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明確地理核心素養的前提下,教師可通過合作探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知識,并加強合作交流。本文以商務星球版七年級地理上冊“經緯線與經緯度”教學為例,在地理核心素養思想的指導下,探討如何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初步感知地理的空間概念,培養區域認知、綜合思維和人地觀念。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地理;合作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21)06-0255-02
地理核心素養是學生經過學習后獲得的比較穩定的地理知識、地理能力、地理態度和地理情感的集合,能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地理問題,從地理的視角思考問題、積極探究問題。本文在明確初中地理核心素養的前提下,以“經緯網和經緯度”教學為例,提出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分析比較經緯線以及經緯度的差異,使學生在問題探究中提高地理學習興趣,學會使用地球儀解決問題、總結規律,并形成初步解決問題的思路,建立地理空間概念。
一、研究背景
2014年教育部頒布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 落
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指出,“教育部將組織研究提出各學段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體系”。2016年《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正式發布,在人才培養的新形式下,核心素養成為了人才培養的新方向,各級各類學校均在積極倡導核心素養的培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1]。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應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以學生的地理視角和地理技能為中心,以地理學科素養和地理核心概念為基礎[2]。同時,利用地理輔助工具創造多樣的課堂文化,采用恰當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
二、研究現狀
地理核心素養是學生通過地理課程的學習,初步形成地理學科素養,在此基礎上有機結合基礎教育課程,提煉出地理學科中那些更關注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必備品格及關鍵能力[2]。國內學者對地理核心素養的研究主要在理論指導方面,對于實際教學中的核心素養研究較少。有學者研究認為地理核心素養應具備穩定性、關鍵性、獨特性、實踐性和生長性的特點,從地理學科教育的價值取向看,地理核心素養應包含空間視角、地圖技能、綜合思維和人地觀念四大方面[3]。也有學者的研究基于地理教育學理論,從地理素養的構成要素中選取居于核心地位的部分,從而構建學生地理核心素養[4]。關于地理學科素養的研究,關注點基本都在高中階段,初中地理核心素養的研究成果較少。因此,本文在地理核心素養理念的指導下,探究初中地理教學應如何實施合作探究策略,培養初中生的區域認知和讀圖思維能力。
三、研究內容
(一)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教學目標:利用地球儀,找出經緯線,說出經緯線的特點;觀察地球儀,說出經緯度的劃分及其變化規律;觀察地球儀,理解半球的劃分。
核心素養下的教學目標:學生自主合作制作地球儀,說出經緯線的特點;觀察地球儀,小組合作探究得出經緯度變化規律;設置情境,理解東西半球及南北半球的劃分。
(二)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師:這幾天臺風不斷影響我國沿海地區,我們這里也受臺風影響刮風下雨。在臺風登陸前,氣象局已經發了臺風的具體位置,請同學們思考一下,氣象局是如何確定臺風的位置?
去看電影時,我們通過橫向所在的排數和豎向所在的列數就可以找到座位。同理,在地球儀上,我們只需找到對應豎著的線和橫著的線就可以確定一個點的位置。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就是地球儀上的經線與
經度。
活動一:經線與緯線的特點。
師:請同學們合作制作地球儀,并觀察制作的地球儀,分別說出什么是經線與緯線。
生:經線是豎著的,是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的半圓形弧線。緯線是橫著的,是與赤道平行、與地軸垂直的圓圈。
小組合作:找到地球儀上的經線與緯線,比較經緯線的特點(如表1)。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讓學生學會交流共享。
活動二:經緯度的判斷。
師:經線有無數條,這么多條經線我們要如何區分經線呢?
生:從0°經線(本初子午線)開始,向東、向西各
分為180°。
師:你能歸納出東經、西經特點嗎?
生:度數向東增加為東經(E),度數向西增加為
西經(W)。
小組合作探究:緯線變化特點。
小組展示:度數向北增加為北緯(N),度數向南
增加為南緯(S)。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知識遷移能力。
活動三:東西半球的確定。
師:若我們把地球劃分成兩半,分別為東半球與西半球。你會從哪里劃分?
生:0°經線。
師:請同學們觀看幻燈片演示。
生:我通過觀察發現東西半球分界線是20°W和160°E。
師:你能總結出東西半球范圍嗎?
生:小小為東,大大為西。
小組合作探究:南北半球的分界線及范圍。
小組展示:
南北半球分界線:赤道,又叫0°緯線。
南北半球范圍:北半球為0°—90°N,南半球為
0°—90°S。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合作歸納能力,學會區域判斷半球位置。
四、教學反思
本課所講內容是初中地理第一冊第一章第一節的教學內容,講授這節課時很多學生對地理學習抱有強烈的好奇心,此時在教學設計時應盡量設置學生感興趣的環節,不應過度深入講解知識點,以免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影響后期教學。本課主要借助地球儀,讓學生通過制作地球儀、觀察地球儀的動手、動腦過程,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合作探究,學生對教學內容印象更加深刻,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發揮各自的長處,各抒己見,增強了學習的信心。
運用小組合作探究,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課堂變得更加新穎。但有時也存在學生過度活躍,教師不能很好掌握教學節奏的情況,這就需要教師積極提升自身的教學功底,靈活把握課堂,讓學生充分發揮主動性、創造性,有效建構地理學習的框架,提升地理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趙婀娜,趙婷玉.《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N].人民日報,2016-09-14.
[2]核心素養研究課題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J].中國
教育學刊,2016(10).
[3]湯國榮.地理核心素養的構成與內涵[J].中學地理教學
參考,2015(10).
[4]劉霞,朱志剛,陳佩堯.應用數字星球提升初中生地理核
心素養的教學策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
【作者簡介】
秦雪(1994~),女,漢族,云南師宗人,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學科教學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