿滑動連接在半圓形滑道內,架體上端的中部前后兩側分別設置有一個轉動連接耳板I,架體的外端同軸設置有兩個轉動連接孔,兩個滑輪同向固定連接在架體中部的下端,同時兩個滑輪滾動在半圓形滑動架上端的外側,通過限制塊、滑動桿和半圓形滑道的限制,使架體可以穩定地進行運動[4]。
如下頁圖4 所示,轉動噴頭包括噴頭、連接軸、轉動連接耳板II 和伸縮軟管,噴頭中部的前后兩側同軸設置有兩個連接軸,兩個連接軸分別轉動連接在兩個轉動連接孔內,噴頭中部的上端前后兩側同軸設置有兩個轉動連接耳板II,伸縮軟管的兩端分別與噴頭和出料口固定連接,使用時噴涂漿從出料口排到伸縮軟管中,然后從噴頭噴到目標區域。

圖3 設備部分結構的裝配示意圖

圖4 轉動噴頭的結構示意圖
液壓桿兩端的連接桿分別與轉動連接耳板I 和轉動連接耳板II 轉動連接。電機包括機體和齒輪,齒輪固定連接在機體的輸出軸上,機體固定連接在架體的中部,齒輪與半圓形齒條嚙合傳動連接,電機為正反轉電機,可通過控制器控制正反轉電機的正反轉,通過齒輪與半圓形齒條嚙合傳動,使正反轉電機在半圓形滑動架中移動,同時通過架體帶動噴頭發生同步轉動,然后可以通過調控液壓桿的伸縮長度控制噴頭的抬起角度,正反轉電機和液壓桿都可通過控制器進行控制[5]。
使用時先根據控制器上的按鈕,控制電機的正反轉和液壓桿的伸縮長度,通過齒輪與半圓形齒條嚙合傳動,使正反轉電機在半圓形滑動架中移動,同時通過架體帶動噴頭發生同步轉動,然后可以通過調控液壓桿的伸縮長度控制噴頭的抬起角度,上述操作允許操作人員在遠處安全區域進行,調整好噴涂角度后,將噴涂材料按照指定的比例送入進料口,通過濕式噴漿機的工作,混合好的噴涂漿從出料口排出,然后噴涂漿從出料口排到伸縮軟管中,然后從噴頭噴到目標區域,在噴涂的過程中也可以通過控制器調整噴頭的噴涂方向。
噴涂的過程中不需要操作人員手持噴頭,該裝置的噴頭通過電機和液壓桿的共同控制,使噴頭對目標區域進行噴涂,可以通過控制電機和液壓桿實現一定面積的噴涂作業,并可以根據控制器按鈕在安全區域進行控制,保障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6]。
新型煤礦井下用氣動濕式噴漿機完成研制后,在山西王家嶺煤業有限公司礦道內壁噴涂作業中進行了工業性試驗。在作業時,可以固定好噴射的方向,投放好物料后,實現自動噴涂,同時也可以通過控制電機和液壓桿,使該裝置進行一定面積的噴涂,操作人員可以在安全區域通過控制器進行操作。從本次工業性試驗結果可知,新型煤礦井下用氣動濕式噴漿機的應用,有效提高了噴涂作業效率,作業噴涂過程安全隱患較小,作業安全性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