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云
【摘? ? 要】現代化背景下,區域活動環境已經成為幼兒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完善活動區環境創設與材料投放有利于提升幼兒園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基于此,本文聯系實際,圍繞幼兒園活動區域環境創設與材料投放問題展開探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教育;環境創設;材料投放
中圖分類號:G610?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08-0131-02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ization, the regional activity environment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to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young childre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reation of kindergarten activity area environment and material delivery for reference.
【Keywords】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Environment creation;Material delivery
幼兒園的區域活動環境包含了場地設置與空間設置兩部分,在創設區域活動環境時,應根據幼兒年齡特征、心理特點等科學設計,以達到有效創設,從而實現對幼兒、實踐能力的綜合培養。但當前,在推進區域環境創設與材料投放工作中還存在些許問題,使其教育功能未能完全發揮出來。下面聯系實際,首先就幼兒園活動區域環境創設與材料投放中的問題展開探究。
一、幼兒園活動區域環境創設與材料投放現狀
大部分教師在為幼兒創設區域活動環境時,都會在教室四周擺滿玩具,按照教師的輪廓為幼兒創造出一個小型活動空間。按照這種思路創設出的區域活動環境雖有一定的渲染氛圍、激發興趣等效果,但總體上比較單調,缺乏創新。要想取得更好的環境創設與教育教學效果,教師就應從多角度分析,樹立創新思維與空間意識,并靈活運用三維空間等多種創設方式進行。此外,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往往會遇到一些特殊情況,如所處的室內空間不利于區域環境的創設,幼兒對教師提供的玩具不感興趣等,這些問題均會使得教育教學效果大受影響,教師必須做到靈活應對。同時,在這類活動中,若幼兒對活動流程、活動規則等不十分了解,就無法跟上其他學生的節奏,教師又疏于指導,可能會導致幼兒的自信心等受到影響,反而不利于幼兒的成長。
在材料投放中經常會出現以下問題:材料投放的難易程度不統一,導致活動效果不十分理想。如在認圖材料游戲中,材料投放難易程度不統一會導致幼兒對活動失去興趣,幼兒對整個活動不關心,不僅使得活動失去意義,在活動結束后,幼兒也會遺忘材料,忘記將材料回收收集,從而導致材料無法二次利用。其次,在材料投放環節還會經常出現材料破損現象,這一問題會給幼兒身心帶來很大影響。這是因為,在學前階段,幼兒的審美能力、認知能力等正處在不斷完善中,存在缺陷的材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幼兒審美觀念的形成,會給幼兒的學習成長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另外,材料投放數量有限,無法滿足幼兒學習、活動需求,導致幼兒會因為爭奪材料而與其他幼兒產生爭執,這樣既影響了幼兒的人際關系,又讓幼兒的身心安全受到威脅。
二、幼兒園活動區域環境創設的優化
(一)加強互動,提升環境創設的參與使用率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潛移默化地將信息傳遞給幼兒。如教師可利用室內外空間、圖畫、玩具等向幼兒傳遞信息,讓幼兒學習到更多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學需求創設區域活動環境,并將一些知識信息融入其中,從而實現對幼兒的有效教育與培養。如要想培養幼兒規則意識,教師就可在活動中創設游戲規則,劃定圖形以及各種字母,來增強幼兒的規則意識與活動能力。同時,為最大程度發揮出區域活動環境的教育功能,教師還需根據實際情況科學、合理選擇相應的活動形式。除了利用好墻面、地面等較大空間外,還要充分發揮陽臺走廊、窗臺等空間的功能作用來向幼兒傳遞信息,促進幼兒相關意識與能力的形成。
如,為使幼兒養成物歸原主的好習慣,教師可充分利用櫥柜,在櫥柜上貼一些小標語,象征性的小卡片,提醒幼兒用完東西后要及時放到原位。通過這樣的方式于潛移默化間讓幼兒形成一種正確的思維意識與良好的生活習慣。再如要想培養將幼兒良好的行走習慣、運動習慣,教師可在臺階上繪畫一些代表小腳丫的圖形,或者將一些比較形象易懂的圖像增設在樓梯墻上,通過這樣的方式向幼兒傳遞較強的教育信息,對幼兒進行一定的啟發教育。例如,在創設“多彩的秋天”這一主題活動的外部環境時,教師就可利用谷物、落葉以及一些象征秋天沉甸甸收獲的圖畫作為裝飾品,將它們進行設計改進后懸掛、張貼在教師、走廊等位置,以此營造出濃厚的秋天氛圍,激發幼兒興趣與積極性,讓幼兒學習到更多的有關秋天的知識。
(二)營造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
幼兒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經歷還較少,他們對外部環境還存有一定的恐懼,再加之部分幼兒比較內向、膽小,因此充滿急促、壓抑等氛圍的活動環境會使幼兒對外部環境、主題活動更為排斥。鑒于此,在創設區域活動環境時,教師就應結合幼兒的年齡特征與心理特征,靈活運用各類素材為幼兒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活動環境,讓幼兒能以良好的心理狀態與精神狀態投入到活動中去。另外,在創設環境時,幼兒教師可充分抓住幼兒好奇心強這一特點,運用一些具有啟發性、刺激性的事物來激發幼兒的探究欲,讓幼兒積極主動的進行探索,并從中獲得新的經驗與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