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成 齊嘯 王志春



摘要 通過田間試驗,研究了長春柳河烤煙上部葉不同采收方式對烤后煙葉質量的影響。結果表明,與常規分批采收相比,上部6片葉一次性采收方式下,煙葉產量略有下降,但外觀質量、評吸質量、上等煙比例、均價顯著提高,化學成分更加協調,煙葉產值效益略有增加。
關鍵詞 上部葉;采收方式;煙葉質量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harvesting methods on the quality of flue-cured tobacco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field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one time harvesting way was better than divided harvesting way, which could improve tobacco appearance quality, smoking quality, percentage of superior leaves, average price and chemical elements. By using one time harvesting, tobacco yield decreased slightly,but the output value enhanced slightly.
Key words Upper leaf;Harvesting methods;Tobacco quality
近些年,隨著卷煙降焦工作的深入進行,煙葉的可用性發生了變化。中部葉用在低焦油卷煙中,其濃度顯得較淡,工業要求香味更濃、煙堿含量略高的煙葉為主料煙,以補償降焦后卷煙香味的不足,好的上部葉在現代混合型卷煙和低焦油烤煙型卷煙葉組配方中起主導作用,對卷煙香味及其風格至關重要[1-2]。國內外關于采收方式對提高烤煙上部葉品質的研究很多[3—13],普遍認為改變上部葉的采收方式對改善上部煙葉的質量有一定效果,特別是上部葉一次性采收技術能顯著提升上部煙葉質量,這也是近幾年國家力推的一項重點生產技術。但目前該項技術對煙葉產質量的影響研究多集中在南方煙區,對吉林,乃至東北煙區上部煙葉質量和產值效益的具體影響仍鮮見報道。鑒于此,筆者研究了不同采收方式下長春柳河上部煙葉的質量和產值效益情況,旨在為推行上部葉充分成熟一次采收技術,提升本產區上部葉煙葉質量和工業可用性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品種為吉煙9號,試驗田設在吉林省柳河縣現代煙草農業科技園進行。試驗田在同一地塊,自然條件基本一致,生產過程中農事操作相同、煙株長勢基本一致。
1.2 試驗設計
根據上部葉不同采收方式,共設2個處理:T1處理為上部6片葉一次采收,即頂部1~2片葉達到充分成熟時,上部6片葉一次采收;T2處理為上部6片葉常規采收,即分2次采收,上部4~6片葉成熟后采收一次,上部1~3片葉成熟后采收一次。
1.3 材料選取和測定內容
按照試驗設計逐竿標記,采用煙夾編煙、裝房,按照三段五步式工藝烘烤,烤后煙葉標記保存。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烤煙(GB2635—1992)》規定的技術要求、檢驗方法,將烤后煙葉隨機選取各葉位50片進行評級、記錄外觀質量、測量單葉重;隨機選取2個處理烤后B2F等級煙葉各2 kg,進行常規化學成分檢測;統計分析各處理下上部6片葉的經濟性狀。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采收方式對上部煙葉烘烤后單葉重的影響
單葉重是構成煙葉產量的因素之一,在單位面積株數和單株留葉數確定的情況下,煙草葉片重量可作為衡量煙葉產量和產值的主要因子。在一定范圍內,煙葉單葉重與煙葉質量呈正相關,但超出一定范圍,煙葉質量反而下降。近幾年,卷煙工業企業提出長春產區煙葉單葉重存在過高問題,因此降低單葉重是目前煙區的一項重要生產工作。由表1可知,與上部葉常規采收方式相比,上部6片葉一次采收方式下,烤后各葉位單葉重有所降低,且兩處理之間差異顯著。
2.2 不同采收方式對上部煙葉烘烤后外觀質量的影響
烤后上部煙葉外觀質量與煙葉田間發育成熟度有較大關系。當上部6片葉一次性采收烘烤時,頂部1~3片葉成熟時,下部4~6片葉已經達到充分成熟,避免了頂部只留1~3片葉造成煙株不能正常發育而導致的葉片偏厚、組織緊密、難以烘烤等問題。由表2可知,與上部6片葉常規2次采收方式相比,上部6片葉1次采收方式下烤后煙葉外觀質量總體上明顯改善,在顏色、葉片結構、身份、色度等方面也明顯較好。
2.3 不同采收方式對上部煙葉烘烤后化學成分的影響
一般而言,優質烤煙理想的化學指標為:總糖18%~24%,還原糖16%~22%,總氮、煙堿1.5%~3.5%,蛋白質7%~9%,氮堿比在1左右,糖堿比在10左右。受吉林煙區的氣候條件影響,烤后煙葉的化學成分與優質烤煙理想的化學指標有一定差距,但通過調整采收方式,煙葉中煙堿、還原糖、總糖和淀粉等化學成分指標有所改變。從表3可以看出,與上部6片葉常規2次采收相比,上部6片葉一次采收方式下,B2F中煙堿含量由1.38%提高到1.56%,還原糖含量由26.64%降低到25.48%,總糖含量由33.02%降低到32.13%,淀粉含量由6.47% 降低到5.92%,鉀含量由1.88%提高到1.95%。但烤后煙葉中氯含量變化不明顯。
2.4 不同采收方式對上部煙葉化學成分協調性的影響
從表4可以看出,上部6片葉一次采收方式下,煙葉中的糖堿比、兩糖比和氮堿比均較低,鉀氯比較高。糖堿比、兩糖比和氮堿比的降低說明上部6片葉一次采收方式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煙葉成熟度。鉀氯比的提高是由于2個處理氯含量基本一致,而在上部6片葉一次采收方式下,烤后煙葉中鉀含量增加所致。烤后煙葉中的鉀含量與田間生長時間有一定關系,煙株打頂以后,田間生長時間越長,煙葉中鉀含量流失越多,在上部6片葉一次采收方式下,煙葉成熟較快,采收時間可以適當提前,因此葉片中鉀含量相對較高。
2.5 不同采收方式對上部煙葉評吸質量的影響
從表5可看出,感官評價樣品中均為中間香型,勁頭和濃度分別處于適中、中等范圍內。而T1(上部6片葉一次采收)處理下,香氣質、香氣量、余味、雜氣、刺激性方面均較好,這表明在上部6片葉充分成熟一次采收方式下,上部煙葉香吃味可以明顯改善。
2.6 不同采收方式對上部煙葉烘烤后經濟性狀的影響
由表6可知,T1(上部6片葉一次采收)處理下,上部6片葉產量比分次采收減少108.75 kg/hm2,上等煙比例提高8.41%,均價提高2.26元/kg,上部6片葉產值增加242.70元/hm2。因此,上部6片葉一次采收方式下煙葉上等煙比例明顯增加,質量明顯改善,可用性明顯提高。另外,雖然上部6片葉一次采收方式下煙葉產量有一定降低,但隨著均價的上升,最終產值比常規分次采收方式下略有增加。
3 結論與討論
上部煙葉占整株煙葉的1/3以上,在不斷優化下部煙葉的情況下,其產量已占到煙葉總產量的50%以上。長期以來,我國上部煙葉存在葉片厚、組織結構緊密、內在化學成分不協調、刺激性大、雜氣重等缺點,因此工業可用性不高。通過開展上部6片葉充分成熟一次采收技術,推遲了煙葉采烤時期,能夠使上部煙葉充分發育成熟,提高工業可用性。該試驗也進一步證實,在吉林長春煙區,推行上部葉充分成熟一次采收技術雖然在提高產值效益方面效果不明顯,但在改善烤后煙葉外觀質量、單葉重、內在化學成分以及評吸質量等方面效果顯著,因此該項技術適宜在該產區推廣。
參考文獻
[1]楊大光.低焦油卷煙原料探析[J].中國煙草科學,1998,19(2):41-42.
[2]陳順輝,黃一蘭,巫升鑫,等.我國烤煙生產發展幾個問題的探討[J].中國煙草科學,2001,22(3):34-37.
[3]成本喜,侯留記,熊向東,等.烤煙上部葉一次采烤方法研究[J].煙草科技,1996,29(6):35-36.
[4]朱尊權.生產優質烤煙特別是上部完熟煙的竅門[J].煙草科技,1995,28(5):33.
[5]譚青濤,劉光亮,薛煥榮,等.上部煙葉帶莖割收一起烘烤的研究[J].中國煙草科學,1997,18(2):45-46.
[6]徐增漢,王能如,王書茂,等.不同采收方式對烤煙上部葉烘烤質量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01,29(5):660-662.
[7]趙元寬.頂部煙葉帶莖烘烤試驗簡報[J].煙草科技,2004,37(4):36-37.
[8]許自成,黃平俊,蘇富強,等.不同采收方式對烤煙上部葉內在品質的影響[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3(11):13-17.
[9]賴秀清,林桂華,童旭華,等.烤煙上部葉帶莖烘烤的技術研究[J].中國煙草科學,2006,27(1):29-31.
[10]徐建平,胡選彪,朱穎勛,等.不同采收方法對烤煙上部葉烘烤質量及烤煙產量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06,34(8):1609-1610.
[11]徐秀紅,王愛華,王傳義,等.烘烤期間帶莖采收的烤煙頂部葉某些生理生化特性變化[J].煙草科技,2006,39(9):51-54.
[12]袁黔華.一次性帶莖砍烤對烤煙上部葉質量的影響[J].耕作與栽培,2006(4):30-31,42.
[13]滕永忠,胡從光,徐建平,等.帶莖烘烤的烤煙上部葉的水分散失[J].煙草科技,2007,40(2):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