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棋類游戲是幼兒園規則游戲的一種,也是室內自主性游戲的重要內容之一,是開發幼兒智力,豐富幼兒知識的有效教育活動。教師開展了以“棋類游戲”為載體的園本課程活動,通過教師自制、幼兒參與等方式創編了多種符合幼兒年齡特點、易于掌握的棋類游戲,發展幼兒的多重能力。在制作和參與中,幼兒體驗到了棋類游戲中豐富的內容,為后期的自主探究做好新的準備。
【關鍵詞】棋類游戲;幼兒;自主
引言
棋類游戲在設計棋局中,確定甲方和乙方,能培養幼兒靜心思考的能力,開啟幼兒的觀察能力,對幼兒各項能力的推進具有積極作用。
1.自制棋譜,感受棋趣
在初次嘗試自制游戲棋時,以自制棋來展開。通過直觀的作品欣賞,教師適當地介紹各種自制棋譜的種類,如格子型棋譜、S型棋譜、蝸牛型棋譜等;讓幼兒了解自制棋譜的不同制作方法,如走棋的路線是一個一個圓圈連起來的,也有一個一個方格連起來的,有些棋譜上用到了梯子、箭頭等代表棋的走向的;向幼兒介紹棋譜上的文字或圖畫代表下棋時的“獎勵”或“懲罰”。還從幼兒的個體差異出發,介紹難易程度不同的棋譜制作種類。參觀前讓幼兒帶上紙筆,幼兒一邊欣賞一邊在紙上臨摹自己喜歡的棋譜畫面,教師引導幼兒分析自制棋譜的特點、規律等啟發靈感,激發幼兒創作的興趣。
1.1清楚的棋譜
棋譜是棋盤的重要組成部分,完整的棋盤需要配上一張清楚的棋譜。于是在幼兒繪制棋譜時引導幼兒繪畫清晰的畫面,如格子大小要盡量均衡;棋路轉彎的時候要自然,不突兀或不凌亂;在格子中填上清晰的數字,繪畫簡單易懂的“獎勵”和“懲罰”。
1.2融入游戲情節
鼓勵幼兒在填充游戲內容時,多加入一些有趣的游戲情節,增加游戲的趣味性,如設置“老師”一格內容,當棋子走到這一格時,其余走棋的同伴要向這一幼兒說一聲“老師好”;設置“好孩子”一格內容,當棋子走到這一格時,可獎勵一顆“五角星”等等。并引導幼兒確定簡單的游戲規則,如是雙人游戲還是多人游戲等。
1.3棋盤上色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的動手能力發展需要遵循年齡特點,在創新形式中發展幼兒的多重能力。”所以幼兒在自制的棋譜上涂色或裝飾時,表現的結果是有的人顏色特別鮮艷多變,有的人顏色單一整齊,這是因為幼兒獲得的審美經驗不同,表現的結果也就不一樣了。
(1)大膽涂色與裝飾。教師引導幼兒給棋盤上色,運用各種喜歡的花紋進行裝飾。《指南》中指出對幼兒的各種能力需要激發,教師要關注幼兒的創造力,同時進行拓展。幼兒在棋盤制作中,打造屬于自己的那一款棋盤,對幼兒的審美創造能力具有激發的作用。同時幼兒可以將美術中學到的知識加以應用,從而促進幼兒自己來關注棋盤的花色設計和細節設計。(2)關注個體差異。每個孩子對棋盤的上色和棋盤的風格都各不相同,教師要關注幼兒的美術素養,結合幼兒自身特點,設計各種美術棋盤樣式,從而激發幼兒自己來模仿創作。如有的風格綺麗,有的帶有童話色彩,有的帶有自然風情。在引導幼兒來選擇自己喜愛的樣式后,更能推動自己的棋盤著色活動。
2.玩法創新,提升棋趣
玩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來更新自己的玩法,通過多元的材料融入,激發幼兒玩棋的積極性。在玩棋的時候,融入多元化的材料,讓幼兒陶醉在不同玩法的棋類游戲中。例如,在“中國娃”主題中,幼兒自制了“娃娃游中國”游戲棋。幼兒在選擇游戲棋材料時,搜集了很多有關祖國各地具有代表性的風景畫和明信片,并有選擇性地將適合的風景畫和明信片黏貼到游戲棋中,增加幼兒游戲的欲望和興趣。如在“驅趕怪獸”的棋類游戲中,教師可以讓幼兒自己來張貼動畫片中富有正義感的圖片,如奧特曼和黑貓警長等。
2.1主題棋
在對棋盤進行裝飾后,教師可以著力打造幼兒的玩法深化,將幼兒在棋盤中的智慧激發。因此,我們應考慮提升游戲棋的新玩法,再次激起幼兒對游戲棋的興趣。例如,在“你變我變大家變”主題中,孩子們根據《小兔逃跑》這一故事,自制了“你變我也變”的游戲棋。幼兒在棋譜的設計中,將故事主人公融入。游戲時可以邊下棋邊講述故事的內容,同時還可以在棋盤中設計暫停鍵,注重游戲規則的變化,如進、退、連一次、停一次等,最終讓幼兒懂得棋盤中隨著下棋的變化,提高幼兒的復述能力。在設計的時候,注意在下棋中提高孩子的規則意識。 教師還可以根據繪本《溜達雞》,讓幼兒自己來討論怎樣將主人公融入到棋盤中,同時將桌面棋發展為墻面棋。在下棋的時候,學會對繪本也有更好的敘述。如溜達雞得知跑跑雞生病了,溜達雞在拜年,溜達雞在拿米粒當跳棋玩,把麥稈做成麥哨,或者用小石子兒來拼圖這些細節在玩棋的時候都注意復述。
2.2墻面棋
教師引導幼兒來自制棋譜內容,通過張貼等方式來推進棋類游戲的進程。在進行張貼的時候,注重粘貼時注意裝飾,同時更要強化玩棋的規則,讓幼兒在墻體很鮮明看到游戲的規則。在棋盤導引童話人物的講述下,明白棋盤使用的規則。例如“動物競賽棋”,幼兒通過棋類游戲的方式對一周的活動表現進行自評、互評,認為各方面表現突出的幼兒就可以評為“每周之星”,被評上“每周之星”的幼兒將在周五獲得一定的獎勵。這樣的游戲形式深受孩子們的熱愛和追捧。
2.3地面棋
地面棋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如簡單的將呼啦圈排成一排就可以變成一副簡易的交通安全棋。游戲時,幼兒可以自己制定游戲內容何規則,如牽著爸爸媽媽的手過馬路,前進兩格;闖紅燈,停一次等。這種隨機自創的地面棋孩子們就可以玩很久。教師還可以使用地墊來制作地面棋,也可以培養幼兒的識圖和拼圖能力。在地面棋的使用中,可以讓幼兒來扮演一顆小旗棋子,從而激發幼兒的玩棋積極性。在玩棋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來用小腳跳一跳,自己小手比一比,從而提高體能。
3.棋趣之余,啟發自主
玩棋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來合作,將各大領域的主題進行融入,從而活化棋盤的設計。幫助幼兒獲得良好的學習動力。
3.1將自制游戲棋譜與主題結合
將自制游戲棋譜像室內自主性游戲中的益智區、美工區、閱讀區、音樂區等游戲活動一樣,跟隨主題活動的變化而不斷自制游戲棋譜,讓幼兒對棋類游戲的興趣始終保持一定的興趣和挑戰。
3.2嘗試分工合作、強弱搭配
在制作棋譜時,有意識地讓幼兒強弱搭配,分工合作,互相幫助,共同完成一副棋譜。避免自制一副游戲棋時浪費時間,在規定時間內來不及完成制作的情況,更避免了一些能力相對較弱的幼兒一個人坐著發愁的情況。
3.3搭建平臺,展示分享
教師可以向其他班級的幼兒介紹自制的游戲棋,并熱情地邀請他們一起對弈。也可以在晨間來園時邀請家長一起對弈,增進親子間的感情,讓棋類游戲伴隨孩子們快樂成長的每一天。在做棋盤,享棋趣中,幼兒的生活情趣濃濃郁郁,自己也感受到了豐富的創造樂趣和對弈樂趣,為后期游戲的深化做好了準備。我們也深入感悟到需要發展兒童的多元智能。在開發多樣的棋類制作中,激發幼兒熱愛中國的經典游戲,提高自我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陸琴飛.“運動”與“思維”并存——幼兒園特色戶外活動“地面棋”的實施策略[J].新課程(上),2016(12):30-31.
[2]王小玲.小班幼兒玩棋興趣的培養策略[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1(06):36-37.
[3]余將濤. 幼兒園棋類玩具配備與使用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作者簡介:范君(1990.05-),女,漢族,本科,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為學齡前兒童。
31677部隊幼兒園? ? 河北保定? ? 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