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秋霞

聯通數字科技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云粒智慧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湯子楠。
在鞏固網絡運營商業務的基礎上,利用新一代的5G通信技術,為政企客戶提供數字化的解決方案成為中國聯通決勝未來的重中之重。
9月26日,在2021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式上,新上任的中國聯通黨組書記、董事長劉烈宏致辭道:“數字技術作為‘新生產函數’,正在演繹未知大于已知的數字文明‘新方程’?!彼赋?,中國正加快推進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從“樣板間”的“聚變”走向“商品房”的“裂變”,加快千行百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目前中國聯通已打造5G+工業物聯網、5G+教育、5G+醫療、5G+交通等300多個燈塔項目、3000多個重點項目,還積極參與浙江省數字化改革,在“1+5+2”體系中發揮主力軍作用。中國聯通愿與各行各業深化合作,共創共享數字經濟新紅利。
在本刊前幾期有關中國聯通的報道中,《經理人》也分別闡述了中國聯通數據首席科學家范濟安博士、聯通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兼數據智能事業部總經理宋雨倫對目前公司戰略布局方面的觀點。范濟安認為,主攻5G+工業互聯網是中國聯通政企業務的主要方向;宋雨倫則表示,于企業而言,應抓住當前技術升級與變革的機遇,時刻把握以數據驅動為核心基礎的產業升級方法論。
這意味著,在政企業務的服務上,中國聯通內部有一個高度共識:要搭乘中國數字經濟的快車,必須抓住政企客戶數字化轉型的機遇!
“過去的三年里面,如果關注一下聯通的財報,會發現政企條線的業務發展速度非常快,也成為了支撐聯通現在大盤的收入和利潤增長的一個主要驅動力。”聯通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聯通數科)高級副總裁湯子楠表示。
具體規劃落實上,中國聯通的策略是怎樣的?
“其實,中國聯通在構思未來3?5年市場的發展策略時,畫了一張很大的地圖,并且在每個地圖上都安排了這樣的一個兵力,以集團的政企BG(business?group)作為一個中樞,有點像中央軍委管總的味道,所有這些作戰地圖上的兵種來負責提供能力,再把這些能力輸送給一線的31個省的營銷團隊去主戰,形成最終的客戶服務,所以大得有點像海軍艦隊,有航空母艦,有巡洋艦、驅逐艦,各自負責不同職責的協同作戰。”湯子楠表示。
本期,《經理人》通過對話湯子楠一探究竟。
要搞清楚中國聯通在政企業務上的布局,首先可以從聯通數科的誕生著手。
聯通數科于2021年2月7日正式揭牌成立,是在原聯通系統集成有限公司、聯通云數據有限公司、聯通大數據有限公司、聯通物聯網有限責任公司、聯通智慧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基礎上整合成立。這是中國聯通打造獨特創新競爭優勢、實現創新賽道差異化突圍的重大戰略布局,致力于推動我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政企客戶的數字化轉型使能。
因此,可以看做,聯通數科就是中國聯通為實現政企數字化“使能者”的使命而出現的。
湯子楠表示,這有兩個關鍵詞:一是數字化?!斑@是我們判斷在未來整體市場的一個核心方向,不管是從國家的十四五規劃,濃墨重彩地在宣講數字經濟和數字化的社會和治理,以及現在各行各千行百業的客戶,對于數字化轉型所提出的旺盛需求,其實這都創造了一個非常廣闊的市場空間?!?/p>
二是使能者?!捌鋵嵈砹寺撏ǖ膽B度,態度就是我們希望培育自己的一個能力,同時也具備把能力孵化出來后,幫助客戶去成功的能力。它也強調了聯通在這一輪的服務過程中會強化自身能力的打造和自身能力的輸出。”
在強化自身方面,“經過五六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成績,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中國聯通實際在內部是打造了一朵每天能夠運行20多萬個容器的分布式基礎設施,上面支撐了4億用戶每天的出賬,還有各種各樣的數據分析的應用,應該說,這樣一個龐大的原生云,即便在國內央企的實踐當中也是不多見的,而且又是聯通完全依靠自己能力打造出來的?!?/p>
也就是說,中國聯通內部已經搭建好了“新基建”的基礎,下一步就是要更大地發揮好這份能力做對外輸出,服務更多的外部客戶。這背后,仰賴的正是一批以湯子楠等為代表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作為資深互聯網人,湯子楠從阿里離開并與中國聯通產生交集的經歷非常值得關注。
湯子楠曾在微軟中國亞洲工程院任Surface、Windows?Embedded產品經理;2010年加入阿里云,是阿里云第一位產品經理和飛天操作系統的早期貢獻者之一。作為一位曾在阿里就職8年的資深產業互聯網從業者,他參與主導了阿里云絕大部分產品的設計及商業化運營,產品涵蓋底層飛天平臺、上層云應用,全程參與了飛天操作系統從孵化到大規模商用的各階段發展歷程,搭建了阿里巴巴自研的大數據計算引擎MaxCompute和數據開發PaaS平臺,是阿里巴巴自研大數據平臺設計者和核心貢獻者之一。
擔任現職前,湯子楠曾任阿里云企業服務事業部總經理,全面負責政企數字化轉型新產品研發和運營工作。而2018年,恰逢中國聯通和阿里巴巴合資成立了云粒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云??萍迹?,這也是中國聯通混改后成立的首家合資公司。這家合資公司成立的目的,其實也是中國聯通希望與阿里巴巴等第三方互聯網公司合作,共同服務政企市場。

中國云計算行業的發展其實還不能說格局已定,至少已經過了早期的萌芽階段,現在正處于高速發展、各個廠商大打出手的階段,進入高速增長期了。
“當時的老板問我要不要出來到阿里的生態公司去任職。這也是一個比較好的機會,于是就從阿里離開了?!比缃瘢瑴娱嗽诼撏〝悼瞥袚殑胀?,另外一個重要身份就是:云??萍际紫瘓绦泄佟?/p>
如前所述,中國聯通在政企數字化轉型的大戰場做了重要布局,按照網絡生態系統分類,主要分成基礎設施層、平臺層、應用層?!氨热缯f基礎設施層會有云的需求,有大數據的需求,有物聯網的需求,人工智能的需求,區塊鏈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最底層可能還有系統集成的需求,業務領域有智慧城市,有數字政府,細分行業有文旅、教育、生態環境、醫療等等各個板塊,所以把業務進行了有效的區隔和劃分之后,他就會為每一個板塊來制定一個作戰單元?!睖娱榻B,整體來看,聯通數科是在云網端的基礎設施層做建設和架構,而云粒科技更多的是聚焦在智慧城市領域做平臺基座及細分領域垂直應用。
他以中國聯通在2020年中標的甘肅省水利廳的智慧水利項目舉例。這也是水利部在智慧水利方案頒布之后最大的一個省級智慧水利項目,資金規模達到2億元。在該項目中,具體來看,聯通數科的系統集成事業部負責系統集成的總體的牽頭,聯通數科的云計算事業部負責底層的云平臺,云粒科技負責行業的解決方案,數據由安全事業部負責。“這樣幾支部隊組成的一個聯合的工作組,共同來服務客戶,這是目前聯通內部各個板塊的關系?!?/p>
這種從中國聯通總部到下屬子公司、合資公司的聯合作戰模式,已經成為整個集團戰略布局、客戶服務的常態。
那么,聯通數科以及云計算事業部在配合中國聯通大作戰中有哪些優勢呢?
聯通數科的云計算事業部前身是聯通的云計算公司,是聯通集團在2013年出資成立,于2020年底合并到聯通數科。“這家公司(聯通數科)的定位其實就是深耕中國的云計算市場”。
到2016?2017年,我國云計算市場進入發展的第三階段,顯著特征則是市場延展到政企客戶群?!皬幕ヂ摼W客戶的基礎上再進一步擴展到了政企客戶的市場,這是更廣大的市場。因為互聯網畢竟只是一個行業,但是政企客戶涉及到千行百業,而且絕大多數中國的頭部企業其實都在傳統行業,這些企業開始全面上云之后,就把云計算市場的份額進一步推高了。”湯子楠表示,大家會意識到云計算慢慢從一個服務變成了一個基礎設施,客戶也會發現整個IT其實繞不開云的技術和云的服務。這時,當政府信息化的應用深度地依賴云,這就牽涉到很大的業務連續性和數據安全問題。

在政企業務的服務上,中國聯通內部有一個高度共識:要搭乘中國數字經濟的快車,必須抓住政企客戶數字化轉型的機遇!
湯子楠認為,“現在,中國的云計算行業的發展還不能說是格局已定,至少已經過了早期的萌芽階段,處于高速發展、各個廠商大打出手的一個階段,進入高速增長期?!迸c阿里云、華為、騰訊等市場主體相比,中國聯通在云計算等方面還處于追趕者,因此,必須制定差異化的策略。他表示,中國聯通具有的幾大優勢,會在具體業務的拓展中,對聯通數科以及云計算事業部進行有利的支撐。
第一,云網融合優勢。作為運營商之一,中國聯通手里掌握著網絡,在云網融合一體化服務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第二,用戶覆蓋度更高。中國聯通在全國31個省都建設有覆蓋到省市縣鄉4級的服務網絡?!坝绕涫菍τ谥袊木€一些城市的企業,政府客戶,他們雖然沒有頭部企業需求量那么大,但是他們的需求也是真實存在的。”湯子楠提出,如何服務好這些腰部客戶,并據此逐漸形成自己的競爭力,這是中國聯通與傳統云廠商進行市場爭奪的關鍵布局。
第三,資源池數量優勢。一直以來,中國聯通都是一個IDC(Internet?Data?Center)廠商,在全國很多省都有本地的IDC資源池。目前,中國聯通在全國范圍內有400多個資源池,這遠遠大于阿里云30多個資源池的體量。
第四,有國企品牌背書。這也讓聯通數科等下屬公司在服務政府、央企、國企等客戶的時候,具有天然的優勢。而且,隨著中國聯通混改的順利展開,相比以往,靈活性也更強。
第五,產業布局非常廣,具備產業聯合優勢。這意味著從集團公司層面,可以為各行各業提供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聯通的云事業部,跟聯通的這些財務公司,合資公司,各地的集成子公司去合作的時候,相對來說這個優勢也比較明顯?!?/p>
在湯子楠主導參與眾多數字化轉型項目后,他表示,其實目前部分政企客戶對數字方案提供商有著一定的認知誤區。
“我們在和一些政府做交流的過程中,部分客戶會認為買了產品就可以快速實現數字化管理水平的提升,這其實是不準確的。”從方案提供商的角度來說,數字化解決方案只是工具性服務,不管方案多好,都需要客戶基于真實的管理需求把工具充分地使用起來,并且在實際中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而激活方案的生命力。要實現數字化解決方案效果的最大化,發揮出最大價值,必然需要中國聯通方面,不管是集團公司、子公司、合資公司,與客戶端默契地配合。
聯通數科云計算事業部團隊與中國鐵塔就有非常好的合作互動。中國聯通是其核心系統的云廠商之一。“用的是我們自己的產品,合作有五六年了。過去幾年里,鐵塔的需求量不斷攀升,我們給它做的云池也在不斷擴容?!?/p>
具體來看,聯通數科云計算事業部,主要是在中國鐵塔的數據中心里面部署一個云池,同時中國聯通還把自己位于北京的骨干運營資源直接貢獻出來,幫助鐵塔搭建了公有云+私有云的混合架構。如此布局后,這一方面滿足其數據安全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能滿足其很多非核心應用的彈性和擴容需求。與云計算事業部相配合的,還有中國聯通的安全事業部,其主要是向中國鐵塔的信息化系統發起攻擊,進行模擬演練,提高網絡安全等級。
據湯子楠介紹,目前聯通數科正在跟中國鐵塔探討新的業務合作,比如國內存在很多利用中國鐵塔基站進行生態監測、社會管理等需求,需要聯通數科方面提供分布式云和視頻的解決方案。隨著聯通云自身能力的不斷提升,以聯通數科為代表的中國聯通作戰隊也在嘗試去洞察和捕捉客戶更多的需求,以提供更豐富的服務品類。
正是由于不斷深入客戶,聯通數科云計算事業部成績非常亮眼。根據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0050)2020年財報顯示,其云計算收入達到人民幣38.4億元,同比增長62.7%。在接下來的市場布局中,云計算在中國聯通的發展布局中會更加重要。湯子楠總結道:“之前云計算市場的發展,是由計算需求驅動的,但是下一個階段的發展一定是產業經濟數字化驅動,這時,云和產業必須要深度結合?!?/p>