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印度、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胡博峰 青木 本報特約記者 劉皓然
“這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局面”——在剛剛過去的周末,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死亡病例已經突破300萬“關口”,面對不斷上升的數字,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出這樣的慨嘆。對于“300萬”這個數字概念,美國《紐約時報》等媒體更是給出直觀的描述——“相當于失去了德國柏林、葡萄牙里斯本、烏克蘭基輔或美國芝加哥全城的人口”。近兩個月以來,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的防疫工作逐漸失控,單日新增確診及死亡病例數接連刷新紀錄,病毒傳播速率甚至達到疫情暴發以來的最大數值;而全球疫苗分配更是面臨著極大的不公平性,防疫形勢仍然極其不容樂觀。
據美聯社18日報道,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最新統計,截至17日,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到1.4億,死亡人數突破300萬,日新增和日死亡兩項統計均處于高速增加的趨勢,分別達到70萬例和1.2萬例。有媒體稱,在全球疫情暴發9個月后,世界新冠肺炎死亡突破百萬人,此后這項沉重的數據在4個月內又翻了一番。現如今,第三個100萬只用了短短3個月時間。美國媒體認為,一些國家的真實情況可能要比統計數字糟糕得多,因為不能排除政府方面的刻意隱瞞。對于全球疫情現狀,WHO流行病學專家瑪麗亞·范凱爾克霍夫感到沮喪。她日前表示:“現在距全球疫情暴發已經過去16個月,各國已具備有效防控手段,但這樣的局面不是我們想看到的。”
英國廣播公司(BBC)稱,作為全球第二大疫情國,印度疫情的暴發勢頭尤為顯著,一連三日刷新單日確診病例紀錄(詳見相關報道)。BBC稱,印度目前的醫療資源高度緊張。該國喪葬業近期更是忙得不可開交。即便如此,印度的宗教盛典“大壺節”目前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當中,醞釀著又一場超級傳播事件。但有消息稱,印度當局仍在努力控制相關活動的規模,參加活動的人也要在返回住地后接受嚴格隔離。
巴西的疫情也已失控:截至17日,該國因新冠病毒死亡的人數已經超過37萬人,平均每天有2900多人喪生。與此同時,新冠病毒的各類變種在該國肆虐,各醫院早已處于“過載”狀態。據美聯社報道,由于不少患者既無法得到有效救治,又無法與親友相見,很多同病房患者只能手拉著手獲取心理慰藉。
而頗具諷刺意味的是,人口密集的圣保羅仍在18日重新開放商業及宗教活動。
全球疫苗分配的極不平等也加劇不少發展中國家的抗疫難度,WHO總干事譚德塞在16日的會議上甚至表示,“這種不平等是我們現今所面臨的挑戰——然而我們正在節節敗退”。在全球7億支疫苗產品中,高達87%的部分被發達國家購買或囤積。近期,以英國和以色列為首的高效接種國家的感染速率顯著下降。然而,大多數欠發達國家的國民仍在翹首以待:以墨西哥為例,該國目前每十人當中只有一人有幸參與接種。美聯社稱,全球60多個國家恐怕要等到今年6月才能得到首批疫苗;截至目前,“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大約發放了4000萬劑疫苗,還不到世界總人口的0.25%。在一些相對貧困的國家或地區,平均500人中只有一人能獲得接種。
據德新社18日報道,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總理默克爾當天與新冠肺炎疫情死者家屬代表一起出席了在柏林威廉皇帝紀念教堂和柏林音樂廳舉行的追思會,悼念在疫情中去世的8萬名德國新冠死者。由于疫情防控措施的限制,當天參加追思會的死者家屬只有5名,但公共電視臺對在柏林音樂廳舉行的追思儀式進行了直播。不過,德國評論人士認為:與哀悼死者相比,政客們更應采取措施減少受害者的人數。許多民眾也在社交媒體反思德國疫情的嚴重原因。根據德國疾控中心羅伯特·科赫研究所18日公布的數據,截至17日24時,過去一年中,德國累計新冠病例達314萬,死亡人數約8萬。德國目前正全力對抗“第三波疫情”。▲
相關鏈接
疫情失控,印度陷入“疫苗荒”
本月4日,印度新冠肺炎單日確診病例首度超過10萬,超過去年第一波疫情時單日增幅約9.7萬的峰值。這一紀錄突破印度民眾防疫的心理關口。14日,印度單日增幅達到20萬,成為全球同期單日確診病例數量最多的國家,標志著印度正式進入“第二波疫情”,當地媒體驚呼“全面失控”。而據印度衛生部門18日統計,過去24小時,印度累計新增確診病例超26.1萬。這意味著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印度就增加了100萬例確診病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8日報道稱,包括有著1900萬人口的首都新德里在內的多個地方邦正在實施新的限制措施。韓聯社18日稱,今年1月以來從印度入境韓國的旅客累計94人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其中9例感染在印度發現的“雙突變”變異新冠病毒(B.1.617)。英國《獨立報》18日稱,英國反對黨工黨已呼吁首相約翰遜取消將于本月下旬進行的訪印行程。
作為疫苗生產國之一,印度在此次新冠疫苗供應鏈中被寄予厚望。其中僅印度血清研究所一家疫苗生產商,就承擔了“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框架下向92個國家和地區提供2億劑疫苗的生產任務。但印度疫情進入第二階段后,隨著單日確診病例屢創新高,印度開始出現“疫苗荒”。截至目前,至少有5個地方邦出現疫苗短缺,敦促莫迪政府采取行動應對。其中,奧里薩邦衛生局在寫給中央政府的信中表示,由于疫苗庫存告急,該邦約700個疫苗接種中心被迫關閉,現有疫苗將很快用盡。旁遮普邦匿名衛生官員則對CNN“抱怨”說,該邦僅有48萬劑疫苗,但人口超過2700萬,“我們希望每天為至少10萬人接種疫苗,按這樣的進度,現有疫苗顯然無法滿足需求”。此外,在疫情最嚴重的馬哈拉施特拉邦,首府孟買上周關閉了70余個疫苗接種中心。CNN援引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稱,印度全國目前只有約1430萬人接種了疫苗,僅占總人口的1%多。
世衛組織和國際疫苗免疫聯盟(GAVI)等機構設立的COVAX上個月25日表示,由于印度國內疫苗需求增加,印度血清研究所將延遲交付3月和4月生產的疫苗。CNN報道稱,這已不是印度政府第一次限制血清研究所的疫苗出口。這種反復無常的行為將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欠發達國家的防疫工作造成“沉重打擊”。非洲疾控機構負責人警告印度稱,此舉對非洲的打擊可能是“災難性的”。
印度醫學研究理事會前總干事甘谷里表示,造成當前疫苗短缺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原材料供應不足,印度生產疫苗的多種原料嚴重依賴進口。據報道,美國和歐盟出于維護本國或本地區抗疫物資生產供應的考慮,都不同程度限制了對外出口。在此背景下,印度不得不開始尋找國內或新加坡的原材料供應商。▲
環球時報2021-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