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庚華
在初中語文的授課過程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可以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也能讓學生們內在的主動性更多地被調動起來。開展互動教學形成一定的創新模式是非常必要的,作為教師要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并且開展各種有效的教學活動,提升互動教學的效果,讓學生們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的活動中。筆者認為初中語文的互動教學要考慮以下幾點問題。
一、打造互動性初中語文課堂的必要性分析
作為教師要深刻認識到學生真正需要什么樣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模式,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不僅考慮到他們獲取知識的需要,而且要考慮到學生未來成長發展的需要。
1.充分認識非互動教學的弊端
傳統的應試教育強調的是以學生的知識學習為全部的內容,教師主動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們,學生需要服從教師的安排,被動地接受老師所傳授的知識,所以,在這樣一種應試的教育教學的傳統模式之下,學生并不是學習的主體。他們學習的動力和潛能也沒有被充分激發,學習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尊重。長此以往,很多學生失去了語文學習的動力,更談不上對語文學習有興趣了。
2.充分認識語文的特殊學科特點,以及開展互動教學的必要性
初中語文這門課程需要師生之間有更加充分的互動,實際上這也是在鍛煉學生的語文知識的應用能力。語文是一門人文類的學科,而且在人們生活中應用性很強,所以,課堂互動實際上能夠體現出語文的應用型特點,然而很多教師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會應用到語文,所以,在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也是一種應用的場景,初中語文教師如果不給學生們互動的機會,在課堂上讓他們缺少鍛煉,在現實生活中,學生的知識也很難轉化為能力。
3.培養學生綜合素質需要互動課堂
互動式教學模式最先是由哲學、教育學等相關專業領域人士提出來的。從哲學角度出發,馬克思主義理論提倡人們的認知要源于實踐,強調人類的發展是實踐的結果,所以,參與課堂可以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他們不是被動地聽和接受,而是主動地吸收和建構。近些年來,伴隨著學習理念的更新以及創新,終身學習的理念已經逐漸被人們所接受,人們熱愛學習,也會主動地將學習獲得的知識進行應用,所以,只有給學生們創設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們真正地在課堂上互動起來,他們的知識才能夠更有效地轉化為能力。
所以,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分析,我們認識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互動教學的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最關鍵的是如何正確認識互動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進行有效的互動。
二、采用提問的方法加強課堂互動
1.提問法的應用原則
提問這一方法在授課的過程中經常被老師采用。通過提問,教師既能了解學生們知識掌握的情況,又能夠了解學生們在學習這部分知識之前已經做了哪些準備,比如他們先期的知識以及人生的經驗等。利用提問進行互動,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教師設計的問題要尊重學生現有的理解能力,提出問題所采用的語言要讓學生能夠明白,如果涉及一些學生比較陌生的詞匯和表達方式,教師要用通俗的方式進行解釋。另外,還需要考慮學生們具有不同的學習水平,教師在提問的時候,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層設計不同的問題,讓提問本身更具有針對性。
2.通過提問促進全體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在初中語文的課堂上,提問法是一個基本的互動方法。教育應該面向全體學生。“‘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因此,教師在用提問法的時候,也要考慮到這樣的宗旨,將每一個問題設計得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同時對于學生們完成現階段的學習目標和任務,要有促進的作用,帶動學生思考,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因此,問題的設計是非常關鍵的,要遵循“在教學活動中,每一個問題需要提出”的基本原則,只有充分了解學生的狀態,才能避免在課堂上出現更多的意外情況。而真正的活動并不是教師提前預設好的,雖然對于課堂上可能出現的情況已經有了充分的考慮,做了有效的計劃,但由于課堂教學的生成性的特點,以及學生們充分參與性的特點,教師也要在課堂上靈活地進行調整,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用新奇的問題進一步把控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
3.對學生的回答給出恰當總結和反饋
教師提出問題,希望學生回答,有的時候學生提出問題,也希望得到教師的回答和反饋。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學生都具有向師性。即使再差的學生,都渴望得到肯定和認可,渴望感受成功的喜悅。不過,很多教師不注重對學生回答情況進行總結和點評,有的時候在回應方面不夠積極,在內容方面不夠具體。這種情況實際上違背了我們開展互動教學的初衷。不要忘了,互動教學實際上是為了充分釋放學生的內在潛力,是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對問題回答的情況進行有效的總結及回顧,并且進一步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
三、用多媒體網絡技術促進互動
1.用多媒體技術呈現教學情境
多媒體技術發展非常迅速,而且對于教育教學工作起到了推動和支持的作用,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互動教學的時候,可以通過采用多媒體課件的方式,呈現教學的情境,把學生帶入身臨其境般的感覺之中,從而對所學習的內容產生更多的聯想,還能深化他們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們能夠對課文創作背景以及思想態度價值觀等有更多深刻的思考。運用多媒體是一種模擬化的方式,雖然不如具體的實踐學習讓學生們印象深刻,但是它是一種比較折中的方式,既可以很好地解決傳統教學中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狀態,又可以讓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習的內容更加直觀。在傳統授課中,教師也會花費比較多的時間進行板書,寫板書時經常會中斷與學生的交流。在課堂上,這樣的時間比較多,減少了課堂的容量。所以,初中語文教師也要注重多媒體技術的使用,騰出更多的時間,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平時注重素材的收集整理,注重課程內容的整體設計。長此以往,就能發揮多媒體技術在初中語文互動教學中的作用。
2.用網絡多媒體技術回應學生的問題和建議
在平時授課的過程中,課堂時間有限,學生在學習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如果學生自己無法解決,教師就要給學生們提供一個通暢的渠道,讓學生可以與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便于學生及時解決問題,教師也可隨時為學生提供資源和各種幫助。多媒體網絡技術的使用,就可以讓師生之間的溝通更加通暢,讓時間和空間的距離和限制進一步消除。因此,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很好地解決傳統教學中所存在的不足,進一步優化整個教學過程,讓互動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進行。
3.用多媒體途徑整合互動教學資源
在這樣一個信息技術時代,學生的學習可以有很多的方式,在互動學習開展的過程中,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堂外,資源都非常的重要,教師要善于借助多媒體的優勢,整合更多的教學資源,幫助學生清楚地理解和建構學科知識,特別是借助多媒體的硬件設備和軟件的幫助,有效地進行教學資源的創編和整合工作。初中語文教師要從這個角度提升自己的能力,進一步加大學科教學工作與媒體技術整合的力度,為互動教學的開展以及學生的有效學習提供更加豐富的資源。教學資源本身也要與時俱進,讓課堂的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和生動,讓學生能從教學資源中得到更多的啟發,促進學生在平時也能主動收集整理和應用這些資源,讓他們成為更主動的學習者。
總之,建立初中語文互動式教學模式有利于規避非互動式教學傳統模式存在的弊端,既針對了語文具有的學科特點,又結合了哲學、教育學等相關理論的特殊要求。在初中語文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構建過程中,我們要淡化教師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