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是立足我國現代化的階段性特征和國際發展潮流提出的深刻命題,研究生培養教育的質量不再僅看重學術成果,更要順應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而思政教育成效是檢驗研究生培養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醫學專業的培養周期長,對人才培養質量要求高,在醫學院中實行本研一體化管理模式,能有效打通本研學段,拓展研究生思政教育的思路和渠道,是提高研究生教育立德樹人成效的重要舉措,但實際開展中仍面臨許多困境,因此進行實踐探索與教育成效研究勢在必行。
【關鍵詞】醫學? 本研一體化?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5-0059-03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
(一)研究生教育需要走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是立足我國現代化的階段性特征和國際發展潮流提出的深刻命題。[1]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轉型對拔尖創新人才需求日益迫切,而研究生教育作為創新人才培養的最關鍵階段,肩負著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雙重使命。研究生是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中堅力量,研究生教育則是國家應對全球人才競爭的基礎布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經歷了由小到大、由弱向強的歷程,站在了從規模擴張到質量提升的新方位。[2]在高等教育自身發展新階段,在日益緊迫的時代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必須堅持走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這是我國研究生教育自身發展的必然結果。
(二)思政教育成效是檢驗研究生培養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強調:“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是謀劃和推動“十四五”時期的教育發展的基本思路。[3]在“破五唯”的研究生新評價體系逐步建立的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工作的質量不再僅看重學術成果,研究生教育要適應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堅持“四為”方針,瞄準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面向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人民群眾需求和世界科技發展等最前沿,因此研究生教育應著力增強研究生的思想覺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
(三)本研一體化管理模式是提高研究生教育立德樹人成效的重要舉措
“本研一體化”教育管理模式指的是兩個獨立的學生管理主體組合成一個管理主體的過程,共同管理本科生、研究生,有助于本科生與研究生學習工作上的互相支持、共同進步。起初,本研一體化培養是作為新一輪工科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被提出和推廣的,在部分西方國家,本研一體化培養有著不同的側重點。長期以來,受到人口以及教育結構等因素的制約,我國研究生培養更加注重專業教育,一定程度缺少對學生個性發展和品德培養的關注。本研一體化管理能夠彌補培養環節的缺漏,在管理中教育學生,通過思政教育引領學生,從而提升學生思想覺悟、道德品質、創新意識與能力,促進研究生綜合發展,有效提升研究生立思政教育成效。
(四)本研一體化管理模式的實踐離不開研究生輔導員的工作
一方面本研一體化管理模式已經被提出,但是實踐過程中有不同的實踐路徑,例如,導師負責制、專業教師兼職班主任負責制、導生負責制等。研究生輔導員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動高校研究生教育,實現立德樹人目標的中堅力量,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理論功底、專業素養和創新能力,了解研究生需求,明晰與導師的職責分工,更好地發揮協同育人的效果。如何從本研一體化的角度,豐富研究生思政教育形式,培養研究生堅定理想信念、主動科研創新、立志服務社會等綜合全面的發展,離不開研究生輔導員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實踐和創新。
二、本研一體化實踐中面臨的主要困難
本研一體化理念已經提出,但是缺乏具體實施的方案,也缺少成功典型案例的積累。理論提出后,實踐的定位和實施的過程還不夠細化,需要通過分析研究生成長規律特點,邊實施,邊改進,形成可借鑒的經驗。
(一)研究生思政教育隊伍在實際管理中未能完全有機結合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隊伍已經逐步完善,但是如何將導師、輔導員的不同特點和管理的方式、內容有機聯合形成育人合力還尚不明確,要探索打好研究生思政教育的“組合拳”,找到各方育人力量的“粘合劑”。
(二)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需要激發研究生主體的積極性
由于研究生招生的逐年增加,加上疫情期間線上復試的形式,導致研究生的生源質量參差不齊、研究生入學動機也各不相同。學習中,繁重的科研壓力,加上一些錯誤的評價導向影響,研究生忽視自身思想覺悟、價值觀等方面的提升與培養。只是使用被動灌輸的形式,也會導致研究生缺乏在思政教育學習中的自我效能感和幸福感。
(三)本研學生自身成長規律、學業需求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
本科生課程任務繁重,而研究生雖然獨立時間較多,但是科研項目占據他們大部分時間;此外,本研學生的學業側重點,科研所占比重也不同。本科生以基礎學習為主,科研學習是萌芽和啟發階段,需求主要是提升綜合能力、培養科研興趣、提升科研素養為主。而研究生接受導師系統指導,對課題開展過程、文獻積累和閱讀能力都強于本科生同學,科研是研究生的主要學習任務,思想覺悟、創新能力的提升和科研成果的產出是研究生生涯的重點。因此應該結合學生特點,明確培養重點,從分工協作等方面入手,獲得1+1大于2的效果。
三、本研一體化實踐在研究生思政教育中的主要優勢
(一)將本科生教育管理的“規定動作”轉化為本研一體的創新舉措
打破原有的思想桎梏,發揮研究生的優勢,組織引導研究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創新創業等本科生已經成熟的工作中,成為切實可行的“本研一體化”方案,通過發揮研究生學術專業性,以價值引領為導向,做好研究生全面發展的引導教育,從參與指導協作出發,做好研究生思想品德、學術能力的綜合提高,形成一系列本研一體的創新舉措。
(二)增加研究生在本科生思政教育中的參與度,反向助推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
通過本研一體的實踐操作,讓研究生參與本科生的思政教育活動,通過身份的轉變,潛移默化讓研究生主動提升思想覺悟、理論知識、創新思維能力、合作領導能力等,在大事件、大活動中,鍛煉、考驗研究生,培養研究生的社會責任意識、規則意識和奉獻意識。每個實踐方案都是一堂生動的思政課,將有效地助推思政教育工作。
(三)從研究生需求和特點出發,引導研究生樹立正確的求學動機
醫學本科生畢業后有強烈的升學意愿。很多研究生在入學時簡單認為升學后的就業前景更好,沒有對科研生活做好充足了解和準備,面對科研壓力和實驗挫折時,容易消極抵觸,或出現心理危機。本研一體的實踐探索使得研究生在完成科研工作的同時,積極參加學院組織的各項活動,用黨建、競賽、實踐等活動充實自己的課余生活,以更好的狀態完成學業,建設社會,報效祖國。
四、依托本研一體化實踐提升思政教育成效的具體舉措
(一)形成方案、積累實踐經驗
探索“本研一體化”管理模式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方面具體實施的可行方案,從研究生自身成長、教育規律特點出發,嘗試通過黨團支部、課題組、社團等學生骨干團體,圍繞黨員發展、團課普及、雙創培訓、社會實踐、職業規劃等方面,積累促進研究生全面發展的實踐經驗。
1.基于黨團建設的思想提升。發揮優秀研究生黨員的朋輩引領作用,可以嘗試研究生黨員作為本科生入黨的介紹人,研究生黨員與團員結對,研究生黨支部與本科生黨團支部共建等方式,充分發揮研究生黨員的先進性,引領更多研究生堅定理想信念,積極向組織靠攏。
2.基于生涯規劃的動力提升。研究生就業是研究生求學的主要動力,繁重科研壓力與有限的時間之下,研究生很少進行職業生涯的規劃,因此面對就業往往缺少具體的方向。通過研究生給本科生進行升學指導,或通過已畢業研究生、聘請社會專業人事人員為研究生進行指導,引導研究生提高求學動力,明確自身今后責任,端正科研態度。
(二)聯合運作、強化育人合力
充分發揮導師、輔導員在不同方面的引領作用,通過本研黨建、科研、實踐等活動的共同統籌,尋找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各方力量在學生管理體系中的正確定位,形成促進研究生教育內涵式發展的重要合力。通過將導師加入各項方案,如作為研究生入黨介紹人、邀請導師分享職業生涯規劃、將科研課題轉化為科普實踐等方式,真正發揮導師在立德樹人中的第一責任人作用,促進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有機結合。
(三)以生為本,激發“內需”動力
關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通過服務社會、親歷感受等方式,充分尊重研究生在思政教育中的主體作用,將單一灌輸、被動接受轉化為理論親歷、 主動需求,從而激發研究生提升思想覺悟、塑造正確三觀等方面的自覺性,改善重專業學術、輕思想引領的評價氛圍。從研究生需求出發,發揮研究生的主觀能動性;緊扣研究生特點,發揮專業優勢,提高獲得感。激發研究生奉獻醫學事業的家國情懷和對信念目標、人生理想的渴望,引導研究生勇敢面對挫折,潛心學術研究。
參考文獻:
[1]張濤,張憲國.依托重點實驗室培養本研一體創新
型人才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20(51):386-388.
[2]施衛華.研究生輔導員與導師協同育人研究[J].高校輔導員學刊,2021,13(4):68-72.
[3]張麗霞.高校研究生輔導員隊伍建設探析[J].決策探索(下),2021(1):72-74.
作者簡介:
范涵婷(1992年6月-),女,漢族,江蘇常州人,南京醫科大學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