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慎花
〔關鍵詞〕人際交往;交往距離;親子關系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1)08-0072-03
在交往中,如果距離過近,交往雙方彼此會有一種緊張感和壓迫感,從而心理上感到極度不舒適;如果距離過遠,將會使彼此感到冷漠、不易接近。適度的距離是人與人相處的基石和重要條件。本文以筆者的一個咨詢案例和電視劇《愛的厘米》中關父與子女相處為例,說明在交往中距離過遠或過近可能給彼此帶來的消極影響,以此說明保持適度距離對父母與子女、夫妻或朋友之間建立和諧美好的人際關系的重要性。
一、關于距離的兩個實驗
為了研究刺猬在寒冷冬天的生活習性,生物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一個寒冷冬天,實驗者把數十只刺猬放到戶外空曠的土地上。這些刺猬被凍得渾身簌簌發抖,為了取暖,它們只好緊緊地靠在一起。但相互靠近后,又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長刺,只能很快地各自分開??墒且驗樘鞖庥謱嵲谔淞耍题瑐冇植坏靡芽吭谝黄鹣嗷ト∨?。然而,靠在一起時的刺痛又使得它們不得不再次分開。挨得太近,身上會被刺刺痛;離得太遠,又凍得難受。經過這樣反反復復地分了聚,聚了分,刺猬們不斷地在受凍與受刺之間掙扎。最后,它們終于找到了一個適中的,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于被彼此刺傷的距離。這就是后來人們常說的“刺猬法則”。
在心理學上,也有人做過一個類似的實驗。在一間剛剛打開的閱覽室里,當里面只有一兩個讀者時,實驗者進去坐在這個人的旁邊,結果他一坐下,坐在閱覽室內的讀者立刻覺得緊張不安,趕緊離開座位走人。實驗進行了整整80人次,結果發現,在一間只有一兩個讀者的閱覽室里,沒人能忍受一個陌生人緊挨自己旁邊坐下。當實驗者坐在被試旁邊后,被試往往都很快默默地換到別處坐下,有的被試甚至明確質問實驗者“你想干什么”。據此,心理學家得出一個結論:人與人之間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任何一個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圍有一個自我把握的空間;它就像一個無形的氣泡一樣,為自己割據一定的領域;而當這個自我空間被他人觸犯時,就會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惱怒起來。
二、有多少愛因距離不當而傷了彼此
在人和人的交往過程中,除了儀表風度、交往頻率、個性特征、特點相似或互補等因素影響交往成敗外,交往距離是一個重要的、關鍵的因素。在西方有這樣一部電影:一位男孩瘋狂地喜歡上一位女孩,但是男孩性格沉默內斂,不敢當面向女孩主動表達自己的愛戀之情。于是男孩每天書寫一封熱情洋溢的信,向女孩表達他狂熱的愛戀之情。在兩年多的時間里,他總共寫了700多封情書。最后,那個女孩終于同意結婚了,但可悲的是,新郎不是他,而是那個天天送信的郵差。近水樓臺先得月,兩年多送信、收信過程中的頻繁相處,使得女孩慢慢喜歡上了那個每天敲門送信的郵差。
但是,人際交往的距離不一定是越近越好。有時親密無間,距離過近,可能會適得其反,反而影響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在我的輔導生涯中,曾經有不少學生因和好友交往距離不當而產生煩惱,前來向我求助。如最近有個學生來向我咨詢,她說自己與好友相處四年多來,學習上、生活上互幫互助,彼此一直相處得很融洽。但是在相處過程中,她內心深處常常因一些瑣事而煩惱不已。我讓她說說看,有哪些瑣事讓她心生不快。來訪者說,仔細想想吧,自己和好朋友之間也沒啥真正的矛盾,都是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但是瑣事堆積多了,便感到煩悶不已。比如,來訪者性格文靜,喜歡安靜地看書或聽音樂,而好友生性愛熱鬧,喜歡逛街、閑聊。有時周末來訪者想安靜地去圖書館看看書,好友卻非要拉著她去逛街購物;再比如,來訪者有輕微的潔癖,愛干凈,不喜歡別人隨便碰觸她的床鋪,而好友卻粗枝大葉、不拘小節,有時隨手將吃的零食或看的書扔在來訪者的床上。凡此種種,發生的次數多了,來訪者心里便煩悶不已,不知該如何處理。這個個案就是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因在相處過程中“你我不分、界限不分”,關系過于親密,心理距離過近,而引起人際不適。
在父母和子女相處的過程中,因距離不當,而導致父母與子女關系不和或反目成仇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如最近熱播的電視劇《愛的厘米》里關父與兩個孩子的相處模式。關父對兒子振雷是無條件地偏愛、溺愛和縱容,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對兒子偏心偏到了家,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恨不得整天裝在兜里,天天寶兒寶兒地叫著”。結果呢,關父這種無距離、無原則的愛把兒子培養成只知一味無條件索取、不肯吃苦、不能承擔責任的永遠長不大的廢物。對女兒關雨晴呢?關父卻覺得女兒雨晴是一個女機長,漂亮能干,能掙錢,她對家中所做的一切貢獻、對弟弟的照顧是無條件的、理所當然的,從沒有考慮到女兒內心深處對父愛的需求和對事件的感受,一次次無條件地縱容兒子關振雷對姐姐雨晴提出的無理要求。最后因為無理阻撓女兒雨晴與清風的婚禮,導致女兒對父親傷心欲絕,最終狠心斷絕了父女關系。
在斷絕父女關系前,雨晴說了這樣一段傷心欲絕的話:“你天天左一個寶兒右一個寶兒,我就想知道,我在你心里算什么,你這么愛他,不愛我,你生我養我干什么呀。有時候我特別羨慕振雷,無論他闖多大的禍,做錯什么事情,你都那么愛他??墒悄銗圻^我嗎?”關父則一臉無辜地說:“我不愛你嗎,你說從小到大,我哪一點不愛你?!标P雨晴則委屈而憤怒地說道:“每一次振雷無理取鬧時,每一次你優先考慮他而不是我的時候,我都想說,你不愛我;每一次他管我要房要錢要車,你在旁邊煽風點火時,我都想說,你不愛我。我就想問你一句:憑什么!你憑什么不停地壓榨那個你放棄掉的女兒。你說我能說嗎?我能告訴一個早就放棄掉不管我死活的父親嗎。當年我考航校時,媽媽全力支持我。你說學費太貴了,供不起,你寧可把錢拿給兒子揮霍,卻不肯幫我。每當這時,我都會告訴自己,弟弟太小了,總有一天你會認可我。當我躺在病床上,你那么著急地說救自己的兒子,提都不提我。躺在病床上,我聽到那句話,你知道我的感受嗎,我是你女兒,當你說放棄掉我時,那一刻我覺得跟死掉了一樣,我還不如死了呢。我心里已死掉一萬次。這么多年我拼命努力上學,那個旋梯訓練別人做50個,我做100個,下來以后我吐得昏天暗地的,我吐完繼續練。為什么那么努力要強,就是為了早一天開飛機、當機長。我就是想說,自己變得優秀了你就能喜歡我,對我好一點。我特別期待你能認可我,抬起頭來看我一眼,說這是我的女兒,我的女兒也很棒,這也是我寶兒??墒悄憧催^我嗎,你叫過我一聲寶嗎,我是多么想得到你的認可。這么多年我一直在跟弟弟爭寵,可是你在乎過嗎。就因為我強,我就得讓著他,我是你的女兒,我身上流著你的血,你能不能對我好一點兒!”
一位哲人說過:“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而是用自己冷漠的心,對愛你的人,掘了一條無法跨越的溝渠?!标P父因為不懂得愛和尊重之間的距離,對子女不平等的愛,最終導致父女關系逐漸疏遠,讓女兒雨晴只能傷心欲絕地離家出走。因此,如何保持適當的愛的距離,是所有人都要終其一生不斷學習、不斷探索的一個話題。
三、嘗試尋找適當的愛的距離
記得在電視劇《小歡喜》里面,最受孩子們和觀眾歡迎的、最善解人意的媽媽劉靜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們這些做父母的,真得好好反省反省自己,可能我們一股腦要給孩子的,永遠都不是孩子想要的,跟他們想要的是錯開的。你想讓他保暖,他想的就是好看;你想給他補充營養,他想的只是好吃;你想給他講人生經驗,想讓他少走彎路,可人家呢?光想自由。所以啊,父母跟孩子永遠是有時差的?!贝_實如此,孩子和父母畢竟是彼此獨立存在的個體,都有各自的個性特點、喜怒哀樂,都有各自的好惡和人生追求。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既需要父母的支撐,有時又需要適度的自我成長的空間,不希望父母碰觸,只需要父母遠遠地看著。所以,父母與子女間,就像那些相互取暖的刺猬,要反復試探來尋找一個最好的愛的距離,讓彼此相互放松而且又感到溫暖。當然這種愛的距離會因孩子年齡的不同、需求不同而不同,在年幼時,孩子渴望父母的陪伴,父母這時所要做的是盡可能地相伴孩子左右,心理距離適當近一些,親密一些,遇到困難時盡量給弱小的孩子一個有力的支撐;孩子年歲漸長、羽翼漸豐時,父母要一點一點地學著放手,給孩子一個足夠讓自我成長的空間,給孩子自由抉擇生活的權利。就像著名作家龍應臺所說:“所謂父子母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送。子女成年后,父母需要理智地退后,與子女的距離要稍遠些,將人生的選擇權和決定權交給他們自己。即使愛,也要愛得隱忍而有節制,不要以愛的名義去束縛和捆綁子女?!?/p>
正如一句話所說,“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每個人都需要有一個自我呼吸的空間,都需要有一個自己心靈的后花園,這個地方只能一個人靜靜地獨享,不希望別人隨便闖入,以免亂了自己的清靜和片刻的歡愉。所以,人與人之間相處,即便關系再密切,也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要親疏有間,不能你我不分、界限不清,自以為是地侵入對方的空間。霧里看花花更美,水中望月,月才更迷人,保持適度的距離,是呵護和維護愛的一個重要條件。如果真的愛對方,就要在愛里面尋求讓彼此感到舒適、放松而又溫暖的距離,不要自以為是、一廂情愿地以愛的名義壓迫或束縛彼此。我想,這樣的關系才是人們想要的最美好、最迷人的關系。
(作者單位:江蘇教育學院運河分院,徐州,221300)
編輯/張國憲 終校/衛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