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鑫予 于善波

摘 要:黑龍江省有著毗鄰俄羅斯的優勢地理條件,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下,實現跨境經濟合作區的構建有利于黑龍江省經濟的長足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曾在針對東北經濟發展的座談會上指出,黑龍江省要充分發揮地緣優勢,積極響應國家倡議,實現中俄兩國東北地區與遠東地區戰略對接的順利開展。黑龍江省在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背景下,以建設對俄跨境合作區為契機,創新對俄合作方式,推進開放型產業新體系的構建,從而實現“打造一個窗口、建設四個區”的發展構想??缍斫洕献鲄^在黑龍江省的建設具備了政治、經濟、地域等優良條件。同時也應注重文化、經濟等因素,要積極整合黑龍江的省內資源,選擇潛力產業,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關鍵詞:黑龍江省;俄羅斯;跨境經濟合作區
一、背景條件
1.政治基礎
中俄兩國近些年,在政治經濟上密切合作,國際舞臺上緊密協調,真正實現了全面的戰略共贏。時任俄羅斯總理的普京在2009年簽署了第2094號俄聯邦政令,發布“2025發展戰略”。這代表著在2025年之前,俄羅斯將重點關注遠東及貝加爾地區的戰略發展,以此為契機全面提升國內的經濟發展水平,從而提升其國際地位。基于我國“東北地區與俄合作規劃”政策的落實,中俄兩國關于跨境經濟合作區的建設已提上日程。隨著中國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的振興,以及俄羅斯經濟的恢復,我國黑龍江省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戰略合作將全面、深入地展開,合作模式也將更加多元化。
當地時間2019年11月13日,在巴西利亞,習近平主席親切會見了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中俄建交70周年的重要年份,習近平強調,新時代要有新舉措、新作為。雙方要繼續共同努力,結合國際形勢發展變化,根據各自國家發展和雙方合作需要,開拓創新,推動中俄關系在高水平上保持積極健康發展勢頭,不斷取得新成果,更好造福兩國人民,惠及地區及世界。
2.經濟基礎
中俄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的首要前提是貿易的互補性和資源的富集性,在此基礎上兩國邊境地區產生分工,進而推動兩國間的貿易活動,實現中俄兩國資源的優化配置。中國作為俄羅斯的友好合作鄰國,自2010年至今,一直是俄羅斯最大的貿易伙伴國。2018年,中國與俄羅斯的雙邊貿易額總計為1070.6億美元,其增幅達到27.1%,實現歷史新高。目前,中國參與的對俄規劃投資項目總計有30多個,資金超過40億美元,并且建立了中俄經濟合作發展基金,總規模為1000億美元。
2018年-2019年中俄雙方以地方合作交流年為契機,深入挖掘雙方合作潛力,調動了地方開展合作的積極性。黑龍江省積極承辦“中俄博覽會”和“哈洽會”等大型展會,不斷完善發展產業聚集帶、對外開放園區體系和產業合作基地。搭建雙邊貿易合作平臺,延長中俄跨境產業鏈,努力提升跨境經濟合作區發展水平。
3.地域優勢
黑龍江省作為“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省份,在中俄跨境經濟合作中具有獨特的先天地域優勢。其具有5個國家一類口岸,與俄羅斯接壤的國境線長達2981公里,同時有著10個邊民互市貿易區。黑龍江省對俄進出口貿易總額在2017年達到109.9億美元,為全國的13.1%。
黑龍江省緊跟國家戰略決策的方向,在新時代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會議精神。以將黑龍江省打造為對俄開放的重要口岸為目標,在政策、設施、資金等方面實現了全面協作,為中俄雙方的進一步合作打下了堅實基礎。實現對俄合作向俄羅斯中部和歐洲腹地延伸、向全方位轉變,以對俄為重點的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正在加快建立。黑龍江省要以“打造一個窗口,建設四個區”為統領,統籌配置各方面資源,以推動對俄全方位交流合作不斷取得新成效。
二、路徑選擇
1.立足黑龍江省特色產業
以“一帶一路”為背景,中俄跨境經濟合作區的建設應立足于兩國合作互利、優勢互補的前提下,對于跨境合作區產業的選擇,應以中俄雙方協調發展為前提,選擇兩國沿岸地區具有潛力的特色優勢產業,比如農業、林業和旅游業,從而通過跨境經濟合作區的建設,解決黑龍江省對俄合作產業單一的問題,為國家進一步推進中俄邊境地區開發開放探索新路徑。作為黑龍江省的特色優勢產業,要以農業發展作為對俄合作的重點,促進中俄跨境經濟合作區的農業產業發展,可以實現我國糧食進口環節的多元化,有利于黑龍江省內區域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在中俄兩國戰略協同的基礎上,協助農業企業實現互利發展。
同時,應利用“俄羅斯創新2020戰略”與“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相對接,加快發展重點產業,打造新的跨境區域經濟增長極。利用黑龍江省對俄投資合作的地緣優勢和歷史傳統,發揮特色產業特點,實現差異化發展,從而構建出優勢互補、特色突出、核心競爭力強勁的產業合作新局面。在此基礎上,通過培育區域產業集群,解決黑龍江省配套產業不足的發展問題,從而利用重點產業的發展帶動力,提高省內資源配置效率,促進黑龍江省內區域性經濟的協調發展。
2.創造優勢合作環境
基于中俄兩國戰略合作的強烈意愿,結合戰略導向的要求和共同發展的前提,建立黑龍江省對俄跨境經濟合作區是大勢所趨。黑河大橋的通車為中俄雙方跨境經濟合作區的建設提供了重要契機,黑龍江省應發揮地緣優勢,依托中俄兩國資源和市場,實現跨境和跨區域的產品進出口生產活動。為吸引沿邊地區的產業轉移集聚,黑龍江省對合作區的建立應選擇適當的區域位置。既可以在現有開放口岸的基礎上擴建設立,也可以另行選擇條件優越的地區新建設立。兩者皆是有利有弊,中俄跨境經濟合作區的選擇應從長遠著手,以互利共贏為原則,謹慎決定。
為創造優勢的合作環境,黑龍江省對俄跨境經濟合作區選定的城市應有一定的要求。要實現中俄跨境經濟合作區的長足發展,首先應加快黑龍江省沿線地區的城市化建設進程,在此基礎上才能逐步提升地區的工業化水平,從而建立穩固的產業基礎。黑龍江省存在著部分沿邊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低的現狀,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跨境經濟合作區的發展。對此,可以考慮出臺相關的優惠政策,以吸引外來企業及移民落戶黑龍江省,加快沿邊地區的城市化發展進程。
3.細化合作區建設
跨境經濟合作區的功能具有多元性,在貿易投資的基礎上,還要兼顧合作、免稅、文化交流等功能的實現。因此,黑龍江省對于中俄跨境經濟合作區的具體建設方面,應細化到不同的功能區。爭取在分區合理、使用便利、功能明確的基礎上,兼顧經濟效益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在實現當前發展目標的同時,充分考慮到黑龍江省與俄羅斯的長期合作和可持續性發展。在跨國經濟合作區機構設置方面,應當在中俄經濟合作區內部設立以維護合作區正常運營為目的的常規機構。除此之外,還應當在黑龍江邊境沿線地區設立以輔助為目的的定期性機構,來幫助入區企業辦理相關手續和解決相關問題。
中俄跨境經濟合作區應秉承細致、高效、便捷的工作原則。在此基礎上應規范合作區的辦事程序,責成有關部門出臺相關的辦事程序標準,使得工作人員在各個流程都有章可循,避免出現責任不明的情況。因為跨境經濟合作區的事務繁雜,涉及兩國政策問題,難免會出現不同國家處理方法不同的情況,所以建立一條中俄兩國事務快速協調的通道就顯得尤為必要,應由兩國政府中負責跨境經濟合作的有關人員,來對合作區中需要雙方共同解決或制定規范的事務進行協商、協調和溝通。
三、對策建議
1.增進兩國文化交流
創建中俄跨境經濟合作區首先要實現文化上的理解和互信。黑龍江省憑借獨特的地理優勢,多年來與俄方在多方面進行了文化交流,促進了兩國的友好往來,建構了兩國合作的良性認同。在今后的合作中,黑龍江省可以通過創建跨境文化產業園區為途徑,關注邊境地區多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的傳播和共享,營造兼容并包的文化氛圍。在合作過程中,要積極進行溝通了解,促使跨國經濟合作區的順利構建。以此為基礎,充分利用黑龍江的地域特色資源,重點打造“冰雪+文化”的發展模式,舉辦促進兩國人民交流的體育競技活動和文化旅游路線。創新中俄兩國民間交流樣式,為經濟合作區的建設奠定堅實的文化交流基礎。
黑龍江省應進一步加強同俄方相關政府部門、社會團體的友好交流,在經濟、文化、教育等各領域加強合作。特別是要定期與俄方政府進行高層互訪,促進各領域內的深入合作,積極建立友好互助城市。以中俄兩方特色民族文化為基礎,面向基層群眾,積極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建立起相輔相成的跨境文化網絡關系。同時,可以通過中俄聯合辦學來培養專業人才,積極開展高校內的學術交流,增進雙方文化的相互了解,從而進一步鞏固所建立的友誼,增強兩國文化互信、戰略協同、經濟互助,為長期友好的合作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2.推動邊境地區經濟發展
城市作為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載體,其經濟發展水平往往能夠決定當地的產業集聚程度。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能夠帶動地區工業化的發展,同時工業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城市化。通過兩者相互促進的循環推動,可以使得跨境經濟合作取得長足的發展,加快生產要素的有效流動,提高區域內的分工協作能力,從而提升產業的規?;?。
黑龍江省由于特殊的地理、氣候和歷史原因,沿海口岸城市存在城市發展水平不足,人口過少的問題。不僅不利于地區的開發開放發展,而且將嚴重制約跨境合作區的進一步發展。要吸引人口就要落實相應的優惠政策。比如通過提升沿??诎兜貐^工資待遇、針對外地移民提供安家費、解決移民家屬和子女的工作教育問題等。緊跟我國城市化發展的節奏,利用有利時機逐步提升黑龍江省沿海城市的人口數量。最大限度地利用優惠政策,完善口岸地區基礎設施的建設。通過提升跨境地區的綜合實力,使其成為地區發展的中心,從而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
3.整合黑龍江省內資源
黑龍江省有著豐富的邊民互市貿易經驗,這為中俄跨境經濟合作區的建設提供了寶貴的資源條件,能夠提供豐富的經驗指導。黑龍江省應在“一軸兩翼”發展模式的基礎上,以“中蒙俄走廊”為中心軸,以省內經濟發展程度較好的城市和地區為翼,以中俄跨境經濟合作區為中心,逐步建立黑龍江省內的經濟網絡。增強省內大型城市與沿邊地區的聯絡,形成內地與邊境聯動發展,經濟上相互促進的局面。
建設對俄走廊式跨境經濟合作方式,有利于產業集群,使得勞動力、交通運輸、生產資料等發展要素沿邊境線呈帶狀分布,并且能夠加強中俄兩側腹地的聯系,使得資源、產業可以在更大的范圍內進行流動和布局。同時,走廊式經濟合作區的形成也可以提升兩國生態資源的區位價值,提高其經濟效益和使用效率。在未來的中俄跨境經濟合作區發展中,整合邊境地區的貿易資源,加強兩國資源共享,建設國際化的物流體系,將黑龍江省打造為中國同俄羅斯進出口貿易、文化交流、區域經濟合作的多方面平臺。
4.選擇潛力合作產業
中俄跨境經濟合作區的建設應以雙方產業的協調發展作為前提,并以產業布局、科技創新、生態環保等作為切入點進行合作,將其發展為更具潛力的自貿區。針對我國對俄經濟合作數量和質量都有待提升的問題,跨境經濟合作區的建設為我國推進沿海城市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通過區域內合作水平的全面提升,帶動滯后產業的發展。跨境經濟合作區的建設離不開國家的政策支持,建議比照相關地區的優惠政策,吸引國內有實力的企業、國開行和中投公司等對跨境經濟合作區進行投資承建。從而加快經濟合作區的全面建設,解決黑龍江省內投資資金短缺的難題。作為農業大省,黑龍江省在對俄農業合作上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除資源優勢外,該省還具有對俄合作的需求優勢和產業協同優勢。發展具有巨大潛力的對俄農業合作,不僅能夠解決兩國的糧食問題,還對區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5.優化產業結構升級
黑龍江省要構建對俄跨境經濟合作區,要加快省內各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同時要兼顧中俄兩國的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強區域間的交流合作,提高協作分工能力,促進生產要素的高效流動,從而提升產業的集群化和規?;?。重點發展黑龍江區域性優勢特色產業,提升進出口和生產性服務水平,使得跨境經濟合作區帶動東北三省的協調發展。
黑龍江省應根據省內不同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整合現有的沿邊口岸資源,構建獨特、有地區特色的跨境經濟合作區。以工業、農業為重點進行對俄雙向合作投資,擴大兩國工業技術合作范圍,提升原油等初級產品的進出口規模。為促進中俄雙方收付匯便利化,還應增設相關地區跨境電子商務服務網點。在黑龍江省內,應綜合利用哈爾濱市經濟條件好、發展水平高的優勢條件,加速帶動周邊欠發展地區,從而實現中俄跨境經濟合作的跨越式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友君.新時期建設中俄跨境合作區路徑分析[J].商業經濟,2018(05):01-02.
[2]邊靖涵.黑龍江省建設中俄跨境經濟合作區路徑分析[J].西伯利亞研究,2018(02):42-44.
[3]王佳慧.中俄跨境經濟合作區:理論解讀、現有基礎與具體設想[J].知與行,2017(07):116-121.
作者簡介:孫鑫予(1995.01- ),女,漢族,籍貫:山東省泰安市,單位:佳木斯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學位: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