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杰
摘要:智慧排水指揮調度管理系統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托大數據、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可以實現對城市排水系統運行情況的實時掌握,并根據實際需要靈活調度、科學指揮,在解決城市內澇、提高城市水資源利用率等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本文首先介紹了智慧排水指揮調度管理中使用到的一些信息技術,隨后著重概述了智慧排水指揮調度管理系統的基本組成和具體功能,包括電子水尺系統、視頻監控系統、河道水位檢測系統、雨量數據采集系統等。最后結合南昌市城市排水應用實例,證明智慧排水指揮調度管理系統在預防城市內澇方面發揮了良好效果。
關鍵詞:信息化技術智慧排水指揮調度管理視頻監控自動化保護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Smart Drainage Command and Dispatch Management
XIONG Jie
(Nanchang Municipal Public Utilities Service Center,Nanchang,Jiangxi Province,330000 China)
Abstract: The smart drainage command and dispatch management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 smart city. Relying on big data, Internet, Internet of things and othe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t can realize real-time control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urban drainage system, and flexible dispatch and scientific command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It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solving urban waterlogging and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urban water resources. 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s some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used in smart drainage command and dispatch management, and then focuses on the basic composition and specific functions of the smart drainage command and dispatch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electronic water gauge system,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river water level detection system, rainfall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etc. 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urban drainage in Nanchang, it proves that the intelligent drainage command and dispatch management system has played a good effect in preventing urban waterlogging.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lligent drainage command and dispatch management; Video surveillance; Automatic protection
在早期的城市建設中,由于缺少統籌規劃,城市排水系統的統一調度難度較大,在處理暴雨等突發事件方面缺乏有效聯動,各方力量難以快速、高效地形成合力,影響了城市排水系統的正常運行。隨著“智慧城市”的不斷發展,信息化技術在城市排水管理中得到了推廣應用,構建智慧排水指揮調度管理系統成為保障城市排水系統穩定運行的關鍵。近年來,國內許多城市進行了智慧排水指揮調度管理系統的試點應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尤其是在強降雨天氣下避免城市內澇問題上有突出表現,具有推廣應用價值[1]。
1.智慧排水指揮調度管理中的信息化技術
隨著智慧排水指揮調度管理系統的推廣使用,相應的理論研究也日益豐富,進而推動了技術創新,讓該系統的整體功能更加豐富,實用價值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目前來看,智慧排水指揮調度管理系統中運用的信息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1)地理信息技術。地理信息技術主要涵蓋了GIS、GPS等技術,它能夠基于空間位置數據信息,融合應用大數據分析、城市管理等知識,對某個范圍內的地理信息和空間信息進行研究、管理。在智慧排水指揮調度管理中,地理信息技術可以提供城市道路、河流、路面等不同空間區域的水位信息,為城市防汛排澇指揮調度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參考。(2)物聯網和互聯網技術。物聯網是利用各種類型的傳感裝置、電子儀表,實現對環境信息、設備運行信息的動態采集,并利用通信設備將這些數據同步反饋至指揮調度中心,然后在指揮電視墻上呈現出來,方便調度中心工作人員遠程操控和實時管理?;ヂ摼W則可以將調度中心與泵站值班室以及前端各類電氣設備連接起來,實現相互通信和保證指令下達,是維持整個智慧排水指揮調度管理系統穩定運行的關鍵[2]。(3)大數據技術。對于前端傳感裝置、電子儀表采集到的海量數據,需要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對數據做篩選、分類、統計等一系列處理,從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為排水指揮調度管理提供必要的參考。(4)其他技術。除了上述幾種關鍵技術外,該系統還設計到安全技術、數據共享技術等。
2基于信息技術的排水指揮調度管理系統設計
2.1電子水尺系統
電子水尺本質上是一種高靈敏度的接觸式數字傳感器,基于水具有弱導電性的特點,利用測量電極采集水位的變動信息,主要應用于城市道路積水以及排水管網等水位監測。從組成結構上來看,電子水尺系統外部使用了不銹鋼材料作為外殼,內部則使用密封材料,防水等級為IP68,可以有效防止受潮、污染。在電路模塊上,使用了過電壓保護、電源極性反接保護等措施,保證了電子水尺的穩定運行,對提高測量精度和減少現場維護有積極幫助。
2.2視頻監控系統
排水泵站包含了大量的管線、設備,如排污泵、電機、閥門、照明設備等。要想保證排水泵站的正常運行,需要各類設備之間能夠做到協調配合。視頻監控系統是以大量的攝像裝置為基礎,采集現場視頻信息并將數據同步至監控室,方便管理人員實現對泵站各部分運行情況的實時和動態監管。另外,通過人為設定傳輸方式、傳輸時間,還能將視頻監控系統采集到的視頻信息,定時發送至調度中心或管理人員的手機客戶端,從而實現數據共享,以便于隨時查看泵站運行情況。除了泵站視頻監控外,還有道路積水視頻監控,主要用于監測路面是否出現大面積積水,或者排水井往外溢水情況。依托視頻監控系統實現全天候、大范圍的視頻監控,讓指揮調度管理人員隨時掌握城市各處排水系統的運行情況,方便靈活調度和妥善處理[3]。
2.3河道水位監測系統
該系統主要用于城市內部河道水位、雨水情況的全天候、動態化監測。將監測到的相關數據進行分類整理后,與河道水位線進行對比,如果當前河道水位高度超過了標準,說明河道水位上漲情況嚴重,系統會自動進行預警,提醒調度中心的管理人員及時采取措施調度河道相關防汛閘門啟閉,防止河道水位過量上漲影響城市排澇。由于前端的水位監測裝置會不斷采集河道水位信息,因此當采取排水調度措施并且水位線下降至標準范圍后,可以自動解除警報,有助于提高智慧排水指揮調度管理的靈活性[4]。
2.4泵站自動控制系統
2.4.1水泵自動控制模塊
智慧排水指揮調度管理系統中的水泵自動控制模塊可以實時掌握每一臺水泵的運行情況、電網狀況、閘門位置等信息,在此基礎上結合集水池進水量、液位等相關參數,自動確定開泵時間、開泵數量。在開泵以后,利用傳感器獲取液位變化信息,并將該信息同步反饋至泵站的PLC控制中心。當液位達到標準值后,再關閉水泵。這樣一來,就可以實現泵站的無人值守,節約了人力,提高了運行效率。通過PLC內置控制程序,還可以準確計算出每臺水泵的運行時間,調節啟停順序,解決了水泵長期閑置或過度使用的問題,實現設備利用效率的最大化。泵站自動控制的各項參數也會實時傳輸至調度中心,由調度中心的PC機進行監管,實現雙機控制,進一步保障泵站設備的可靠運行。
2.4.2設備自動化保護模塊
泵站系統中電氣設備的種類和數量較多,為避免泵站系統運行中出現停運故障,設計了多種自動保護裝置。例如,電氣故障保護、進出水閥門開啟保護、液位保護等。當泵站系統的某個部分發生故障后,自動保護模塊可以立即響應,并發揮保護功能,避免故障問題的擴大化。設備自動保護控制功能的實現,大體上可以分為狀態監測和故障保護兩個步驟。前者是利用智能儀表、傳感裝置,實現對現場設備運行工況的自動采集;后者則是利用PLC對實時數據和標準數據進行對比,如果匹配不成功,則說明存在異常運行情況。在顯示器上提供故障碼,并進行自動保護控制,后期也可以通過手動操作查看故障信息或歷史處理記錄[5-6]。
2.5雨量數據采集系統
傳統的雨量監測系統是在降雨結束以后再提供降雨相關數據,數據采集具有滯后性,尤其是在出現強降雨天氣時,由于提供的雨量數據不及時,不利于排水指揮調度管理工作的開展。而在線雨量數據采集系統則解決了這一弊端,一方面是能夠精確測量出雨量信息,另一方面還能保證數據的反饋及時,方便調度中心的工作人員可以隨時掌握雨量信息,確保了智慧排水指揮調度管理系統的可靠運行。雨量數據采集系統的核心裝置是搭載了工業級處理芯片的數據采集器,使用ABD外殼進行保護,保證了在野外惡劣環境下也能正常采集數據。另外,還有傳感器、外部U盤等。前端反饋的雨量信息,會根據數據采集時間自動生成一個文檔進行存儲。后續調用雨量數據時,可以直接調用相關的文檔,防止數據丟失問題出現。
2.6泵站安全警報系統
為切實保障泵站設備及現場工作人員的安全,設計使用了安防報警系統。同時,為避免出現誤報的情況,采用了雙重安防設置。一方面是利用前端的高清網絡攝像機,采集現場畫面與視頻信號,并將其實時傳輸至泵站值班室和指揮調度中心,在監控顯示屏上實現畫面同步,以便于值班人員隨時掌握現場情況。另一方面,則是基于故障自檢功能,每隔一段時間對系統中各類設備的運行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如果發現有異常運行的設備,則標記設備后進行報警。值班室或調度中心的工作人員,綜合對比報警信息與視頻畫面,確定故障類型和故障位置,為下一步進行故障排查與維修提供了必要的參考。
3智慧排水指揮調度管理系統的應用效果
南昌市2020年6月1~3日發生強降雨,過程降雨量達到146.5mm,全市共102站降水超過50mm,81站超過100mm,7站超過200mm,也就是說全市有88站超過大暴雨級別。為有效應對雨情,市排水管理處指揮調度中心與市氣象臺預警中心采用聯動機制,通過信息共享的方式,提前12h獲取氣象預警中心提供的降雨量預警預報信息,以便于對排水系統的靈活調度。在降雨開始后,利用智慧排水指揮調度管理系統,實時掌握各泵站水位變化及運行狀態,并根據歷年排水指揮調度管理經驗,對一些易發生積水的區域進行了重點視頻監控,避免出現嚴重內澇。同時,基于對雨情變化趨勢的預測,提前做好區域排水人員、設備、車輛的指揮調度管理,提高泵站設備利用效率。在本次強降雨結束后,調取智慧排水指揮調度管理系統的后臺數據,整個降雨過程持續排水37.5h,累計排水8.244×106m3。雖然本次降雨量較大,但是應用智慧排水指揮調度管理系統,實現了市城區內主干道路的“一日暴雨,四小時排干”社會承諾,未出現嚴重的道路積水和地面淹泡情況,預防了城市內澇現象的發生,該智慧排水指揮調度管理系統取得了理想的應用效果。
4 結語
在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過程中,信息技術在城市管理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基于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信息技術建立起來的排水指揮調度管理系統,可以實現對泵站運行工作、城市道路積水和地下管網水位的動態監測,并實現智能預警、自動控制,在提高排水泵站運行效率、加快道路積水排出等方面展現出了應用優勢。從實踐應用效果來看,智慧排水指揮調度管理系統的應用能夠有效應對強降雨天氣,并且解決了城市內澇問題,在城市現代化建設中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楊曉雷.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智慧排水融合管控與指揮調度系統研究[J].IT經理世界,2020(3):2-4.
[2]鄭春華,翁獻明,姜愷.溫州市從"數字排水"到"智慧排水"的思考與實踐[J].中國給水排水,2017(12):30-35.
[3]趙印,姜濤,陳兵.智慧城市排水管網云服務系統設計與實現[J].中國給水排水,2017(5):51-52.
[4]張新宇,談曉珊.淺談智慧城市排水管網監測系統的應用[J].城鎮建設,2020(7):210-211.
[5]田驪寧.基于GIS的智慧城市排水管網設計與實現[J].城市勘測,2021(z1):203-206.
[6]江楠,張萬輝,馬揚,等.城市排水管網信息數據庫與智慧排水系統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J].廣東土木與建筑,2021,28(4):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