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曉琳 李建平 康慧群

【摘要】以“膠囊劑生產”為案例,“任務驅動,打造樂學課堂”為教學設計理念,對信息化教學在高職院校藥劑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索,推進藥劑學課程的課堂革命與發展,并為同類課程的信息化建設與實施提供參考。
【關鍵詞】藥劑學? 任務驅動? 三教改革? 課堂革命? 信息化教學
【基金項目】2021年四川護理職業學院院級科研項目“‘三教改革’視域下高職藥劑學活頁式實訓教材開發研究”(項目編號: 2021RWSY111)。
【中圖分類號】G6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5-0154-02
藥劑學課程是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藥學專業核心課程之一。高職院校藥劑學的授課方式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講授,內容枯燥乏味,課堂氛圍沉悶,“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缺乏學習熱情。藥劑學內容廣泛,教材按照傳統章節編撰,知識點分散,進一步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降低了其學習積極性。本專業的授課教師制藥企業相關工作經驗不足,無法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產過程有效銜接,側重點不夠,無法達到有效的教學效果。
為有效解決上述難題,本課題組對企業藥品生產崗位進行調研,根據調研內容對藥劑學課程內容進行重構,形成活頁式教材。在教學中采用信息化教學手段,以 “膠囊劑生產”為案例進行信息化教學設計與實施,以期在教學過程實現“三教改革”[1],即教材改革,構建并使用活頁式教材;教法改革,由“填鴨式”教學轉變為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改革,教師角色由教學專家轉變為指導專家,由課堂的主導者轉變為課堂的組織者。從而進一步構建學習共同體,形成人人樂學,積極向上的氛圍,并在教學過程中貫穿課程思政,樹立學生的工匠精神,增強為人民健康事業做貢獻的學習動力與愛國情懷。
1.教學分析
1.1課程分析
圖1 藥劑學活頁式教材教學內容整合情況
藥劑學是一門研究藥物制劑的基本理論、處方設計、制備工藝、質量控制以及合理應用的綜合性應用技術學科。因此,本課題組與校企合作企業的一線技術人員、專家共同組建教學創新團隊,對企業藥品生產崗位進行調研,整理、歸納、總結調研內容,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提煉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形成課程的素質、知識、能力教學目標[2]。項目設計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使學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得到鞏固,職業能力循環上升。本案例選自模塊七項目二“固體制劑的生產”中的任務3“膠囊劑的生產”。活頁式教材整合內容見圖1。
1.2學情分析
本次課的授課對象為藥學專業大專二年級的學生。在之前的藥劑學課程中,學生已經學習了散劑、顆粒劑的相關內容,對固體制劑的相關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制藥行業的特殊性,學生很少有藥廠實地參觀學習的機會,對制劑工藝和設備操作很難掌握,也沒有形成“安全生產,質量第一”的意識[3]。
1.3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
根據課程標準、職業標準及崗位需求,確定本次課程的教學目標。本次課程的教學重點為膠囊劑的概念、特點、分類及生產工藝流程;教學難點為膠囊劑的工業化生產過程。
2.教學策略
基于上述教學分析,本課題組制訂的教學策略如下:本次課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的任務驅動教學法,教師以任務為引領,充分整合多種信息化教學手段,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在小組合作下完成本次課的教學,在此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和教師組織作用。超星學習通、學會學等信息化手段的應用,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同時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從而形成人人樂學,積極向上的氛圍,并達到教學目標。
3.教學過程
本次教學過程分為課前準備、課上學習和課后評價三個階段:
3.1課前準備
教師按照教學分組,在超星學習通平臺上發布任務如下:(1)進行課前文獻與實地調研:生活中常見哪些膠囊劑型,膠囊劑型主流產品及市場占有率情況。(2)查閱文獻,學習膠囊劑中成殼材料明膠的來源、制備、性質,成殼等相關知識;了解膠囊劑的分類,膠囊劑的性質,膠囊劑的制備過程,形成初步認知。同時,教師利用在線學習平臺實時查看學生測試結果,根據結果合理安排授課內容。
3.2課上學習階段
3.2.1任務明確
教師首先利用在線學習平臺反饋的課前學習情況,各學習小組就生活中常見膠囊劑型統計,膠囊劑型主流產品及市場占有率分析,當前膠囊劑的主要問題與市場需求導向分析等進行討論,并形成報告。各組學生輪流進行課前學習結果的匯報,進行組內分析與組間分析,對各組及組內成員學習表現情況進行民主評分評議,教師對討論報告情況進行總結與講評,進而提出問題:如何制備膠囊劑?引出教學內容。
3.2.2任務分析
在任務分析環節,教師以問題為引領,通過一系列環環相扣的問題組織課堂教學,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問題 1:什么是膠囊劑?膠囊劑可分為幾類,有什么區別?通過此問引出本次課的重點知識:膠囊劑的概念、分類及特點。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舉例說明膠囊劑的概念和分類,各種類之間有什么區別;并引導學生說出一些其它的膠囊品種,進一步引申新劑型緩釋膠囊與控釋膠囊,拓展知識面,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問題2:如何制備膠囊劑?這也是本次課的教學難點:膠囊劑制備的工藝流程。由于藥廠特殊環境的限制,學生對藥品生產崗位認知較少,學習工藝流程有一定困難。教師可先帶領學生觀看某藥品生產企業膠囊劑制備視頻,讓學生直觀了解膠囊劑的實際生產過程。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自行總結工藝流程,教師給予點評。
問題3:對毒膠囊事件進行討論分析,討論膠囊殼的組成材料和常用輔料有哪些?教師將毒膠囊事件相關報道視頻在學習平臺上發送,學生分組討論,掌握膠囊殼的成分,質量標準,提高學習效果;討論在以后的工作中怎么樣增強法律意識、公德意識、奉獻意識與家國情懷,為人民提供質優價廉的藥品,為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教師對討論結果進行點評,并對制備硬膠囊和軟膠囊所用囊材組成成分與處理方法,改善空心膠囊性能的增塑劑、遮光劑、防腐劑等輔料;空心膠囊的種類與規格;空心膠囊的制備;不同形式與功能的內容物的制備;內容物的種類與質量要求;硬膠囊的填充方法;壓制法與滴制法制備軟膠囊的過程等內容進行講解。
問題4:速效感冒膠囊與感冒軟膠囊的處方分析。教師展示圖片速效感冒膠囊與感冒軟膠囊,通過列舉硬膠囊與軟膠囊實例,引導學生對膠囊劑進行處方分析。
問題5:膠囊劑質量檢查包括哪些方面?
學生查閱《中國藥典(四部)》(2020版)中關于膠囊劑的質量要求,并就如何達到相關質量要求提出自己的見解,教師進行點評。
最后,教師對本節課學生的表現進行點評,給予肯定和鼓勵,并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釋疑解答。
3.3評價反饋
教師可通過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評價表、組內評價表、組間評價表、教師評價表的量化分數進行綜合評分,并組織學生利用學習平臺完成隨堂測驗,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評價。教師可利用學習平臺的實時反饋功能,及時查看學生評價結果。學生可對比個人分數、小組分數及全班分數,發現自身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加以改正。
3.4拓展提升
教師通過學習通平臺發布拓展學習任務,針對緩釋與控釋膠囊,學生分組調研文獻與商品藥物,討論兩種膠囊劑的劑型特點、適用藥物,發展方向,對膠囊劑的發展方向進行初步了解;對當前制藥企業膠囊劑生產工藝進行分組調研,把握自身定位與發展方向,提高學習興趣,引導學習目標。
4.結語
隨著制藥行業的迅速發展,對制藥人才的需求也日漸提高,教學方法也應不斷進行改革創新以適應時代的需求,培養滿足當代制藥業發展需求的德才兼備人才。本次教學改革使用任務驅動法與信息化教學聯用,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學習,打造樂學課堂。在教學過程中,實現由知識為核心目標培養學生素養核心目標轉變,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解決單純的知識突破對學生內在學習動力的抑制,并通過多方評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形成人人樂學、積極向上的氛圍,構建學習共同體。本次教學改革實踐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今后將繼續完善以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參考文獻:
[1]曾凡遠.高職院校深化“三教”改革探究[J].教育與職業,2020(24):4.
[2]武友德.產學結合,校企互動,創新人才培養模式[J].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22(2):21-21.
[3]潘學強.以“維生素C濕顆粒的制備”為課例探索信息化教學在高職藥物制劑技術課程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20,38(6):3.
作者簡介:
廖曉琳,副教授,專業:藥劑學、天然藥物化學、細胞生物學。
康慧群,副教授,多年從事藥劑學的研究及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