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群
有些朋友可能有過這樣的經歷:睡得正香的時候,突然間身體會抖動一下。還有的人會在睡夢中感覺自己從高空墜下,然后被驚醒。偶爾抖一抖翻個身繼續睡就行了,但如果抖得太頻繁,很有可能是身體發出的健康警報。

快睡著時,身體突然一抖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醫學上稱之為“臨睡肌抽躍癥”。“肌抽躍”是指人在即將入睡時,肌肉不自主地快速抽動。由于抽動速度很快,因此常呈現為類似觸電一樣的動作,而且有些人還會隨之產生一種跌落或踏空的感覺。
“肌抽躍”常在睡覺時發生,無法人為控制,可見于任何年齡段的人。有數據表明,大約70%的人在睡夢中發生過“肌抽躍”。當人入睡后,有時大腦神經會產生誤判——認為機體要從高處墜落下去,于是快速緊繃肌肉以獲取平衡,身體會產生劇烈晃動,所以夢中才會出現突然一腳踩空的感覺。從醫學角度來講,這種偶爾發生的現象是由于人正處于睡眠的“快速動眼期”。在這一階段,眼球會快速移動,大腦神經元的活動與清醒時相同,此時發生的“被抖醒”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
一般而言,“肌抽躍”不會影響睡眠。但如果您在睡夢中抖得太頻繁了,可能是身體出現了以下情況:
1.身體過度疲勞。工作壓力、長時間加班容易引起身心疲勞,精神緊張,使大腦神經處于持續興奮狀態,在睡覺時引起身體發生一系列反應,比如會不由自主地出現抽搐。
2.缺鈣。這種情況在處于發育期的孩子身上比較多見。正在長身體的孩子,如果體內的血鈣緊缺,會導致肌肉、神經興奮性亢進,從而引起痙攣抽搐。
3.肝腎虧虛。如果抖動不是很劇烈,但頻次較多,可能是由于肝腎虧虛、氣血不足。
4.癥狀性肌抽躍。如果抖動伴有頭痛、頭暈、惡心等狀況,應盡快去醫院做腦部CT或磁共振檢查,判斷是不是由于腦部有病變而表現出來的癥狀。
關于提高睡眠質量建議您:
★要注意規律作息。最好是在晚上11點之前入睡,早上按時起床,形成穩定的生物鐘。
★伸展肌肉。睡前應放松精神,可以適當做一些拉伸動作,緩解肌肉的緊張。
★避免趴睡,這種睡姿會壓迫胸腔,容易令呼吸受阻礙。
★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不要太過勞累。
★適當補鈣。補鈣不止是孩子和中老年人的事,年輕人也應注意鈣的攝入,減少因缺鈣引發的入睡抽動。
“肌抽躍”對大多人來說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偶爾出現不需要治療,反復頻繁出現的,一定要及時就醫治療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