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瑞靈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對于教育教學的影響越來越大。在教育體系信息化中,財務信息化占據重要地位,必須高度重視發展問題。此次研究主要是基于大數據背景,探討分析高校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討論大數據時代對財務管理的影響,同時提出有效的財務管理措施,加強互聯網思維,不斷提升大數據硬件與軟件的建設力度,以此防范高校財務風險問題。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 高校財務管理 創新路徑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中迎來了大數據時代,多行業領域都開始應用信息技術。高校是培養專業人才的重要場所,對于大數據的認知較多,并且將其應用到教學與管理中。高校經營管理中,財務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高校發展的影響較大。財務管理有助于資源優化配置,減少人力、物力浪費,還可以降低開支,應用到教學研究中。大數據能夠簡化財務管理過程,確保管理效率與質量。合理應用大數據開展財務管理已經成為高校發展的重點,所以必須正確認識到大數據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找出財務管理現存的問題,制定科學的優化創新方案與措施,以此提升高校財務管理的實效性。
一、大數據內涵分析
當前,關于大數據的定義和表述仍然沒有統一標準,因角度不同對大數據的理解偏差比較大。基于總體發展角度分析,大數據技術必須具備全新的處理模式,以此加強決策能力,還可以確保信息資產的多樣化。因此,大數據能夠高度繼承傳統數據采集、分析與存儲應用。基于技術層面,大數據技術可以從數據體系中獲取價值信息,大數據包含特征為種類多、容量大、真實性與可變性高。
二、大數據時代對高校財務管理創新的影響
(一)加強財務人員工作能力
在大數據時代下,必須不斷優化和創新高校財務管理,此時就要求轉變人員的固有思維與管理方法,不斷提升自身知識體系與業務能力。在工作實踐中,能夠持續擴大信息收集與整理范圍,還能夠找尋創新方法,為高校領導層提供決策依據,全面提升財務人員綜合素質。
(二)加大財務監督力度
由于高校辦學規模逐漸擴大,相應增加了經濟活動類型與復雜度,導致經濟活動與財務監管難度加大。結合大數據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可以確保日常監督的有效性,同時將經濟活動信息傳輸到財務管理平臺,全面了解經濟業務活動,加大財務監督力度。
(三)降低財務風險
由于高校處于擴大發展進程中會產生較多經濟活動,相應加大了財務風險。基于大數據時代,高校各方面財務支出信息的細致化水平提升,全面性與準確性較高,信息更新速度較快,在財務信息平臺中及時發現潛在財務風險,采取科學的應對措施,以此降低財務風險。在高校財務管理中,大數據技術具備事前預警、事中控制、事后評估優勢,通過大數據技術可以查找缺陷與不足,降低財務風險發生率。
(四)提升數據精確度,簡化工作繁瑣性
高校為了實現穩定發展,必須高度重視細節問題。傳統財務管理比較依賴高校業務水平,以此開展數據分析與處理,但是數據結果不具備代表性。在大數據背景下,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中,能夠將會計記錄作為數據分析依據,通過此種方式加強信息數據的收集能力,還可以提升數據使用效率,確保財務數據與信息的精確度。眾所周知,高校財務管理內容復雜,涉及范圍廣,包括學生學費繳納、部門采購、教職工出差、貧困生補助與獎學金等,會產生大量數據信息。通過大數據技術,可以促使工作人員自行登錄報賬系統,簡化整個流程,以此降低財務部門業務量,還可以簡化工作繁瑣性。
三、大數據時代高校財務管理現狀與問題
(一)缺乏規范的財務管理制度,內部監督不到位
在高校財務工作開展中,規范化財務管理制度屬于重要基礎,然而多數高校采用傳統財務管理制度和模式,并未按照大數據時代需求,科學規范地調增財務管理制度,難以滿足大數據時代的管理要求。當財務監督不到位時,將無法發揮出財務管理制度的作用和價值。高校財務工作比較繁瑣,如果不落實監督責任,當發生問題后,將無法及時找到相關責任人,也無法處理好現存的問題,對財務管理工作的影響較大。
(二)財務管理信息化水平低下
高校信息化建設力度加大,高校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加大,信息技術多應用到薪酬管理、費用報銷中,然而上述信息數據保存在不同系統內,缺乏科學規劃與統一化設計,且其他部門的數據信息量較大,相應加大了數據整合難度。然而應用大數據信息系統,可以將傳統財務管理方式逐漸轉化為開放式管理,以此提升高校信息化建設水平與效果。
(三)缺乏財務風險防控意識
現階段,多數高校依賴于財政投資,學校辦學規模持續擴大,逐漸增加了外部融資機會。多數高校領導并非財務專業出身,缺乏財務風險防控意識。大多數財務日常工作僅為財務支出,沒有正確認識到財務風險問題,也難以通過財務信息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盡管高校日常開銷的支出金額不大,然而在教學設施建設、科研建設中的投資較多,此時就會產生風險問題。盡管風險問題不會造成嚴重后果,但會影響高校的經營管理效益。
(四)部分財務管理人員綜合素質不佳
在信息化時代下,高校財務管理人員不能沿用傳統管理技術和方法,必須全面熟悉和掌握現代化信息技術,熟悉高校業務活動,成為綜合性財務管理人員。然而,通過分析高校財務管理人員結構可知,信息知識與技術學習熱情不高,且財務管理理念落后,無法科學管理預算,也不能準確預防風險問題,上述問題都會影響財務管理人員的發展,難以滿足現代化要求,阻礙了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創新。
四、大數據時代高校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特征
(一)財務管理數據云端化
財務數據信息并非單一金額、數量、價格數據,還涉及大量非結構化數據,比如文件、管理與圖像等。長期以來,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中,財務人員將數據轉化為文件,由于受到存儲空間限制,會剔除部分數據。然而在大數據時代下,云計算發展應用成熟化,可以為高校財務管理提供存儲工具,以此加強財務數據收縮與存儲能力,還可以利用公共云、私有云等方式,高效傳遞財務數據信息。此外,財務數據信息不會受時間、空間影響,確保財務人員快速獲取價值數據,便于財務數據信息交流與存儲,還能提升高校財務工作效率。
(二)財務管理結構扁平化
高校財務多采用大數據+方式,有效銜接財務部門與其他部門的交流,為數據信息提供通暢的傳輸和反饋渠道,以此提升財務管理效率。通過大數據技術可以統一數據標準與口徑,確保各部門辦公的協同性,還可以通過橫線交叉方式管理高校財務工作,規避數據風險,實時交換數據信息,避免重復處理和篩選數據,全面提升數據采集率、處理率與應用率。建設扁平化財務管理結構,可以通過大數據建設綜合化服務平臺,以精細化方式管理預算編制、執行與評價,確保學校資源配置的優化性。
五、大數據時代下高校財務管理的創新路徑
(一)加強大數據財務管理理念
在大數據背景下,轉變傳統高校財務管理模式,通過大數據思維全面促進財務管理模式的優化創新。正確認識到大數據的信息價值,通過數據驅動決策,高效篩選、挖掘、加工數據信息,還可以控制預算制定與執行,增加資本與資產產出效益。其一,財務管理人員注重數據化意識樹立,通過財務數據信息對財務管理問題與風險進行分析,實行事前預測,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其二,大數據技術可以提升財務管理便捷性,風險系數較高,因此必須加強風險防范意識,對大數據所致風險進行準確化識別,以此維護資產與資金安全。
(二)建立和完善財務管理制度
為了優化創新高校財務管理模式應當建立和完善預算管理制度。高校財務部門注重建設預算管理系統,以此確保預算編制與執行的科學性,還可以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其次,通過大數據技術,對高校成本、收益核算制度進行完善,真實反映出高校科研成本、教學成本、后勤成本等,為高校決策提供科學的財務信息。同時,注重對高校財務風險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建立和實行風險預警機制,通過大數據技術,對財務監督、內部控制進行強化,避免網絡風險擴大,維護財產與資金安全。注重財務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以為大數據應用奠定良好基礎。
(三)優化創新財務信息化應用
大數據技術可以為高校財務管理提供技術支持,以此實現信息化應用,促進高校數據信息資源的交流共享。現階段,高校財務信息化應用普遍,然而也存在信息數據孤島問題,所以高校財務必須通過數據技術建設數據互聯平臺,實現各部門數據交流與共享。其一,注重高校數據信息的互聯,將財務數據作為核心,以此建設財務綜合化平臺,促進財務數據信息的一體化發展。其二,注重財務部門與各部門的信息共享,比如人才基金、教學基金、科研基金等。高校財務管理通過大數據技術對業務流程進行優化,注重采集和篩選財務數據,優化管理職能。
(四)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高校財務屬于高校重要服務內容,必須適應數據時代的高效率與高速度要求,做好服務優化升級。廣泛應用大數據技術,相應的專業技術人員不足,不能滿足大數據時代的財務管理要求。在此種背景下,高校財務管理部門必須組織財務人員結合線上和線下方式,注重培訓和考核財務人員。比如采用集中培訓、業務考核與在線學習等方式,確保高校具備專業的此類人員。此外,由于高校財務環境的干擾因素多,如果僅依靠財務人員自律,采用事后方式進行補充,都難以發揮出預見性作用。同時,注重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增加違反違規的懲處力度。由于會計舞弊、貪污行為有可能發生,多是由于懲戒力度不足所致,會計人員受到利益驅使會降低職業道德標準,難以順利開展會計監督工作。
(五)優化完善內部監督體系
第一,對內控制度及體系進行完善,遵循經營管理實況,聯合會計監督需求,對內控制度進行完善,同時注重內控體系優化。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在會計監督工作中通過內控方式能促進工作開展,然而內控和會計監督不同,會計監督仍需其他工作輔助。第二,注重開展內部審計工作,在高校內部開設審計部門,以此確保審計工作的獨立性,保障審計結果的質量與真實性。
(六)加大社會監督、政府監督關聯性,制定統一標準
在社會監督、政府監督與二者融合監督中,必須建設統一化標準、信息溝通渠道,以此提升會計監督效果。然而,由于受到客觀因素制約,監督機構在建設信息互通橋梁時會加大操作難度,主要是社會競爭力比較大,為了各自發展效益會出現信息不對稱問題;且不同政府機構的職能不同,在形成統一化標準后,將會影響自身職能的作用。在經濟體制完善發展中,政府職能不斷優化,健全會計體系,可以有效處理財務管理工作的監督問題,發展趨勢可觀。
(七)注重強調會計監督作用,培養高素質人才
會計行業從業人員素質水平不一,通過相關統計數據可知,專業財務人員的占比較少,多數人員并未建設財務會計知識體系,也沒有認識到會計監督,僅僅關注經濟性活動,不注重學習和探索,也沒有認識到現代化管理與市場形勢中會計監督的發展地位。部分財務會計人員不熟悉相關法律規定,法律知識掌握程度不足,因此不能滿足會計監督崗位需求。所以在未來發展中,會計監督工程對于人員的專業知識、技能水平的要求非常高,在人才培訓中應當強調會計監督價值,同時加強其在企事業單位中的應用才可以為會計監督工作做好基礎服務,改善會計監督環境。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大數據時代下,必須科學應用信息化技術,以此促進高校發展,提升高校財務管理水平。通過掌握和了解高校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財務管理措施,全面保障高校各項經濟活動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路秋玉,萬萍,劉小娟.高校學院財務管理能力提升相關問題研究——基于校院兩級財務管理體制改革[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0,15(20):81-82.
[2]盤莫誼.國庫集中支付“放管服”改革對高校資金結算的影響探究[J].經濟師,2020,23(10):104-105.
[3]薛白.大數據時代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評《財務管理信息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8):270.
[4]童盛.新舊制度高校固定資產管理與核算的轉換研究——以湖北W高校為例[J].時代經貿,2020,10(26):88-89.
[5]李寧.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及其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和優化[J].財會學習,2020,22(23):68-69.
[6]李沂聯,季云瑞,熊娜,關薇薇.公共衛生事件下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研究——以K高校為例[J].當代會計,2020,30(15):139-140.
[7]鄭麗蓉.創建有中國特色的高等教育財政政策和有效方法——評《高校財務管理創新理念與關鍵問題探索》[J].財務與會計,2020,35(15):88.
[8]王璐.政府會計制度下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問題及優化策略分析[J].財會學習,2020,28(22):5-6.
作者單位: 內蒙古農業大學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