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偉
【摘要】預應力張拉施工是橋梁建設的一種重要方法,其克服了鋼筋混凝土結構帶裂縫工作的問題,對橋梁建設的質量有顯著的提升。本文主要對預應力張拉施工在橋梁施工中的重要技術要點進行了分析和總結,以望為提高橋梁施工水平提供理論保障和經驗指導。
【關鍵詞】橋梁施工;預應力張拉;施工工藝;技術要點
在進行橋梁設計的時候,橋梁自身重量能占總荷載的一半以上,預應力結構可以降低橋梁截面尺寸的要求,降低橋梁混凝土的自重;并且預加的預應力還能減少混凝土受彎拉內力,減少或放置橋梁出現裂縫,因此提高橋梁的承重能力并延長橋梁的使用壽命。可見預應力技術的重要性。
1、預應力的施工技術要點
1.1混凝土中預應力管道的布置
按照設計圖紙中確定尺寸切割材料,并集中在鋼筋加工車間將其均勻地轉化為半成品。鋼材加工后,將其運送到施工現場進行安裝,并根據施工圖的要求將鋼骨架固定在預制基座上。預應力管應使用波紋管制造孔,并使用鋼棒將其固定在適當位置并確定孔曲線的位置。安裝鋼筋后,應在鋼筋和模板之間放置墊片。墊片應牢固地固定在鋼筋。鋼筋保護層的厚度應符合設計和規格要求。
1.2模板的安裝
(1)使用專業制造商加工制造的定型鋼模,運送至現場。(2)在安裝模板之前,涂上脫模劑并將防水海綿粘在連接位置上。要安裝端部模板和側面模板,使用龍門吊進行吊裝,使用調節螺栓對模板的垂直度進行調整,并對底部對拉螺桿進行緊固。將翼板鋼筋綁扎好后,緊固好頂部的對拉螺桿。(3)安裝模板后設立支架進行固定。
1.3混凝土澆筑
在進行混凝土澆筑前,應根據待澆筑結構物的具體情況制定澆筑工藝方案,澆筑工藝方案應包括,施工縫設置、澆筑順序、澆筑工具、防裂措施、保護層的控制。應對混凝土的均勻性和坍落度等性能進行檢查。混凝土應按一定厚度、順序分層澆筑,應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澆筑完成上層混凝土,上下層同時澆筑時,上層與下層前后澆筑距離應保持1.5米以上,插入式振動器的移位間距應不超過振動器作用半徑,附著式振動器的布置距離,應根據結構物形狀和振動器的性能通知試驗確定。
1.4張拉過程
根據設計標準,當預應力小箱梁和預應力預制梁的混凝土強度達到80%,且彈性模量不低于混凝土28天彈性模量的80%時,采取整束張拉法,兩端同時張拉,進行預應力張拉施工。施工時應根據規范《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F50-2011)進行具體操作,應確保相關操作和意義使用正確,滿足規范要求。
1.5注漿孔
用水泥漿密封鋼絞線和錨環之間的空間。當砂漿硬化達到一定的強度時,使用水壓清洗孔中的雜質,以確保孔清潔。用空氣壓縮機清潔水孔,并進行壓漿施工。通過大量的實驗,調整水泥漿的混合比例和起泡劑與混合料的投加混合方法,以確保達到設計標準。在混合水泥漿時,首先要向攪拌機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加入水泥,均勻混合,添加外加劑并進行混合,直到達到設計要求。水泥漿應在四十五分鐘內使用,并在使用前后應連續攪拌,以免產生偏析。在建造垂直隧道和彎曲隧道時,應從最低點的注水孔開始施工,并應從最高點的通風孔中排出水泥漿,以確保水泥漿被填充到管道中。灌漿后,應及時保護管道,以確保一天之內不發生振動。在二天內將水泥漿注入管道,并確保結構混凝土的溫度在一定范圍內。當溫度下降時,應采取有效的保溫措施。如果白天溫度高于三十五度,則應在晚上進行澆筑施工。在灌漿施工完成后的兩天內,檢查排氣孔和注入端的水泥漿密度,并在出現問題后立即采取措施解決該問題。
1.6剪切通道
灌漿后,快速沖洗掉梁末端的水泥漿,同時清除端面、錨固件和錨定墊上的混凝土污漬,使端面上的混凝土交叉然后將末端鋼筋網綁到位,完成最終結構的組裝。放置模板后,檢查橫梁的長度,固定模板并及時倒入端面混凝土。在確定端擋位置時,空間位置相對較小,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使錨固處的混凝土密度符合施工標準。
2、應用預應力張拉施工的注意事項
在實際施工中,預應力張拉施工技術的應用效果會直接影響橋梁技術的施工水平。為了提高該技術的應用水平,提高整個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在施工設計中應注意以下幾點:(1)確保橋梁施工安全。合理選擇預應力張拉施工技術應用中的主要施工工具,為了提高施工可靠性和安全性,應制定使用千斤頂的適當安全措施,例如嚴格控制氣缸的提升速度,禁止人員站在氣缸后面等,確保氣缸的正確構造。(2)做好機械設備的總體規劃和監控。預應力張緊結構需要使用更多的工程機械。為了控制施工現場的建筑規范,確保各項工作的正確開展,建筑公司應注意工程機械的管理,加大檢查和維護的力度。一旦發現設備故障,必須立即關閉張力結構并維修設備。上電過程可能會繼續進行,直到所有設備性能正常為止。如果在張緊操作過程中發生任何異常情況,必須立即停止施工,經過仔細的調查和故障排除后,可以重新開始張緊操作。(3)選擇合適的鋼絞線。在開始施工之前,大量收集相關建筑材料,并對施工處進行地質情況勘察,并在此基礎上選擇合適的鋼絞線。(4)規范脫模作業。拆模在橋梁建造的整個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了提高橋梁施工質量并確保每個過程順利高效地進行,操作人員必須首先確定預應力混凝土的強度,對照混凝土的強度是否達到規定的標準,最后再拆除混凝土模板。此外,脫模步驟應緩慢進行,并應進行模具支撐,以免使模具變形并影響成型質量。(5)及時維修,確保維修質量。養護人員應采取有效的養護措施養護混凝土,保持橋梁結構的水分,避免對橋梁結構產生不適當的影響和外界因素對其的影響,并確保工程的施工質量。
結語:
在建造橋梁時,合理應用相關的預應力技術可以有效地延長橋梁的使用壽命,并更好地適應在施工過程中的狀況變化。掌握預應力施工中的技術要點和預防措施,科學合理運用該技術,提高橋梁建設施工的整體質量是必要的。
參考文獻:
[1]胡凱,肖光電.公路橋梁施工中的預應力技術探討[J].交通世界,2019(31):100-101,107.
[2]韓曉琳.預應力技術在公路橋梁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15):250-252.
[3]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F50-2011[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