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毅

(圖/視覺中國)
來自貴州的布依族少婦楊蓓就因為拋棄并殘殺了自己的親生兒受到法律的制裁,且被撤銷了監護人資格。
楊蓓與其男友葛定在浙江省紹興市某村租房同居,二人共同育有一子。2018年下半年,楊蓓與其他男子發生關系而懷孕。她不敢向葛定聲張,想打胎又沒有錢。粗心的葛定竟然一直沒有發現,只以為她懶惰怕動變胖了。
2019年6月13日凌晨4時許,楊蓓腹痛難忍,有過生產經驗的她知道快生了。楊蓓悄悄地起床,獨自騎上電瓶車至村公廁,在女廁所第二個蹲坑內產下一名活體男嬰。4時20分許,楊蓓騎行到公廁斜對面生活垃圾臨時堆放場,單手提起男嬰將其赤身裸體丟棄在垃圾堆中的一件紅色雨披上。為避免男嬰被人發現后獲救,楊蓓還將雨披翻折過來蓋住男嬰全身,然后把附近的廢棄紅磚堆在雨衣上。
楊蓓決意不讓自己的兒子成活,希望他被當作垃圾一樣神不知鬼不覺地混在垃圾中消失。生命力頑強的男嬰卻用聲音向世界發出了呼救,當日5時30分許,村民方明路過此地,意外地聽到了幾聲嬰兒的啼哭聲。方明順著聲音尋找,發現了被紅色雨衣遮蓋的男嬰。方明立即撥打了110報警。110民警迅速趕來,該男嬰已四肢冰涼、生命垂危,被立即送至紹興市婦幼保健院救治。
警方對村周圍的監控進行查看,查到凌晨 4 點多鐘騎著電瓶車出門的楊蓓,鎖定了犯罪嫌疑人。2019年6月14日10 時許,楊蓓在其出租屋里被警察抓獲歸案。
紹興市越城區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越城檢察院)指控楊蓓犯故意殺人罪,向紹興市越城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越城法院)提起公訴。直到第二次開庭宣判前,楊蓓才認罪。越城法院審理后認為,楊蓓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其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
楊蓓已著手實行犯罪,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屬犯罪未遂,依法減輕處罰。楊蓓作為監護人傷害未成年人,對其從重處罰;能自愿認罪,對其從輕處罰。楊蓓因已有兒子需要撫養、生活拮據等原因而實施上述犯罪行為,事后能認罪悔罪,可對其適用緩刑。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七十二條第一款之規定,以故意殺人罪判處被告人楊蓓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六個月。
法院判決楊蓓緩刑,更多地是出于人性的考慮,既遵守了法律規定,又照顧到楊蓓的實際情況,希望這個年輕的媽媽能夠悔悟,用盡心呵護、照顧被自己傷害過的孩子的行為來贖罪。但無知的楊蓓并沒有珍惜法院給她的機會,反而依然是一種破罐子破摔的狀態。一審判決之后,楊蓓認罪悔罪態度很差,沒有去探望過孩子一次,更沒有支付任何治療費用,而且仍然表示拒絕撫養孩子。
為此,越城檢察院對判決楊蓓緩刑提出了抗訴,理由如下:第一,楊蓓雖系犯罪未遂,但屬實行終了的未遂,減輕程度應從嚴把握。第二,楊蓓在審查起訴階段不認罪,審判階段第二次開庭宣判前才認罪,整體認罪表現不佳,從輕幅度不宜過大,原審對楊蓓僅判處有期徒刑三年,量刑畸輕。第三,楊蓓不符合緩刑適用條件。一方面,楊蓓不顧被害人生命安危將被害人置于電動車車簍,騎車過程中還致被害人摔落在地,后又單手提被害人將其赤身裸體丟棄于人跡罕至的露天垃圾場,并用雨衣蓋住以防被人發現,態度消極,手段冷漠,情節較重,原判也未認定情節較輕,不符合緩刑適用條件。另一方面,楊蓓一直否認其殺人故意,到案后表示不愿撫養被害人,得知被害人生命垂危時仍表示拒絕手術、拒絕轉院治療,甚至未對被害人進行探望或給予關心,無悔罪表現。
綜上,越城檢察院認為原判量刑畸輕,法律適用錯誤,請二審法院改判。
浙江省紹興市人民檢察院認為紹興市越城區人民檢察院的抗訴意見正確,請二審法院予以糾正。紹興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紹興中級法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20年6月17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
針對越城檢察院的抗訴,楊蓓解釋自己未看望被害人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資格,請求從輕處罰。楊蓓的辯護人認為:第一,本案應定性為遺棄罪。楊蓓在無撫養能力的情況下遺棄被害人,有遺棄的故意,但沒有殺人的故意;楊蓓遺棄被害人的地點為人流量較大的場所,有較大概率在短時間內被發現,且確實在短時間內被人發現了;楊蓓不想被害人被凍傷,用雨衣蓋住被害人客觀上起到保溫效果;即使以故意殺人罪定罪,原判量刑亦適當。第二,被害人顱內出血與腦積水,無證據證實與楊蓓的行為有必然因果關系,有可能是產道擠壓造成。第三,楊蓓于2019年7月1日、5日拒絕在診療方案上簽字,是因診療方案中僅提及必要時的措施而非必須措施,楊蓓也確實無力承擔費用,不能因此對楊蓓的量刑從嚴。第四,楊蓓對犯罪性質提出異議不屬否認犯罪事實,在了解不作為可構成故意殺人后表示認罪,應認定楊蓓在各個階段均能認罪認罰,不能因此認定楊蓓認罪態度不佳。第五,楊蓓處于赤貧狀態,另有一名小孩需撫養,系未遂、初犯,且有悔罪表現。綜上,請二審法院駁回抗訴,維持原判。
紹興中級法院經審查認為:楊蓓丟棄被害人的原因是出于被害人并非其與當時同居男友所生,其不想被男友發現被害人的存在。從楊蓓丟棄被害人的時間、地點及為避免被害人被發現獲救采取的行為判斷,楊蓓并不希望孩子得到他人關注并獲得有效救助,而是欲置其于死地以解脫。案發后,楊蓓知道其遺棄行為給被害人生命、健康造成嚴重損害,置之不理,不積極施救,未對被害人承擔過任何費用及看護、照料義務。綜合楊蓓實施遺棄行為的時間、地點、手段及事后表現,應認定其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
關于抗訴機關提出原判對楊蓓量刑是否畸輕及適用緩刑是否適當的問題,紹興中級法院經審查認為:(1)原判對楊蓓的量刑基本適當。理由如下:原審被告人楊蓓為避免其同居男友發現其與他人發生關系懷孕,同時也有撫養困難的因素,欲將其新生兒遺棄致死,屬情節較輕,且其故意殺人行為系未遂,原判對其判處三年有期徒刑罪刑基本相適應。(2)原判對原審被告人楊蓓適用緩刑不當。理由如下:①原審被告人楊蓓悔罪表現差。楊蓓在得知被害人生命垂危時仍表示拒絕手術、拒絕轉院治療,至今仍拒不撫養被害人,且未承擔任何費用也未探望、照料過被害人,行為惡劣、態度冷漠。②本案后果嚴重。被害人雖經多次住院、手術治療,現頭部無法直立,爬、站、說話均無法完成,不能正常生活,巨額醫療費用及護理費用只能由國家救助,給國家和社會造成嚴重負擔。綜上,不應認定原審被告人楊蓓有悔罪表現,對其不宜判處緩刑。
紹興中級法院于2020年6月30日終審判決判處楊蓓有期徒刑三年。
2020年5月11日,越城檢察院向紹興市民政局發出檢察建議書,建議紹興市民政局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楊蓓監護人資格,并妥善做好被害男嬰的監護照料工作。后紹興市民政局向越城法院申請撤銷楊蓓為被害男嬰監護人資格,并指定紹興市越城區民政局為監護人。
越城法院于2020年7月6日立案并進行了審理。
越城法院認為,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楊蓓的違法犯罪行為導致男嬰曾面臨死亡,雖經多次手術治療脫離了生命危險,但該男嬰生長發育明顯落后于同齡人,嚴重損害了其身心健康。2020 年8月13日,越城法院判決如下:撤銷楊蓓為其所生男嬰的監護人資格;指定紹興市越城區民政局為楊蓓于2019 年 6 月13 日所生男嬰的監護人。
本案也是紹興市首例由市民政局申請撤銷監護人資格的案件。
(本文人名均系化名)
編輯:夏春暉 3867532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