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程

只有充分的法律辯護,才能實現公平正義(圖/視覺中國)
2006年前后,我國律師行業掀起了一股專業化建設浪潮。一批綜合性規模大所開始劃分專業部門、實行內部分工、實現專業化轉型;同時,一些定位于從事某一類型業務的專業律所也脫穎而出,在細分市場中樹立領先地位。靖霖律師事務所就是其中之一。
2009年,徐宗新懷著打造法治“試驗田”的理念,在浙江創立起一家專做刑事業務的律師事務所。十多年來,律所秉持做“中國律師業發展探路者”的初心,深耕單一領域,注重內功磨練,打造特色品牌,加速全國布局……實現了一家刑事專業律所的規模化發展。它的耕耘和奮斗,它的踐行與突破,將在中國律所發展史與中國法治進程當中留下屬于自己的印記。
2019年,靖霖律師事務所將總部從杭州遷往上海,開啟了其規模化發展的新征程。近期,《檢察風云》雜志社記者對徐宗新律師進行了專訪,他對靖霖律師事務所在刑辯業務上的思考和探索做了交流。
《檢察風云》:2019年靖霖把總部從杭州遷到了上海,為什么會做出這樣一個改變?
徐:目前靖霖律師事務所進入了一個加速發展時期,過去四年我們在全國各地新開了16家分所,公司隊伍擴充到了300多人。將總部從省會城市杭州搬到上海是為了適應律所發展的需要,進一步推廣靖霖律師事務所在刑事辯護領域所探索出來的有益經驗和做法,推動刑事辯護行業向前發展。
上海是一個匯聚人才、輻射全國的國際性大城市,對于靖霖律師事務所繼續擴充隊伍、吸引人才將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上海又帶有“精細化”的氣質,而靖霖律師事務所要做的也是“精細化”的刑辯,符合我們的氣質。
未來靖霖律師事務所將立足上海,輻射全國,會逐步在全國各個省會城市開設分所。
《檢察風云》:您是從檢察官轉行到刑辯律師,出于怎樣的一個考慮?
徐:主要是個人的性格、興趣愛好和職業選擇。我個人性格天生喜好闖蕩,當時覺得單位里的工作內容較為固化單一,想出去見識下外面的世界,增加自己的閱歷。而我自己又對刑辯業務比較熟悉和熱愛,在我心目中真正的律師形象其實就是刑辯律師:在法庭上為被告人辯護,辯護成功,當庭無罪釋放。這種工作給人的成就感非常大。
另一方面,當時一種普遍的說法是刑事辯護難做,我想看看刑事辯護到底難在哪里,想通過設立一個專業的刑事辯護律師事務所,作為一個法治試驗田,去探索和研究刑事辯護業務。綜合這幾個方面的原因,最終我選擇了專門從事刑事辯護工作。
2009年,在浙江工業大學法學院的支持下,我與幾位律師一同創辦了浙江省首家刑事專業律所,并命名為“靖霖”。“靖”寓指在他人特別困難之時予以有力幫助,“霖”為“甘霖”“恩澤”之意。把“攻刑以專,相靖予霖”定為所訓,以“致力發展刑事業務,練就高超的專業本領,為客戶提供明白、充分且優質的法律服務”作為理想與信念,并為之不斷奮斗。
經過多年的實踐,靖霖律師事務所在刑事辯護方面有了一些心得體會,總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我們出的一些相關書籍,例如《刑事辯護實務操作技能與執業風險防范》,已經出到第三版,被評為法律界最暢銷的專業書籍之一。主要內容是律師如何辦理刑案及防范風險,從接案、會見、閱卷,到溝通、開庭、上訴,有操作指引,有理論解析,有案例分析,還有風險提示。算是對刑事辯護業務作了總結和分享。
《檢察風云》:您做刑辯這么多年了,現在來看,您覺得刑辯難在什么地方?
徐:我剛開始專門做刑辯業務的時候,刑辯業務收費難,效果差,風險大,執業難,是當時業內的普遍認識。這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方面是刑辯執業環境還不夠好,另一個方面是刑辯律師水平參差不齊。
針對這種情況,首先我們著手制定刑事辯護的標準化流程,為從業律師提供借鑒。一個案件拿到手上后,需要有一些基本的刑事辯護動作,比如說偵查階段會見六次,審查起訴階段、審判階段至少會見四次,起訴階段要提交三份書面的辯護意見材料,還要跟辦案部門至少進行三次溝通,等等,做了這些基本工作,起碼能夠保證質量。刑辯律師一方面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碰到問題也要去積極呼吁,及時通過行業協會、主管部門進行反饋,在溝通中解決問題,不斷推動執業環境的改善。這一項項做法落實到平時的工作中去,自然而然地能夠保證案子的質量,也在不斷地促進執業環境的優化。
《檢察風云》:為刑事犯罪嫌疑人辯護,經常會被人們誤解為“幫助壞人”,對于這種情況您怎么處理?
徐: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辯護是《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也是保障人權的需要,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也需要有人去維護。同時,刑事辯護制度也是保障司法公正的一個手段,能夠讓辦案單位兼聽則明,做出公正的裁決。幫“壞人”辯護不是壞人,作為辯護律師而言,維護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是我們的天職,對被告人有利的證據和意見一定要提出來,讓法庭去裁決。只有通過充分的法律辯護,法律才能實現公平正義。
當然,在受理案件時我們也會首先了解當事人的訴求。如果當事人提出的訴求不符合實際,或者超出了合法權益的范疇,甚至是提出了違法的訴求,那么我們也不會受理這種案子。一切都要在法律的框架之內,為當事人爭取合法的權益。
《檢察風云》:您在工作之余還在堅持出書,為什么要做這樣一件事呢?
徐:寫書是刑事辯護專業化成果的總結,這個成果需要拿出來與同行分享,給大家提供參考和借鑒。我們也會學習其他律所律師的優秀經驗和做法,來提升我們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水平。
其實,靖霖律師事務所一直有一個傳統,就是每辦成一個典型案例,都要及時地整理和總結經驗做法,在內部供大家交流學習。大家互相學習、互相借鑒,共同進步。這樣的案例數量到30個左右的時候,就會集結出版。例如2014年、2016年和2019年分別出版了《辯護人認為》《辯護人認為(第二輯)》和《辯護人認為(第三輯)》三部著作,當中匯集了所內律師多年來成功辦理的疑難復雜案例和心得體會。這些書既是靖霖律師們的心血,也是他們刑事專業知識的多年沉淀,是對國家刑事司法理論和實踐研究提供活生生的素材。
《檢察風云》:現在靖霖律所在不斷擴大,在吸收人才的時候,您比較看重什么素質?
徐:主要是兩方面,一是人品好,懂得“舍得”;另一個是刑事專業功底扎實,這樣培養起來比較快。
靖霖律師事務所有一套圍繞刑事律師核心素養的“內訓”體系,主要是“專業+口才”兩個方面。每周一晚上會有一個例會,側重于律師演講、辯論等口才訓練,每周三晚上有一個“刑辯道場”,側重于案例、專業知識分享,每位律師都要輪流講課來分享專長。
良好的基礎,加上靖霖律師事務所專門的“內訓”體系,能夠保證大部分律師都能快速熟悉和適應刑辯業務,成為一個合格的刑辯律師。
《檢察風云》:您認為律所未來的發展目標是什么?
徐:我們計劃用五年時間,在全國各省會城市開設分公司,完成全國的布局,律師的總人數達到600人的規模。通過“傳幫帶”把靖霖律師的刑事辯護業務技能提升到一定的程度,真正培養一支專業的、有益法治進程的刑事律師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