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 肖常源 潘峰
摘 要:受制于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種類繁多、分布廣泛,價值比重高、管理部門多,更新快、變動頻繁的特點,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有效性存在較大的風險。以電網公司固定資產管理活動為研究對象,梳理管理各環節存在的問題,認為控制責任意識淡薄和執行力不強是影響公司進一步發展的阻礙,以此為基礎提出各個固定資產管理環節的優化措施,并提出相關的保障措施,以期進一步提高固定資產管理的質量。
關鍵詞:電網公司;固定資產管理;優化措施;保障措施
中圖分類號:F273.4?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03-0076-03
新電改下,資產成為電網企業收益核算的重要基礎,資產管理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當前許多電網企業對固定資產管理的責任意識和執行力不強,企業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的構建不夠完善,導致企業資產管理的風險加大,給企業的持續經營發展帶來了不確定因素。本文以一般電網公司的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的優化方向,從管控源頭上防范企業的經營風險,解決企業資產管理低效的問題。
一、電網公司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取得驗收環節
1.固定資產驗收。工程項目竣工驗收,應由項目管理部門組織實物資產管理部門、設備使用保管部門、財務部門到現場開展電網實物資產清點、核對和驗收。但由于驗收部門人員專業背景不同,在工程項目建設多、驗收發生頻繁和部門人員數量不足的背景下,財務等管理部門不會參與現場驗收,固定資產管理辦法執行不到位。并且在實際驗收工作中注重的是工程設計的完整性的驗收,而忽視了整體工程的價值驗收,工程設備價值的準確性與真實性難以保證,可能出現新增固定資產實際情況與預算不符。
2.固定資產登記。在驗收完成后,需要對固定資產建卡、信息錄入和價值入賬。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一方面為了完成績效考核中的工期或完工率等指標,固定資產會提前虛擬轉資,導致固定資產錄入系統提前,在工程建設數據不完整的情況下,影響固定資產會計信息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另一方面,固定資產登記入賬時,涉及財務部門和資產管理部門,同時在ERP系統和PMS系統分別建立資產卡片與設備卡片,但由于兩個信息系統的部分資產編碼及信息口徑沒有完全對應,導致同一資產信息在兩個系統存在差異,對資產的查詢和整合產生不利影響。
(二)日常運行管理環節
1.清查盤點。實物清查盤點工作要求資產管理部門應會同財務部門組織開展。但在實際盤點中,相關部門并沒有對實物進行現場盤點核查。只定期對固定資產卡片與設備卡片進行了核對,僅對其賬面信息的數量、類型、狀態等進行核對,沒有對固定資產實際價值和實際狀態進行核查,影響了財務信息真實性和準確性,固定資產清查與盤點制度形同虛設。
2.更新改造。電網公司把更新改造的內控重點放在了第一步申請審批上,但沒有對資產管理部門和財務部門的設備及資產卡片的賬面信息修改進行嚴格的控制。報廢審批制度的復雜性導致實際操作人員逃避推諉,將本應淘汰報廢的設備不做處理,部分新增資產價值直接增加到原資產卡片,導致單張卡片價值虛高;且在技改完成后,沒有對更新改造后資產的可使用年限進行更改,賬面的資本化日期仍為第一次建設投運時的日期,從而形成了逾齡資產。
(三)資產報廢處置環節
電網公司制定了嚴苛的報廢制度,審批手續的復雜性導致資產管理人員將本應報廢的資產,不予辦理報廢手續,資產賬面價值仍然存在,形成超多逾齡資產卡片,為電網公司固定資產價值評估和新增投入帶來了不便。
二、電網公司固定資產管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
(一)內部控制環境相對薄弱
1.管理層和公司內部職工內部控制意識淡薄。公司管理層對風險管理的認識程度不夠高,對風險防控方面的知識較為欠缺,遇到具體問題不按規章制度。對于員工而言,在實際工作中沒有將風險防范和公司的發展結合在一起的意識。
2.固定資產崗位職責劃分不明確。電網公司長鏈條的固定資產管理活動涉及包括固定資產管理部、財務資產部、運維檢修部等多個部門,在多個部門共同進行管理時,出現部門責任劃分不明確、管理職責重疊、管理職責難以落實等問題,部門之間缺乏較好的配合。
(二)風險評估機制執行不到位
電網公司一直執行著國家電網內部管理制度,但目前還未建立一套較為系統的固定資產風險識別、評估和防范機制,用于預防公司可能面臨的風險。公司雖然存在風險管理委員會,卻沒有設立固定資產專項管理部門,無法對固定資產的風險進行準確識別。同時,公司未確立可量化的風險評估指標,量化指標的缺失導致在固定資產內控流程中,相關人員無法對固定資產的風險進行精準把握。
(三)內部控制活動不規范
電網公司有較為完善的制度,但很多實物資產管理人員工作態度不夠積極和端正,在執行過程中往往敷衍了事,執行力較差,監督管理也只是流于形式,嚴重影響了資產管理的工作效率。企業的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是一項較為繁雜的管理工作,在管理的過程中必須按照公司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的制度嚴格執行。然而,電網公司內部尚未建立明確的權重和考評標準,因此公司內部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太過隨意。
(四)信息與溝通方面不通暢
1.固定資產管理部門信息溝通不暢。電網公司固定資產的各個組織機構之間缺少溝通,未建立較為順暢的溝通路徑,使用保管部門只注重固定資產使用過程中的工作,財務部門只對賬面信息進行相應的處理,各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困難,信息不能及時有效地傳遞。
2.固定資產管理信息系統未實現完全聯動。此類問題主要是由于前期PMS系統設備臺賬建賬規則不明確,前端人員建立設備臺賬較為隨意,重要字段信息填列不規范,將不符合建卡要求的子設備單獨建卡,導致ERP系統中形成的資產卡片的重要字段信息不完全或不規整。在對資產進行劃撥時,實物使用部門僅在PMS系統中對歸屬信息進行了更新,而未及時在ERP系統中進行調撥操作。
(五)內部監督體制不完善
電網公司的內審相關部門日常工作中的內容較為固定,作為公司的職能部門,不能給公司直接帶來經濟利益,管理層對這類部門沒有足夠的重視。由于與公司運維檢修部、營銷部等管理部門是平級單位,難以對其他相關部門產生約束力。同時,內審部門面臨的工作量較大,公司內審部門員工人員稀少,導致內部審計力量與其工作量的差距過大,使得對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的監督無法面面俱到。
三、電網固定資產管理流程的優化措施
(一)固定資產驗收與登記流程的優化措施
1.完善固定資產驗收制度。驗收工作應由項目管理部門組織實物資產管理部門、設備使用保管部門、財務部門以及審計部門共同驗收,根據《工程驗收現場盤點驗收》及竣工設計圖到現場開展電網實物資產清點、核對和簽字,確保新增的資產符合事前計劃要求。然后再由內審部門對《盤點清單》進行審核,審核之后才能將資產登記入賬。
2.完善固定資產登記體系。固定資產登記涉及固定資產基本信息和資產價值兩部分內容。價值登記部分,提出資產卡片的賦值由估價轉資和調整轉資兩步來控制。估價轉資是在內審部門審核完成后由財務部門編制竣工決算報告的一個初步賦值階段,同時為了保障資產價值的真實性,另請外部審計單位對固定資產進行評估,針對評估結果進行調整轉資,保證資產的價值,堵塞賦值過程的漏洞。
(二)固定資產清查盤點流程的優化措施
為使固定資產清查盤點工作落到實處,電網公司成立固定資產清查小組,由多人共同負責,各相關部門共同參與協作,檢查內容不僅僅只是設備存在的完整性,設備的使用質量和閑置情況也需要注意,在盤點設備前,項目組成員需要集中討論,制訂清查盤點計劃。在盤點過程中,盤點小組還應做好問題應對機制,對遇到的瓶頸以及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討論分析,并做好記錄。如果發現有非正常報廢報損的固定資產出現,應組織專門的技術人員對其進行鑒查,并開展原因篩查和責任認定,同時更新相關的資產財務信息。清查盤點結束后,應形成規范的匯報結果,由相關部門共同簽字核認。
(三)固定資產更新改造流程的優化措施
1.完善更新改造計劃編制審批環節。進行更新改造工程時,業務部門應提前做好規劃,根據固定資產實際使用運行情況、生產經營要求及管理的需要,提出技改申請,并合理安排工期計算轉資的時間節點,預防轉資發生而工程未完工。對技改申請的審批流程予以重視,選派專門的技術人員和財務人員共同進行審批,對技改方案的合理性、科學性做出正確判斷,避免出現依靠經驗判斷而導致的無序低效工作和資源浪費現象。
2.優化更新改造過程管理和事后管理。公司應對實物資產做好歸類,建立重大資產和特殊資產設備檔案,詳細并定期填寫資產設備使用時間和使用狀態,對相關資產設備已經拆除的部分應及時進行報廢清理,當更新改造工程項目發生時,應及時在系統中標注最近一次改造的時間,做好有關記錄和備查賬。
(四)固定資產報廢處置流程的優化措施
公司應該完善固定資產報廢處置的審批程序,對于報廢處置的相關職權劃分、標準和審批程序等進行明確規定。項目管理部需要組織使用保管部門對申請報廢的固定資產進行技術層面的鑒定,確定是否符合報廢處置標準。進行報廢處置時,財務部門注銷固定資產臺賬和固定資產卡片。對于報廢電網固定資產殘值評估不合理的情況,可以從外部聘請專業的資產評估團隊來協助財務部進行報廢設備的估值。
四、固定資產管理流程實施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電網公司風險管理體系
由現有風險管理委員會牽頭新設資產管理委員會并在此基礎上成立固定資產專項審計工作小組,為固定資產的管理建立三道防線體系。第一道防線由基層業務部門形成,主要是執行基本流程環節;第二防線由新設立的資產管理委員會和固定資產專項審計小組形成,除了在對固定資產各環節實行全過程專項控制監督外,還需要在事后或者年末進行抽樣審計;第三道防線,風險管理委員會需要提前識別,并及時制定風險應對措施,積極做好事前應對工作,預防一般風險發展成為重大風險。通過三道防線實現從上至下的風險管控,為固定資產管理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二)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環境
電網公司應當對各部門職責進行明確劃分,將固定資產取得驗收、使用保管、調撥轉移到清查盤點和報廢處置等業務流程進一步細化到具體的崗位,明確各崗位的職責權限,同時定期召開交流會議,讓資產管理人員能及時處理在管理環節中的各項問題,商議解決方案。其次,電網公司應制定一個系統的內控責任追究機制對固定資產管理周期進行全程跟蹤,一旦發現問題立即進行有效處理。此外,電網公司應設立一套完整合理的固定資產管理考核與績效評價體系,將績效獎懲機制與崗位執行評價標準相對應,同時并入員工評優評先等考核體系。
(三)完善內部控制監督體系
電網公司雖然已建立了內部稽核部門,但是在進行事后檢查的同時,還應當加強對固定資產的日常監督、加強對固定資產管理的專項審計,監督落實各項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一要提高固定資產內審人員業務能力,除了需要富有經驗的財務人員、審計人員外,考慮電網固定資產的特點,還需要配備具有生產技術專業知識的人員,同時需要對內審人員制訂定期的培訓學習計劃。二要開展固定資產專項審計,固定資產專項審計小組要結合實際情況制訂合理的審計計劃,特別是針對實際工作中呈現出來的問題和流程中的風險點和關鍵控制點,要加大審計力度或者是審計次數。
(四)完善固定資產管理信息系統
將PMS和ERP兩個系統實現升級,解決系統字段名稱和字段選項等信息口徑不一致的情況,制定統一的設備卡片與資產卡片的信息填寫模版。實現設備新增、異動、退運處置等與財務價值管理無縫對接,強化成熟套裝軟件各實物管理信息同步集成的深度,提升賬卡物自動同步集成水平,當固定資產狀態變化時,各部門應當按照操作流程規定對固定資產管理信息及時錄入更新。同時在PM模塊構建固定資產管理辦法查詢中心,將與固定資產管理有關的各項日常流程操作方法和內部控制制度進行發布,方便固定資產管理人員查看相應內容。
參考文獻:
[1]? 丁小云.關于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典型案例分析.會計之友,2007,(5):67-69.
[2]? 李二軍.電網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實務研究[J].會計之友,2015,(9):104-107.
[3]? 韓錕,李有華,張俊民.國家電網公司內部審計工作的創新與實踐[J].財務與會計,2018,(19):80-81.
[4]? 李玲,毛嘉淳,吳昱辰.電網公司廢舊物資內控管理現狀及風險防范對策[J].財務與會計,2017,(18):14-15.
[5]? 李文.國有企業固定資產報廢處置問題思考[J].財會通訊,2015,(22):93-96.
[6]? 劉芳.基于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視角的高職院校固定資產管理探討[J].財會通訊,2012,(5):67-69.
[7]? 周胤,祝維亮.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體制研究[J].財會通訊,2012,(23):85-87.
[8]? 王瑋.內部控制視角下供電企業固定資產管理探討[J].商業會計,2015,(24):105-106.
[9]? 于國海.景電工程固定資產管理探究[J].財會研究,2011,(21):60-62.
[責任編輯 文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