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濤
托爾斯泰曾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在學習時對自己感興趣的知識會主動探究,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初中生物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學素養和倡導探究性學習。所以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探究學習是我們每位生物教師要思考的問題。筆者在十幾年的初中生物教學中發現興趣活動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提升教學質量,完成教學目標。現在筆者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興趣活動對初中生物教學的作用。
一、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初中的生物課程中設置了很多探究性實驗,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三節“動物細胞”中有一個模型制作實驗,教師可以開展模型比賽,讓學生展示自己做的模型。要想在比賽中得獎,那學生必須要創新,這樣學生做出的模型才能出彩,才能讓人耳目一新,通過這樣的興趣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例如在教授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五章“人體內廢物的排出”這節知識中,可以鼓勵學生動手制作腎小球的結構,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最后從學生上交的作品中你會驚嘆于學生的創作能力,學生們利用各種你想不到的材料制作出作品,有毛線、彩泥、面粉、電線等,學生在創作中不僅熟悉了知識,而且學習積極性也很好地被激發出來了。
二、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組織興趣活動可以很好地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初中生物課一般是一周開設兩節,如果兩節課安排的時間間隔較長時,學生很容易忘記課堂講授的知識。而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活潑好動、精力充沛,對新鮮事物很感興趣,但他們心智發育還不夠成熟,缺乏對事物的判斷力,平時的課余時間較多,外面的誘惑又很大,如果能組織興趣活動來填充他們的課余生活,使他們免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擾也是我們教師要考慮的問題。所以在課外組織學生參與生物興趣活動,能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同時還能從活動中獲取知識,提高學生的生物成績。
三、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開闊視野
初中生物課程中有些興趣活動是需要學生通過調查、查閱資料或借助網絡等手段完成的。例如教材八年級下冊第一章第二節課文內容有個觀察并記錄家蠶的生殖和發育過程,這個活動需要學生查閱資料設計探究實驗,探究溫度或光照等條件對家蠶卵孵化率的影響。學生要完成這個活動,需要查閱資料、進行實驗、做好記錄,學生從中可以擴大知識面、開闊視野,并讓學生愛護動物、珍愛生命。教材中還有一個讓學生設計一個旅行小藥箱的活動,學生完成這個活動必須要去研究調查一些常見藥的作用,對應的癥狀、服藥方法、保存方法等,學生完成活動的同時,增長了知識,一旦發生一些小的意外可以用所學的知識保護自己。
四、增強師生間的聯系
生物課一周兩節,很多學生一般不找老師問問題,師生間的交流很少,更別說加強聯系、增加互動了,有些學生甚至連生物老師姓啥都不記得。教師設置興趣活動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完成,學生在完成活動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一些問題,有些問題他們借助書籍或網絡可以解決,但有些問題解決不了,這時他們需要請求幫助,很多學生會找自己的生物老師幫忙,從而增加了師生間的交流互動。例如在教材八年級上冊第四章“細菌和真菌”這節中有個探究性實驗,探究洗手能否減少手上的細菌、真菌數量,因為細菌真菌是肉眼看不見的東西,學生不熟悉,也不清楚培養細菌、真菌的培養基的制作過程,帶著疑惑的他們就會找生物老師解答,在交流中增進師生情誼,同時加深對書本上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五、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開展的興趣活動與書本上的知識息息相關,很多活動都是書本知識的鞏固、延伸和補充。學生在參與興趣活動中發現問題,并且學會解決問題。例如,教材八年級上冊第四章第五節有制造米酒的興趣活動,有學生制作的米酒中出現了黑色絨毛狀的東西,這是什么東西呢?學生會帶著疑問去尋找答案,借助以前學過的知識就會知道這是霉菌,那為什么會產生霉菌,是哪一個步驟出現問題,該如何改進。學生發現問題后要尋找解決方法,這樣在活動中能提高自己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再例如在探究種子萌發的條件時,讓學生回家自己“發豆芽”,這個活動可以安排在教授這節新課之前,讓學生通過“發豆芽”來了解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和內部條件,“發豆芽”這一興趣活動肯定會有人失敗,那就要學生自己查找原因,這些能很好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素質教育強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是認識的主體、實踐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學生是具有獨立意識的人,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要把學生置于教育活動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主體性要求,關注學生的全面成長,尊重學生的自主意識,按照學生的成長規律開展具體的教育教學活動。興趣活動就是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一個自主平臺,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好比教師只給了一張白紙,至于怎么畫就靠學生自己。例如在講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的內容時,可以設計一個調查身邊這些植物的興趣活動,讓學生收集并分類,最后學生收集到的植物肯定種類繁多。這類興趣活動學生自主完成,教師的作用就是要想辦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育活動,從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探究知識。
初中生物是一門密切聯系生活的學科,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我們居住的地球及地球生物的奧秘和本質。生物興趣活動是學校課堂教學的延伸,能加深、鞏固和擴大課堂所學的知識。生物興趣活動既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又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自主發展的時間和空間,并通過引導學生去思考、實踐、探究、分析總結,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增進師生間的情誼。興趣活動的開展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自主學習意識,提升教學質量,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