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生教育中分別發揮著重要的教育作用。調查研究發現,將小學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恰當、科學地融合在一起,對促進小學生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發展更能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且對小學教育事業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小學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意義;整合方式
中圖分類號:G62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08-0034-02
【Abstract】Moral edu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duca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have found that the proper and scientific integration of primary school moral edu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personality and mental health, and ha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oral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he meaning of integration; Integration mode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國的發展時間比較短,在小學教育中應用的深度比較淺薄。心理健康教育是在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進入到我國的教育事業中,正式作為教育的一部分,但剛開始在教育事業中被應用時,心理健康教育是作為德育的輔助教育形式出現的。之后經過對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實踐教學研究分析發現,兩者既是獨立的又存在著某種非常緊密的聯系,兩者相對獨立又互為對方教育的補充。接下來,本文將借鑒同類研究的觀點和結合自己多年的小學教學經驗,對小學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發表一些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一、意義
(一)德育工作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發展可以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具體的促進作用表現為:小學的德育教學發展過程中,會使學生伴隨著一系列的心理健康問題,且要解決出現的德育問題,往往需要先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疏導解決,這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實踐教學過程中輔助德育,從心理方面去解決德育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心理問題,以確保小學德育教學問題順利解決,進而推動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再者,在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實際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從表面看只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就可以解決,但是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問題的根源其實是德育教學問題,歸結原因是小學德育教學過程中在引導小學生如何培養正確的道德觀時與當前社會發展趨勢出現沖突,導致小學生在道德思想層面出現問題,這時就需要將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在一起去解決問題。
(二)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輔助德育教學工作的開展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輔助小學德育教學工作的開展,不僅可以為德育教學補充關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專業知識,還可以推動小學德育教學工作效率的提升。當前小學生道德行為教育中存在著一些比較典型的問題,例如沒有集體協作意識、漠視學校的校規校紀、孤僻自我、在日常學習中比較消極懈怠等。仔細探究這些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大多是這幾方面:家庭變故的影響、個人身體素質原因、學習能力方面等。針對以上常見的問題和出現問題的原因仔細研究發現,這些問題和原因的出現歸根結底和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密切的關聯性。
(三)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學生在小學階段接受良好的德育,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不僅對小學生日后要接受的道德教育,以及小學生日后的發展有直接影響,還對社會整體道德素質的提升起到間接的推動作用。在當前的小學教育活動中,小學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擔負著不同的教育職責,發揮著不同的教育作用,德育教學開展的目的是培養小學生的道德品質,心理健康教育教學開展的目的是培養小學生的心理品質。因此,把小學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整合在一起,能夠讓小學生在保持良好心理狀態的情況下有效學習德育知識,在保持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下樹立科學、正確的道德觀念,可以有效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整合的方式
(一)理論層面上的整合
小學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從教學目標和教學作用上來看具有一定的相同特征,因此小學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是有一定的可行性的。具體可行性表現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現:教學目標,小學德育教學目標中有這樣一段內容:要求培養小學生自尊自愛、自強獨立、誠信正直、堅強意志等優秀的心理素質。這段內容同樣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目標中被包含;思想行為方面,德育關注的是對小學生思想行為方面的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關注的是小學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的心理狀態的變化,從字面上看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好像是不同的兩個教育方向,但是仔細分析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內容的含義,不難看出兩者重視的都是小學生在教育活動開展的過程中的心理和思想上的變化發展,最終的教學目的都是為了促進小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
(二)教學方式上的有效整合
當前常見的小學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方式比較能夠讓這兩個學科教育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各自的教學作用和教育價值,但是對于將小學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整合來教學,以往的常見教學方式是不能夠讓這兩個學科教育整合之后充分發揮教育作用的。因此,教師可以借鑒其他先進經驗或者結合先進理論知識,對以往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方式進行開拓創新,促進小學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課堂教學方式上的有效整合。例如,教師可以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來教學,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與心理健康教育或者德育相關的圖片或者視頻。又比如教師可以把表演帶入課堂教學活動中去,把教室當成舞臺,讓學生親身演繹不同的角色,親自去感悟不同角色在不同的狀態、不同的場景下的心理和思想上的轉變。學生們親自演繹,親身體會,更能加深學生對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理解和感悟,最終促進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直接整合與潛移默化的整合方式必須同步進行
在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將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整合,教師首先應該了解小學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教學要求。其次是整合方式,德育教學最為常見的教學方式是教師將教材上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教學方式比較簡單,應用時間一長,學生就會感覺單調乏味,開始產生排斥抵觸的情緒,因此教師在將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整合時,應該改變以往教學方式,盡可能地為小學生創造更加輕快的教學環境,進而更有效地引導小學生主動參與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更有意義地學習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具體有兩種有效的整合方式,接下來本文將依次介紹其各自在實際教學中的實施方式。
第一種,直接整合,最常見的應用方式比如開展相關主題的班會活動,它是一種最為直接且最容易被小學生和教師接受的方式,因為它可以直接對小學生進行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教學,是最為簡單且十分重要的實施路徑。主題班會活動開展的目的是通過班級所有學生和教師的智慧,讓每個學生最大限度地在活動中受到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教學的熏陶,進而促進每個小學生的道德和心理品質得到更為明顯的提升。第二種,潛移默化的整合方式,將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整合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個長期潛移默化的過程,對此教師可以通過校園文化的宣揚活動、學科滲透、演講比賽等方式為小學生營造一個充滿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環境,讓小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心靈上被感觸,思想上被教育。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從多個層面來看具有一定的共性,學校和教師在將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整合的過程中,要能夠清晰地認識到兩者的共性,并在此基礎上,將兩者的不同之處科學整合,讓彼此成為對方教育的基礎和補充。同時教師還應該能夠認識到兩者整合的教學價值,充分發揮兩者整合的教學作用,讓學生感受到更全面、更科學準確的小學素質教育,進而推動小學生的道德和心理品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余巧藍.育人,育心 ——小學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J].師道·教研,2020(07).
[2]葉世孟.論小學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J].速讀(下旬),2019(03).
[3]徐金碩.論小學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19(04).
作者簡介:龔玲玲(1981-),女,漢族,甘肅敦煌人,本科,小學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心理健康教育。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