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是英語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能夠為學生知識面的擴展以及認知理解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在素質教育深入實施的背景下,教師加強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鍛煉與培養,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高效地對英語知識進行理解與掌握,實現促進學生英語能力發展的教學目標。初中階段的學生開始接觸較長文章的閱讀理解,這正是提升學生閱讀水平的關鍵時期。在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借助任務教學法帶領學生對文章進行探究分析,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對文章的內容以及其中包含的英語知識進行掌握理解,實現其閱讀能力以及英語知識水平的提升。本文將以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八年級下冊Unit 7的課文為例,探究任務教學法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任務教學法;教學實踐
【作者簡介】王萌,陜西省西安市碑林區西安市第七十一中學。
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英語課程的教學目的不僅是要學生了解與掌握英語知識,同時還要讓學生能夠靈活熟練地應用,獲得認知與能力的協調發展,為實現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支持。其中閱讀能夠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獲取,在促進學生英語能力提升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對教學活動進行改進與調整,注重開展閱讀能力的訓練,使之能夠更加適合學生的發展需求,實現教學活動的目標。任務教學法能夠使學生的學習目標更加明確,為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以及學生能力的增強提供支持。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任務教學法應用到課堂活動中,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其在閱讀實踐中獲得思維認知和實踐能力的提升,實現教學目的。
一、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設計相應的閱讀教學措施
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之一,學生是影響教學效果以及自身知識與能力水平發展的關鍵因素。為了保障教學活動的效率并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協調發展,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首先要對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以及學習能力等方面進行了解分析,并制訂有針對性的教學措施,使之能夠更加貼合學生的發展情況并滿足教學的需求,為教學活動的開展以及效率的提升提供支持。閱讀活動的進行需要學生具備相應的認知與理解能力,因此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進行分析,再根據其具體情況設計教學計劃與安排,保障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效獲得閱讀能力的增強,為教學活動效率的提升以及學生的發展提供支持。
筆者在設計教學計劃并進行教學活動之前,首先會對學生的認知發展情況和學習能力進行簡單的測試與了解,以保障教學活動能夠順利地進行。比如在對文章“Qomolangma-The Most Dangerous Mountain in the World?”進行講解與分析之前,筆者首先會對這一單元的整體教學目標以及當前學生的英語水平進行了解。通過前期的教學筆者發現,本班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語言基礎,能夠對比較級和最高級的表達以及相關的地理知識進行理解認知,但是存在部分學生的自信心不高、整體英語水平不一的問題。因此筆者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會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內容的安排,通過互助合作學習引導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閱讀活動中,在幫助學生加深課文理解的同時獲得閱讀能力的增強。
二、二次整合開發教材信息,合理調整課堂教學活動
教材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輔助工具,能夠為教學活動進行方向上的指導,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的參考。但是由于學生發展情況上的差異以及教學水平上的區別,教師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對教材的內容進行重新設計與整合,并調整課堂教學活動,使之能夠更加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在英語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材中的課文是講解與分析的重點,教師在教學時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調整,能夠讓學生更加高效地進行閱讀。因此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內容并進行二次開發,設置滿足學生需求的教學內容,為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以及學生英語能力的發展奠定堅實有力的基礎,實現教學活動的目的。
在借助課文進行閱讀教學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高效地進行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筆者會根據學生的需求對課本進行二次開發與整合,通過任務教學法將閱讀活動分為匹配段落大意、整體閱讀理解文章內容以及段落閱讀搜集文章細節三個板塊,幫助學生循序漸進地對課文的內容分進行認知與理解,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比如在整體閱讀理解文章內容時,筆者會參考教材中3c部分的問題以及課文的內容,設計T or F判斷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文章的深入閱讀,從中找出相應的描述并判斷問題的正確性。讓學生能夠通過閱讀對文章中的信息進行深入掌握,從更加全面的角度理解課文,同時也使學生熟悉T or F題型,為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增強以及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創造條件。
三、利用圖片進行生詞釋義,夯實學生英語知識基礎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對學生進行興趣的激發與調動,能夠引導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為教學效率的提升以及學生能力的增強發展創造條件。導入作為課堂教學中的第一個環節,起著奠定課堂整體基調并引出教學內容的作用,能夠對教學效率以及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產生最直接的影響。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重視導入環節的作用,借助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多樣化信息激發起學生的探究學習興趣,保障課堂教學活動順利進行。在初中英語課堂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利用圖片對文章的信息進行導入,帶出主要內容,幫助學生產生閱讀興趣并進行理解,從而保障教學活動的效率,實現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
文章中的重點詞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對文章的內容進行理解與認知,起到影響閱讀效果的作用。因此筆者在帶領學生進行課文閱讀時,首先會對文章中出現的生詞和重點表達進行講解分析,為提升閱讀效率以及學生的英語水平作好鋪墊。因此筆者在對課文進行講解分析之前會借助圖片示意的方式引導學生對生詞進行理解與認知,使其加深印象,更加高效地進行英語閱讀。
四、通過問題展示段落大意,幫助學生搜集關鍵信息
閱讀作為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不僅能夠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對文章包含的知識進行理解與掌握,同時還能夠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鍛煉與培養,為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與發展創造條件。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重視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訓練,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更加有效的培養與鍛煉,在提升教學效率的同時實現學生閱讀能力的增強。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中,為了使學生的閱讀能力獲得更加有效的鍛煉與培養,教師可以利用問題導學法引導,借助問題將閱讀材料的段落大意展示給學生,幫助其進行初步了解,并使其能夠在閱讀過程中積極地搜集關鍵信息,為教學效率以及學生閱讀能力的增強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在學生進行文章閱讀之前,筆者首先會根據文章的內容以及主要知識點進行問題的設置與安排,讓學生對文章的整體內容、段落大意以及知識細節等方面進行循序漸進地了解與掌握,幫助其更加全面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并獲得認知能力的提升與發展。比如在第一遍速讀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將文章三個段落的主旨大意進行匹配,例如通過關鍵語句“Qomolangma rises the highest and is the most famous”和“is very dangerous to climb”等與教材中給出的“Facts and dangers”這一段落梗概相契合。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只要能夠找出這些關鍵語句,就能夠順利地與對應段落進行匹配,并對文章的細節進行理解與認知,掌握其關鍵信息,從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內容,實現閱讀效率的提升。
五、設置任務分析文章細節,帶領學生深化課文理解
任務教學法能夠通過讓學生完成預設的任務,使其對所學的內容進行認知與了解,在提升知識水平的同時獲得實踐應用能力的發展,為促進學生的全面協調發展奠定更加堅實有力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分析與講解知識時可以借助任務教學法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通過任務的指引對教學內容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與理解,把握其中的細節,為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以及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創造條件。因此在初中英語課程的教學實踐中,為了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鍛煉與培養,教師可以通過設置閱讀任務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的細節,使學生在精讀過程中深入全面地把握文章的內容,從而為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以及學生閱讀水平的增強提供保障。
為了讓學生在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增強閱讀能力的同時更加牢固地掌握英語知識,筆者在學生完成閱讀活動之后,會安排任務引導學生對文章的內容以及知識重點進行總結歸納,實現認知的深化與鞏固。比如讓學生將文章中出現的比較級和最高級進行收集并整理出其原型到最高級的完整變化過程;然后再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根據給出的每段的主題句,對課文的內容進行復述。
六、借助作業延伸閱讀內容,引導學生思想認知發展
實踐應用是教學活動的一項重要環節,能夠幫助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內化和歸納整理,檢驗其學習效果;同時還能夠反映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幫助教師進行調整與改進,為教學效率的提升以及學生能力與素養的發展提供保障。作業就是實踐應用的形式之一。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通過布置作業為學生提供實踐練習的機會,引導其對教學內容進行整理總結,并體會其中蘊含的思想和文化認知,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思想觀念的發展與進步。因此在初中英語課程的教學實踐中,為了保障學生的閱讀效果,教師在進行閱讀指導時,要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整體水平布置合適的閱讀作業作為延伸內容,使其更加牢固地掌握英語知識,并獲得思想觀念的引導,為實現教學效率以及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創造條件。
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有效地對閱讀教學中所學到的英語知識進行深入理解與掌握,筆者會借助作業加強引導,讓學生通過課外閱讀的方式對課文內容進行補充,使其獲得閱讀能力的鞏固以及思想認知的發展,為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以及學生英語能力的提高創造條件。比如本文中對登山英雄的精神進行了贊揚,為了讓學生從中獲得情感態度的轉變,筆者會以課文為藍本編寫介紹登山英雄的閱讀文章,引導學生學習感知登山者的堅毅品質,并在下次教學時進行提問與檢測,了解學生的閱讀效果,從而實現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以及價值觀念的轉變發展,實現教學活動的目標。
七、總結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借助任務教學法對學生的閱讀進行引導,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活動的效率,實現教學活動的目的。在進行教學時,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設計相應的閱讀教學措施,創造閱讀條件;利用圖片導入文章的信息,引出課堂主要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重點詞匯的講解介紹,夯實學生的英語知識基礎,降低閱讀難度;借助問題展示各段落大意,幫助學生搜集關鍵信息,整體把握文章;設置任務分析文章的細節,帶領學生深化課文理解,掌握重點知識;借助訓練整理閱讀的內容,引導學生思想認知進步,實現教學目的。通過以上途徑讓學生在閱讀實踐過程中深化對于英語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實現其英語能力與素養的協調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淑娜,鐘蘭鳳.任務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海外英語,2018(24):188-189.
[2]周雪貞.關于英語閱讀問題設計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式的探究[J].海外英語,2018(16):44-45.
[3]胡赟.淺析提問法與任務型教學法在英語閱讀中的應用[J].戲劇之家,2018(26):203.
[4]張麗蓉.任務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狀況調查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12):32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