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責任型政黨:新時代責任政治建設的核心支撐

2021-04-15 03:03:10張力偉
云南社會科學 2021年3期
關鍵詞:政黨中國共產黨國家

張力偉

Party is a core element of the modern state.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responsible politics is dependent upon a responsibility-styled party. After clarifying the concept of responsibility-styled party,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responsibility-styled party and responsible politics can be understood at the two dimensions of idea and structur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dea, the unity of party character and people character reflects the CPC’s mission and governance philosophy of people-orientation, which integrates the responsibility towards the superior and the peopl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ucture, in the systematic structure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the partybuilding can construct a mutually responsible governance network by leading other agents to fulfill their responsibilities.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comprehensive and strict governance of the party has also led to th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 and guaranteed the realization of responsible politics.

政黨是現代國家的核心要素之一。作為國家政權和政治生活的中心力量,政黨的發展不僅能夠折射出制度的變遷,也能夠反映出一個國家政治文明的實現程度。①梁琴、鐘德濤:《中外政黨制度比較》,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年,第10 頁。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建黨百年的發展史就是國家進步富強、繁榮發展的歷史。隨著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在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征程中承擔著更為艱巨的歷史使命。責任政治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基本目標之一,是國家治理不同主體積極履責與彼此負責的政治形態,也是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樞紐。②張賢明、張力偉:《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責任政治邏輯》,《社會科學戰線》2020 年第4 期。整合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以及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系統格局,實現責任政治以及怎樣實現責任政治,取決于黨的建設與發展。從這個意義上看,責任政治的實現程度就取決于政黨對責任的踐行程度。基于中國共產黨百年發展歷程以及新時代的使命,本文提出以責任型政黨建設實現責任政治。理解責任型政黨,就需要從概念內涵、觀念引領以及內在結構等方面進行系統分析。文章將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明確責任型政黨的內涵,并以此為基礎分析責任型政黨建設與實現責任政治建設的契合性關聯。

一、責任型政黨:基于新時代政黨建設的詮釋

近現代政治發展史可以被視為一部政黨的發展史。作為政治舞臺上的核心角色,政黨的現代化水平深刻地影響了國家建設的程度。一個政黨的強大與否,取決于這個政黨是不是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是不是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處于現代化之中的政治體系,其穩定取決于其政黨的力量,而政黨強大與否又要視其制度化群眾支持的情況,其力量正好反映了這種支持的規模及制度化的程度。”③[美]塞繆爾·亨廷頓:《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王冠華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年,第352 頁。結合中國共產黨的百年發展歷程,中國共產黨的價值追求、組織形式以及行動邏輯決定了中國共產黨在理論維度的先進性、革命過程中的斗爭性以及在國家建設中的實踐性,正是這些不同性質的有機統一,造就了革命的勝利與國家的繁榮,使得中國共產黨從弱小走向強大,推動中國共產黨從革命黨轉變為新時代的執政黨與領導黨。立足新時代的歷史方位,政黨建設必然要和國家建設緊密相連,以政黨能力促進國家能力,以政黨整合推動社會整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①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第91 頁。從這個意義出發,責任型政黨建設契合了黨的政治建設的基本要求。

責任型政黨的相似性概念是責任政黨(responsible party)。字面意義上,責任政黨就是指負責任的政黨。正如責任的發展貫穿于人類社會歷史始終一般,任何一個組織——無論是政黨、政府、還是其他類型的集團——都帶有一定的責任性,都承擔著一定的職責,都擁有特定的責任對象。不過,責任政黨這一概念的內涵具有現代意義,一如不能將一個專制社會的政府稱為責任政府,縱然專制政府也承擔著某種職責。在此意義上,雖然不同的政黨在階級背景、理論方針、組織能力等方面各不相同,但是評價一個政黨是否是真正意義上的責任政黨,其標準是一致的,即取決于對誰負責、負什么責以及如何負責。比較政黨研究指出,無論是西方的多黨制國家還是一黨執政的國家,任何一種改革的藍圖都不可能完美,但有效的改革必然是“合理的”(plausible)。合理的改革能使政治制度朝向民主的方向前進。每一個政黨與政府的運作各不相同,但民主政治下的政黨建設殊途同歸,即向責任政黨建設靠攏。因為責任政黨能夠承諾一套政策,為公眾的長期利益服務。換言之,責任政黨能夠更好地滿足公眾需要,以防止需求得不到滿足的公眾成為民粹主義者的犧牲品,責任政黨必須始終要維護民主制度的生存與發展。②F.Rosenbluth,I.Shapiro.Responsible Parties.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18,p.250.

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與西方國家的政黨有著本質的不同,尤其在責任建設方面,中國共產黨相較西方政黨更具先進性、使命性、穩定性,對于國家能力的提升更具推動作用。原因在于,一方面,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武裝的政黨更具革命性與人民性;另一方面,強政黨所具有的中心化、穩定化、一致化等特征在規范黨與政府關系的同時,其持續性與穩定性的特征使得政策具有長期性,進而能夠為公眾提供更多公共物品,并進行更有效率的改革。③孟天廣、王燁:《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新敘事”:轉型中國的黨建與國家建設》,《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 年第6 期。針對中國共產黨的理念愿景、組織特點與行動邏輯,學術界提出了若干具有解釋力的概念,例如使命型政黨、回應型政黨等。受這些研究的啟發,本文提出“責任型政黨”的概念。一方面,為了同西方“責任政黨”理論話語相區分;另一方面,希望在使命型政黨等研究的基礎上,將責任的要素整合其中,發展出新的政黨理論話語。責任型政黨的理論目標在于將“回應”這一代表責任的行動要素注入使命型政黨的話語中,進而解釋中國共產黨先進的觀念引領與腳踏實地的作風。結合責任的基本框架以及中國共產黨政治建設的要求,新時代責任型政黨建設的基本目標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展開:

首先,新時代的責任型政黨是一個使命型政黨。使命型政黨是新時代責任型政黨的根本特質。崇高的歷史使命塑造了新時代政黨的責任倫理,是錘煉黨性、提升作風的基礎。在使命的感召與驅動下,政黨能夠主動明確責任、積極承擔責任、始終踐行責任。

使命與責任是互通的概念,一個真正的負責任的政黨必然是肩負歷史使命,將歷史使命內嵌于政黨建設的方方面面,并將其視為核心行動準則的政黨。但使命與責任又存在內涵上的差異。一般而言,責任更多強調了責任主體的職責范圍,即明確規定了主體的可為與不可為、應為與不應為,是主體的行動界限。而使命則帶有崇高性與終極性,一個使命型政黨是帶有崇高的政治理想政黨,并且把人類解放事業作為奮斗目標的理想。在這個意義上,使命型政黨才具有先進性,才能被稱之為“先鋒隊”。使命型政黨的責任以崇高的使命為導向,政黨擔負的任何一項具體責任都要反映出政黨使命的深刻內涵。在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譜系中,無產階級政黨一直被定位為承擔著獨特歷史使命的現代政黨。《共產黨宣言》指出:“在無產者不同的民族斗爭中,共產黨人強調和堅持整個無產階級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13頁。毛澤東也曾指出:“共產黨是為民族、為人民謀利益的政黨,它本身決無私利可圖。”②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09頁。正是這種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使命屬性,才構成了共產黨和其他類型政黨的根本分野,將責任型政黨的“責任”提升到了實現人民根本利益與人類解放的政治高度。

中國共產黨作為使命型政黨,意味著其有意愿、有能力實現自賦的使命擔當和社會責任,主動承擔歷史使命和有效踐履政治承諾成為其執政正當性的重要源泉。③唐皇鳳:《使命型政黨建設的理論基礎與中國經驗》,《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2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④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頁。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倫理、一切具體職責以及一切有關責任的制度機制都緊密地圍繞著初心與使命。責任不僅從宏觀的角度規定了黨的性質與宗旨,并且也從微觀的角度規范了每個黨員的行為。在宏觀指引與微觀約束的共同作用下,責任構成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與純潔性的基礎。通過以責任為核心的倫理建設與制度建設,黨的領導能力與執政能力不斷提升,并通過責任機制建設使黨的執政行為更加規范,夯實了黨長期執政的法理基礎。“作為長期執政的使命型政黨,承擔自我設定和與生俱來的歷史使命是彰顯中國共產黨政黨特質的首要維度。使命型政黨建設的主要行動邏輯是責任邏輯而非權力邏輯。”⑤唐皇鳳:《使命型政黨建設的理論基礎與中國經驗》。

其次,新時代的責任型政黨是一個回應型的政黨。所謂的回應型政黨,是指通過構建低成本、高效能的吸納社會訴求和群眾期待的制度渠道,并通過敏捷的反應以及迅速的行動及時地回應這些訴求和期待,并加以轉化用于政策輸出的政黨。⑥陳家喜:《提升回應性:從黨建責任制到責任型政黨》,《江漢論壇》2016年第4期。

如果說使命型政黨賦予了政黨觀念層面的責任,那么回應型政黨突出了將責任轉化為具體的行動,強調了責任型政黨的行動邏輯。從詞源上看,一般認為英文中的責任responsibility來源于拉丁語的respondeo(即回答),或者法文répondre(即請回復)。根據詞源考釋,責任體現出了“主張—回應”的基本交互關系。⑦J.R.Lucas. Responsibilit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p.5.一如我們強調責任政府是“回應型政府”,那么責任型政黨也應成為“回應型政黨”。回應性(responsiveness)是公共行政的基本倫理,反映了公共服務質量與效率的水平。體現在政黨建設中,回應性指政黨與社會以及公眾之間的紐帶關系,是衡量黨群關系以及政黨適應能力的重要指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積極回應廣大人民群眾對深化改革開放的強烈呼聲和殷切期待。”⑧《改革,回應人民的強烈期待》,《人民日報》2013年1月4日,第5版。鑒于此,現代政黨的政治生命在于獲得社會公眾的政治認同和廣泛支持,而增強政黨的回應性,就是強化政黨的社會支持,以鞏固政黨的組織基礎與執政地位。建設回應型政黨,關鍵要解決“回應什么”“如何回應”的問題。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因此要積極回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方方面面。面對日益復雜的外部環境以及日趨多元的社會需求,回應型政黨的回應內容是系統性的,既要結合時代變化設計國家發展的總體戰略,又要結合社會需求提供多元的、精準的公共服務。因此,回應型政黨的回應內容整合了宏觀的政治發展方向和微觀的社會需求,既立足時代又超越時代引領國家與民族發展,又要將工作做實做微做細,不斷地滿足人民群眾的期待。

從回應方向的角度出發,回應型政黨建設要從主動型回應和被動型回應兩方面協同發力。其一,主動型回應體現了政黨自上而下的責任過程,例如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路線就是主動型回應的制度表現。主動型回應體現出政黨“根植社會”(roots in society)的能力,也代表了政黨的制度化水平。①M.Basedau,A.Stroh.Measuring Party Institutional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 New Research Instrument Applied to 28 African Political Parties.German Institute of Global and Area Studies Working Paper, 2008.主動回應意味著政黨能夠同社會公眾相交融,能夠主動地發掘生發于社會中的各類問題,通過民主的方法匯集社會聲音與社會智慧來尋找破解社會問題的思路對策,并將其轉化為科學合理的公共政策,輸出治理效能。主動回應能夠打破“委托—代理”關系中政黨與社會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格局,體現出“民本”的治理邏輯。其二,被動型回應則體現了政黨自下而上的責任過程,即通過低成本的利益表達渠道實現利益表達的平衡。受制于治理主體注意力的有限性以及國家治理龐大的規模與成本,政黨不可能將所有的精力與成本投入到主動回應的過程中,因此責任型政黨的被動型回應就在于構建完善的社會參與渠道,讓社會各階層、各群體都有途徑表達自己的聲音,并且使政黨能夠針對性地回應這些聲音。一個健康的、運轉良好的社會必然是參與有序的社會,因為各個階層與群體都能夠平等地針對國家與社會發展提出建議,并且執政者也能夠平等地回應這些訴求,而不是被利益群體或者利益集團所裹挾,從而在根本上打破了社會沖突的溫床。

二、黨性與人民性的統一:責任政治的觀念基礎

制度既由觀念塑造,也由既定結構中觀念傳播的方式塑造。因此,實現責任政治需要一系列價值觀念作為支撐。“話語制度主義”提出了“觀念是制度的基石”的論斷,深刻地闡述了觀念對于制度發展的形成與推動作用以及評價好制度的標準。②張賢明、張力偉:《論責任政治》,《政治學研究》2018年第2期。在責任型政黨建設中,通過黨性與人民性的統一來構建多向度的責任觀念,是良善責任政治建設的文化土壤與深厚積淀。

根據考證,黨性與人民性的提法首次來源于1945年重慶《新華日報》。1947年,該報提出:“新華日報的最高度黨性,就是它應該最大限度地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斗爭,最大限度地反映人民的呼吸和感情,思想和行動。”③劉建明主編:《宣傳輿論學大辭典》,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2年,第169頁。在這個意義上,就隱含了黨性與人民性之間的關系問題,即黨性與人民性是相互融合的。面對著不少黨員干部對黨性與人民性的錯誤理解,以及在現實政治生活中將二者割裂開來所導致的組織運行梗阻與社會矛盾,黨性與人民性的關系問題在十八大以后再次被著重強調。習近平總書記對黨性與人民性的內涵與關系做出了明確的指示與清晰的論述:堅持黨性,核心就是“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人民性,核心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④中共中央黨史與文獻研究院:《習近平關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論述摘編》,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19年,第51—52頁。從本質上說,堅持黨性就是堅持人民性,堅持人民性就是堅持黨性,黨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沒有脫離人民性的黨性,也沒有脫離黨性的人民性。⑤人民日報評論員:《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人民日報》2013年8月27日,第1版。之所以將黨性與人民性分開論述,就在于強調黨性與人民性之間不同的價值內涵,而不是將二者割裂開來。正如一個硬幣的兩面,二者既相互區別,但又彼此統一。黨性與人民性共同構成了責任型政黨所應秉持的執政觀念,并在這一觀念的引導下不斷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從觀念的層面看,將黨性整合到制度體系的方方面面,就是將政黨的歷史使命、責任擔當、理想信念、精神風貌融入國家治理從結構到過程的不同環節與不同方面,使國家治理體系的建構與發展,治理中每一項政策與行動的設計和落實,都充分地展現出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以及特有的精神風貌,使每一項政策都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時代、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的責任。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現代社會分化出不同的利益群體與利益訴求,尤其在市場經濟的驅使下,不同利益群體逐漸形成利益集團,成為左右社會發展的力量,加之極端個人主義思潮抬頭,形成了對抗公眾利益、破壞公共精神的可能因素。正是在這樣一種多元化乃至碎片化的社會思潮下,更需要一種統一的、高尚的價值觀念作為引導。因此堅持“黨性”,一方面,能夠通過強大的政黨組織與動員力量將國家治理牢固地穩定在社會主義方向之上,嵌入到廣大人民群眾利益訴求之中,“共產黨國家在建立政治秩序方面的相對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它們自覺地把建立政治組織一事擺在優先地位”①[美]塞繆爾·亨廷頓:《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第334頁。。另一方面,也能夠通過黨性之下的核心價值觀實現社會的凝聚與整合,構建一個公民遵守道德規范、尊重法律法規,并且彼此負責、和諧交往的社會。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體現出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類型政黨的根本特征。自成立伊始,中國共產黨就秉持依靠人民與服務人民的責任觀。毛澤東在《愚公移山》《紀念白求恩》《為人民服務》的“老三篇”中深刻地闡述了共產黨人民導向的責任向度。例如,“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②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第1004頁。。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更加需要人民的智慧與力量,并且其建設的最終指向也是實現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是我們共和國的堅實根基,是我們強黨興國的根本所在。我們黨來自于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必須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③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第137頁。總的來看,“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意蘊脫胎于現代文明演進歷程,并源自中國思想文化傳統與馬克思主義傳統。三源合一的“以人民為中心”為制度建設凝聚了現代意義上“善”的價值,融合了平等、民主等政治觀念,并通過人民參與國家政權的多元化制度設計以及“群眾路線”等機制加以保障,從而提升了人民群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認同度,奠定了“好制度”的核心標準。

在黨性與人民性相統一觀念映射下,責任政治建設的關鍵問題在于處理好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的關系。④張賢明、張力偉:《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責任政治邏輯》。在現代社會的權力關系抑或行政實踐中,如何協調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始終是行政責任研究的“棘手問題”。由于片面地強調某一種責任向度,使得一些組織運行問題以及社會問題成為影響治理績效甚至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因素。例如,一些地方干部或者基層干部對“政策”或者對“黨性”的誤解,使其在一些行政過程中忽視甚至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利益,正如有關中國社會矛盾的研究指出,中國的民眾和基層政府之間的矛盾有很多是基層干部片面地迎合上級而忽視群眾利益造成的。⑤J.Fewsmith.The Logic and Limits of Political Reform in China.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3,p.7.在西方公共責任(public accountability)的研究中,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的背離被稱為“責任陷阱”(accountability trap),即片面地回應上級卻忽視了公共服務的有效供給,這種看似負責的行為本質上也是不負責任。⑥M.Bovens.Two Concepts of Accountability:Accountability as a Virtue and as a Mechanism.West European Politics,2010(5).鑒于這種情境,就要明確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關系:既要服從于黨的領導,也要明晰地了解堅持黨的領導本質上是在黨的領導下履行為人民服務的根本責任,而不是將“忠誠”“服從”異化為對制度與規則的僵化遵守。如果在服從的過程中損害了人民的利益,那么就是抹黑黨的形象,本質也是一種不服從。

責任是一種行動,負責的程度與效度取決于責任主體行動的方式。在復雜的現代治理情境中,整合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需要通過組織的彈性體現出來。治理的對象、環境往往是復雜多變的,公眾的訴求多種多樣,變化的外部環境也會涌現出新的治理問題。如果一味甚至僵化地強調組織的規則卻忽略了積極適應與回應外部環境的變化,那么只能將責任主體規訓成盲從的規則執行者,而不是一個對人民負責、具有使命擔當的干部。長此以往,組織能力發展的滯后性也會在復雜的治理環境中將組織拖垮。不難看到,當下基層治理中的“形式主義”“矯枉過正”等現象多是秉持“為了遵守規則而遵守規則”的觀念,為了免于擔責或者規避風險而采取的行動。這些行動看似強調了對規則的遵從,但結果卻傷害了群眾的利益,削弱了組織能力與合法性。因而,負責任的行動是基于對規則的理解而不是受規則所支配,否則就會被規則所“物化”(reification)。換言之,強調黨性與人民性的統一,就是在具體執行政策的過程中嚴格遵守黨的方針路線與法律法規,在不違背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可以根據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以及治理的客觀環境加以靈活、權變地執行,從而在一件件小事中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與獲得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要鼓勵基層大膽創新、大膽探索,及時對基層創造的行之有效的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手段進行總結和提煉,不斷推動各方面制度完善和發展。需要強調的是,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進行制度創新和治理能力建設既要積極主動,又要遵循黨中央統一部署和國家法律制度規定,不能不講規制,不能不守章法,更不能草率行事。”①習近平:《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cpc.people.com.cn/n1/2020-01-01/c64094-31531147.html。簡言之,黨性與人民性的統一既能夠提升治理主體在現代治理中的能力,也能夠不斷地在行動中強化合法性建設。原因在于:其一,制度的合法性不是預設的,而是個人在行動中不斷加以塑造與補充,個體應在道德標準與責任擔當的標準下主動去分辨日常生活中的意義或一件事情的對錯;其二,現代社會的復雜性與多元性決定了問題的復雜性,而單一的規則難以適應這些復雜性,因而需要個人責任來修正“物化”的問題。②M.M.Harmon.Action Theory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New York:Longman Inc.,1981,p.131.

三、黨建引領的系統格局:責任政治建設的核心結構

責任政治是以責任為“中軸”的政治形態,亦即參與政治生活的每個主體都要負責任的行動,進而構建一個責任網絡。在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現實情境中,責任政治形態被具象為不同治理主體各司其職的格局。在執政黨、政府、社會、市場與公眾共同組成的治理網絡中,執政黨處于絕對的核心地位。責任政治建設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為了不斷地推進這一過程,逐漸向理想的責任政治形態靠攏,就需要緊密地依靠黨建引領。黨的建設與國家治理是互構的,只有黨不斷地塑造提升自身的先進性,國家治理的目標才能更加宏偉,更加體現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理想;只有黨的執政能力得到不斷提升,國家治理的能力才會有所提高;只有黨不斷地完善自身的純潔性,國家治理才能在一個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中有序前進。基于此,唯有依靠黨建引領,國家和治理現代化才能牢固地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不同主體才能夠堅持統一目標,才能夠在各安其位中在不同的治理領域與治理層面協同發力。

從目標的角度看,黨建引領就是要堅持國家治理現代化中黨的領導。在黨的領導下,國家治理才能夠堅守社會主義方向以及“以人民為中心”的責任擔當,進而培養制度建設所需要的共同理性,并在制度建設的不確定性中提供堅實的引領,從而打造一個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架構。“一個有效的制度建設過程,必須要重新塑造核心參與者的目標、優先事項和責任感,灌輸共享的假設和共同期望,從而在此基礎上培育出共同的理性”③[美]彼得·埃文斯、迪特里希·魯施邁耶、西達·斯考克波:《找回國家》,方力維等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第69頁。。在黨的統籌安排下,不同的主體能夠在國家治理的要求下落實分工,既保證所有的治理主體都能夠面向國家治理的戰略目標承擔應盡的責任,又保障責任的分配符合治理主體的角色、功能與特征。另外,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進程是在復雜性與不確定性中漸進落實的,改革永遠不是一帆風順的,會遇到難以預期的挑戰與風險。在這種情況之下,不確定性會模糊責任履行的前景與效度,甚至會使得不同治理主體在復雜的局勢或者環境中不知所措、畏難不前。因此,就需要黨領導不同的治理主體重新規劃行動目標,在新問題新形勢下填充新的責任,化被動為主動。簡言之,堅持黨的領導能夠通過黨強大的組織能力與動員能力開拓進取,在使命的感召與責任的引領下帶領人民群眾攻堅克難,共同突破改革的風險與挑戰。

從治理領域和治理層面的角度看,國家治理現代化是一項系統工程,由不同領域、不同層面所構成:縱向可以分為圍繞頂層設計的國家治理,圍繞社會關系的社會治理以及圍繞日常生活的基層治理;橫向又分為政治領域、經濟領域、文化領域、生態領域的治理等。因此,若要實現每一個層面、每一個領域的有效治理,就需要相關的治理主體積極履責,在其所嵌入的領域與層面發揮積極作用。在這個意義上,通過黨建引領,黨的領導可以嵌入到國家治理的不同層面乃至不同的細胞當中,引領其他治理主體的建設,使其他主體緊密地圍繞在黨的周圍,在黨的統一協調與具體安排下協同行動,進而以點帶面地激發不同治理主體在不同治理層面的能力,使其積極承擔起參與治理的責任,有效地輸出治理效能。歷史地看,黨建引領始終是革命斗爭以及改革發展的重要力量,毛澤東在《井岡山的斗爭》中指出:“紅軍之所以艱難奮戰而不潰散,‘支部建在連上’是一個重要原因。”①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5—66頁。在國家治理現代化中,黨建引領是構成“一核多元”結構的根本性要素,積極發揮黨建的力量,全面提升黨組織的整合資源和組織動員能力,使不同的治理主體在不同的領域中發揮各自功能,并通過職責的統籌互聯形成密切的責任網絡。在黨建引領之下,實現人人有責、人人盡責,形成國家治理有高度、社會治理有精度、基層治理有溫度的良好局面。

從責任政治建設的保障機制角度看,問責機制是現代政治制度的有機組成部分,在黨建引領之下,通過全面從嚴治黨來強化問責機制的優化與調整,是國家治理現代化中責任政治建設的制度保障。在現代政治的“委托—代理”關系中,問責的核心作用在于使代理人的行動處在監督(scrutiny)之下,并使代理人的錯誤行動或者由行動產生的結果受到制裁或者糾正,從而保障代理人的行動滿足委托人的合法期望(legitimate expectation)。②M.J.Dubnick,H.G.Frederickson.Accountable Governance:Problems and Promises. New York:Sharpe,2011,p.xvi.人非圣賢,僅僅依靠道德的約束并不能使所有人都積極履責,因此必須要通過強化問責制度來將人的責任行為置于剛性的制度框架內,通過規則的強制力保障責任的有效性。面對嚴峻的反腐形勢,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是國家戰略和頂層設計。③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9年,第394頁。在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中,問責機制的調整優化也要和國家治理的系統格局相適應。首先,現代社會治理的客觀情境使問責制度深陷模糊(ambiguity)和不確定(uncertainty)的泥淖,集體決策、多方參與、政策實施的復雜性都為傳統的問責方式帶來了挑戰。④J.Olsen.Democratic Accountability,Political Order,and Change:Exploring Accountability Process in an Era of European Transforma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7,p.97.因此,問責機制的調整需要涵蓋國家治理的不同主體,并且通過黨建的方式加強黨員干部的作風建設,以黨風促政風帶民風,實現制度管人和人管自己的有機統一。其次,走向深水區的改革難免遇到不可預知的風險或者困難,全面深化改革中必然會犯錯誤、走彎路。此外,全面從嚴治黨的提出使得問責的強度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這些要素的綜合作用下,地方以及基層干部逐漸出現了因為害怕犯錯而不敢作為的避責行為。⑤張力偉:《從共謀應對到“分鍋”避責:基層政府行為新動向——基于一項環境治理的案例研究》,《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18年第6期。為此,要通過問責與容錯之間的銜接與優化平衡正負激勵之間的關系,使責任主體能負責、敢負責。

四、總結與討論

在建黨百年的歲月中,中國共產黨不僅帶領中國人民走向獨立新生,而且也帶領中國人民走向了繁榮與富強,讓中華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在國際局勢復雜變動、國際關系波云詭譎的客觀現實下,中國共產黨能夠穩固地守牢執政地位,不僅凸顯了中國共產黨強大的組織能力與韌性,同時也折射出中國人民對黨的熱愛與擁戴,體現了中國人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認同與支持。在新時代的歷史背景下,中國共產黨要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始終在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進程中發揮領導核心作用,推動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實現理想的責任政治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基本目標。一如毛澤東在與黃炎培的談話中指出:跳出歷史周期律的關鍵就是“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①黃方毅:《從黃炎培與毛澤東“周期率”對話說起》,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lh/2017-03-11/c_129507336.htm。。因此,建設責任政治,簡單來說,就是要構建一個人人有責、人人負責的政治形態,使國家與社會發展行穩致遠,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這樣一項系統工程中,責任型政黨建設是核心支撐。換言之,責任型政黨不僅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建設的目標,也是實現責任政治的關鍵。對中國共產黨而言,責任型政黨不僅是一個使命型政黨,同時也是一個回應型政黨,因為中國共產黨以最廣大人民的利益為核心使命,也以最廣大人民的利益為回應對象。在責任政治建設的過程中,既要堅定不移地堅持黨性與人民性相統一的原則,又要充分發揮黨建在國家治理諸領域各層級的作用。

作為一個責任型政黨,中國共產黨需要始終強化自身的“責任性”。結合使命型政黨與回應型政黨建設的要求,提升政黨的“責任性”,首先,要強化政黨自我建設與發展的觀念引領。一方面,中國共產黨應不斷地深化其理想信念,加強黨性教育,強化內心的黨性修養,用無產階級的優良特性、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馬克思主義的思想作風對每個黨員進行改造,將廣大黨員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性質、宗旨、方針與路線上來。②王大發、張國祥等:《黨性教育學概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6頁。另一方面,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觀念,在回應人民群眾需要的時候把“黨性”和“人民性”統合起來,加強群眾路線實踐,時時刻刻地了解人民群眾的需要,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黨員干部需要明確堅持黨性不是簡單地“服從上級”,而是將黨的方針路線政策貫徹到工作的方方面面。

作為一個責任型政黨,中國共產黨要通過完善組織建設強化黨建引領與問責制度。將黨建貫徹到國家治理的不同層次、不同領域,充分發揮中國共產黨的整合能力與協調能力,統一觀念、協調行動,夯實“一核多元”的治理結構。例如,尤其在基層治理、社會治理的領域要強化黨的領導,使各類治理資源能夠得到有效的整合與利用,各類治理主體都能夠緊密圍繞著國家治理的總體戰略布局展開。此外,進一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將問責之網織牢織密,與各種腐敗行為做斗爭,完善黨內政治生態、激勵擔當作為。總的來看,中國共產黨應不斷地強化自我責任,并帶動其他主體落實責任,逐步構建起一個各個主體各司其職又彼此負責的社會,將制度優勢充分地轉化為治理效能,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成為人民群眾更加認同并擁戴的制度。

猜你喜歡
政黨中國共產黨國家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散文詩(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帶領人民過上好日子的政黨”
布達拉(2022年8期)2022-05-30 10:48:04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8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6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黨制度的“三個新”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把國家“租”出去
華人時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38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民主黨派政黨認同的有效構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中文字幕乱码免费2| 色首页AV在线|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丁香五月激情图片| 在线观看无码av五月花|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精彩视频| 毛片视频网址|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99伊人精品| 手机看片1024久久精品你懂的| 无码福利日韩神码福利片| 亚洲中文无码h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青青操视频免费观看| 免费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欧美日韩成人| 国产精品区视频中文字幕|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h| 国产色网站| 中文字幕人妻av一区二区| 在线a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视色 |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在线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99| 欧美精品成人|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97久久免费视频| 欧美a级完整在线观看| 亚洲区一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国产主播| 四虎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97色在线| 4虎影视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激情无码视频在线看| 国产精品区视频中文字幕|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美女一级毛片| 美女裸体18禁网站| 亚洲天堂网站在线| 国产精女同一区二区三区久| 无码专区国产精品第一页| 亚洲成人免费看|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yxsp|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99热这里只有免费国产精品| 欧美精品v| 国产拍揄自揄精品视频网站| 久久性妇女精品免费| 欧美日本二区| 日韩欧美91| 亚洲九九视频| 国产综合亚洲欧洲区精品无码|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在人线av品善网好看|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不卡| 欧美亚洲第一页|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综合网| 欧美日本中文| 亚洲精品黄| 老熟妇喷水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JIZzJIzz视频全部免费| 欧美成人怡春院在线激情| 中文字幕首页系列人妻| 最新国产在线| 免费欧美一级|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奇米777|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99色亚洲国产精品11p|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妇女| 亚洲swag精品自拍一区| 最新无码专区超级碰碰碰|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九九热精品在线视频| 午夜福利无码一区二区| 东京热av无码电影一区二区| 久久人人妻人人爽人人卡片av|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国产幂在线无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